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实验学校教师等级评定及晋升方案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3749072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秋季实验学校教师等级评定及晋升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年秋季实验学校教师等级评定及晋升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年秋季实验学校教师等级评定及晋升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年秋季实验学校教师等级评定及晋升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年秋季实验学校教师等级评定及晋升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秋季实验学校教师等级评定及晋升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秋季实验学校教师等级评定及晋升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学校教师等级评定及晋升方案及考核打分表(在编) 为了打造一支符合时代要求和适应实验小学发展需要的优秀教师队伍,优化教育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全体教师的争先意识和忧患意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 教师等级的设定分五个等级:1、教坛新秀;2、合格教师;3、骨干教师;4、学科带头人;5、金牌教师。二、 评定内容师德修养、专业水平、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工作负荷等方面。三、评定机构学校组织建立教师等级评定领导小组,负责具体评定工作。一、 评定办法: 1、初入学校的教师,在编人员统一定为合格教师(但教龄必须满3年),非在编老师统一定为教坛新秀(第二年统一转为合格教师),第

2、二年由学校教师等级评定领导小组根据评定条件及一年中在校业绩情况定出等级。 2、等级晋升。每个教师对照评定条件,若自评可以晋升上一级等级时,向学校教师等级评定领导小组提出申报,学校教师等级评定领导小组组织对其进行考核,合格认定后晋升。(说明:定级后,每两年才能晋升一次)二、 评定条件(一)、教坛新秀(月薪1100元)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忠于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履行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赋予的义务和权力,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具备合格学历和教师资格证。3、能够胜任所教学科的教学,基本熟悉该学科的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教学效果良好。4、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

3、水平,能撰写教学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5、达到学校的规定工作量,完成工作任务。(二)、合格教师(月薪1300元)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忠于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履行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赋予的义务和权力,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具有合格学历和教师资格证,具备小学二级教师以上职称资格,教龄在3年(含3年)以上。3、能够胜任所教学科的教学,较熟悉该学科的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教学效果良好。承担过校级以上公开课或观摩课,师生评价良好。4、教育教学质量较高,近一年中,所任教学科成绩在全县同年级同学科中居中上。5、通过学校评定机构的过关课。(三)、骨干教师(月薪160

4、0元)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忠于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履行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赋予的义务和权力,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具备小学一级教师以上职称资格,教龄在8年(含8年)以上。3、能够胜任所教学科的全程教学,熟悉该学科的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能驾驭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效果好。承担过县级以上公开课或观摩课或交流课,师生评价好。4、近一年教学成绩(人平)名列全县同年级同学科前5名,学校前两名。另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二(任原等级期内)1、获得过县级优质课竞赛二等奖或校级一等奖以上。2、论文获市级一等奖以上或在市级以上正规期刊发表。3、教师本人才艺展示或其他竞赛

5、获得县级一等奖以上。4、荣获校级以上如优秀教师、班主任等荣誉称号。5、荣获校级各种教师技能竞赛二等奖以上。(四)、学科带头人(月薪1900元)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忠于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履行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赋予的义务和权力,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具备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资格或相应资格,教龄在12年(含12年)以上。3、完全胜任所教学科的各年级教学,熟练透彻地把握该学科的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教学重点等,能驾驭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效果好。任期内获得过市级优质课竞赛二等奖(电教录像课或说课获市一等奖)县级一等奖以上或承担过市级以上公开课或

6、观摩课、交流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师40周岁以上的优质课或公开课这条不参考)4、所任教学科成绩(近一年),每学期成绩居全县同类学科同年级前三名,学校前2名。5、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教科研能力,主持过县级以上教科研课题或参与过市级以上课题的研究。任期内中至少有一篇论文或总结或论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省等级奖。6、能培养指导青年教师,至少将两名教师带成县级骨干教师或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五)、金牌教师(月薪2100元)符合学科带头人的全部评定标准,又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中学高级教师或小特高级教师职称,教学成绩居同类学科首位。2、具有扎实的科研能力,主持过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或承担过省级课题研究。

7、且有科研成果,在省级以上正规教育刊物上发表教育论文2篇以上(每篇不少于1500字)或教育教学专著,或论文获得过国家级等级奖,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曾应邀在市级以上专业学术研讨活动中作主题报告或重点发言,有书面材料。3、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风格、教学模式独特,承担过省级公开课或观摩课,优质课竞赛获得省级奖(电教录像课或说课获省级一等奖以上),在省、市内有较高影响。4、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优秀学生、特长学生成绩突出,具有导师风范。所带青年教师多个进入县级骨干行列;所辅导的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在省级以上获奖。 5、个人曾荣获省级以上荣誉或市级学科带头人。实验学校教师晋升考评打分(在编)必备

8、条件:凡要求晋升者必须符合教师定级方案中的各等级标准。晋升考评打分:一、教龄、校龄分。1、 教龄分每年计0.5分,10分封顶。2、校龄分每年计2分,10分封顶。二、业绩分。1、教学成绩分。基础分10分,近两年内期末考试教学成绩每学期达到任教学科年级平均分加1分。若任教成绩高出年级平均分每高出5分,又可加1分,低于年级平均分每5分则减1分。任教两个以上班级的按班级相加后的平均分为准计算,新接班级原底分在年级平均分以下,且差距在1分以上,只要缩小了差距,该学期得分可加1分,没有教学成绩或一个年级一人任教学科者得12分。2、任期内,获国家、省、市、县、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辅导员)

9、、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秀才艺教师分别计8、6、4、3、2分,其它荣誉称号按级折半计分,同类奖项取最高一级计分。10分封顶。3、任期内,在正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按国家级、省级分别计2、1分。同一篇论文取最高一级计分,不重复计分,累计不超过3分。4、任期内,教师本人或指导学生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正规的各项竞赛获奖(现场比赛)可累计加分(但教师参赛获奖同一类取最高奖项计分),两项累计分数分别不超过6分。具体计分办法:项目及得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教师学生教师学生教师学生国家级1048372省级836251市级5241.530.8县级31

10、20.810.5校级210.5教师参加非现场比赛的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正规的各项竞赛获奖(如录像课、说课、微课优质课等),按上表中的相应等级折半计分。校级比赛中因行政人员要做评委,所以评委可视为一等奖计分。5、任期内,主持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按国家、省、市级分别计5、3、2分,参与人员计3、2、1分。三、职务分。1、任期内,担任教研组长、班主任、年级组长、备课组长、部门负责人及县检测年级、一年级的语、数教师,任教才艺课老师每年计1分,5分封顶。2、任期内,被国家、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认定的学科带头人分别计15、8、6、3分,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分别计10、6、3、2分,教坛新秀8、5、3、1分,

11、取最高级计分,不重复计分。3、担任校级正职计8分,副职7分;中层处室正职6分,副职5分。四、其他分。1、近两年内,学校综合目标考评得分在平均以上(含平均)每学期计3分,平均以下的得2分,前十名的每前一个名次加0.3分。2、近一年内,值日工作、接送工作未出现过任何差错的计2分,每出现差错一次减0.2分。3、近两年内,出满勤每学期计2分。4、招生工作:近两年内,完成学校招生任务每次计2分,未完成的按实际完成人数得比例分。班级巩固率达95%的班主任每学期计2分,达90%的每学期计1分,科任教师按(语数英)4:3:3的比例得分,毕业年级(含学前班)、综合学科的老师按全校平均值计分。5、学生、家长测评,

12、分类计算,近一年内,每类(学生、家长)满意率达90%以上每学期计1.5分,8589.9%每学期计1分,8084.9%每学期计0.5分。79.9%以下不计分。五、岗位设置“骨干教师”以上的级别按学校任教人员数的一定比例设岗,“金牌老师”5%,“学科带头人”15%,“骨干教师”30%,“合格教师”以下不分比例,分初中、小学组设比例。(若各级指标已满,无晋升指标,则每次晋升每个等级12名,根据考核分数由高到低取决)六、相关说明:1、所有加分、得分项目必须提供原件证明。2、近一年内累计病假15天含(15天),事假8天(含8天)者不得申报晋级。3、受党纪、政纪处分或违背计划生育者无晋升资格。4、教师等级的晋升每两年一次,各级别的晋升具体名额由董事会决定,对各级申报人员进行考核打分,由高到低排好名次,根据董事会确定的晋升名额按分数取决。 5、此考评方案解释权在校长、学校总经理。方案自2014年9月起执行,以前相关方案作废。石城县实验学校2014年9月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