讲求提问艺术 提高课堂实效.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022144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求提问艺术 提高课堂实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讲求提问艺术 提高课堂实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求提问艺术 提高课堂实效.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求提问艺术 提高课堂实效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要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达成自己知识的建构。课堂师生互动沟通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进行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好的提问,能使全班学生都处于思考问题、参与讨论的积极状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设计好课堂提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下面就提问艺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把握教材,灵活设问课堂提问应该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为学生指明阅读和思维的方向,切忌随意和盲目。教师心里要十分清楚,你的提问要达到什么目的和训练点。仅作单纯判断的提问,学生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是毫无意义的,既达不到思维训练的目的,还

2、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设置问题要求教师不仅要准确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而且要紧扣教学目标,巧妙地处理教材。如教学草船借箭,在初步感知的第一课时,可提一些叙述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到第二课时的深入理解阶段,提问就要引导学生品析课文的重点、难点,体会文章的中心,这时可提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草船借箭一课,造箭是故事的起因,借箭是矛盾冲突的高潮,交箭是矛盾的解决。很明显,借箭是课文的重要部分。教师围绕这个重点提出:诸葛亮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借箭的?为什么诸葛亮要用这种环境借箭,有什么好处?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诸葛亮巧斗周瑜这一中心就在头脑中牢固起来。而最

3、后的评价阶段要引导学生由文章内容想开去,就可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这样学生的认知就得到了升华。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两句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为了突破难点,我是这样设问的:“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真的“悟”了吗?鲁迅的鼻子真的是给墙壁碰扁的吗?这里的“四周黑洞洞”和“碰壁”分别蕴含着什么意思?以上提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联系课

4、文深入思考,从而懂得“四周黑洞洞”是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失去自由;“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二、激发兴趣,适度提问兴趣是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著名思想教育家卢梭说过:“问题不在教他们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爱好学问的兴趣。”因此,教师适度地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例如草船借箭一课,如果根据课文内容,这样提问:有人说诸葛亮不是在借箭而是骗箭,你有什么看法?这一幽默式的提问,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想一想,议一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辩

5、论的过程中,悟出了题目字眼“借”字的巧妙,写出了诸葛亮的学识渊博和神机妙算。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多变。那些精于设问之道的名师常常能独具眼力,在易被常人忽视之处,捕捉到具有较大思维价值的问点。再如,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围绕凡卡的信爷爷能否收到这个中心,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为什么?联系爷爷的处境想一想,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能不能改变凡卡的处境?为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显然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三、面向全体,因材施问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出现被遗忘的角落。如果教师的提问只局限于几个好学生,那

6、课堂就会出现教师设框架、学生猜谜语、优等生讲答案、其他学生表态附和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实行不举手制度。所提问题由教师点名回答。学生想好了问题的答案,只要坐直身体等待回答即可。教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学生回答错了没关系,教师给予引导;答非所问、文不对题者算违反课堂纪律一次,记入专设的评比栏。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明显提高,成了课堂的小主人。设计好课堂提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问点的选择更为重要。可以说,着眼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课堂上都应该有一个个纵向的时间意义上的“问点”。只有课文空间上的问点和学生思维时间上的问点“时空交叉”时,才真正算得上是问题的优化。(责任编辑 付淑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