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是老虎的先生》教学设计(含反思)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37313602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猫是老虎的先生》教学设计(含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猫是老虎的先生》教学设计(含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猫是老虎的先生》教学设计(含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猫是老虎的先生》教学设计(含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猫是老虎的先生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谜趾搔授侥”5个生字,积累词组“猜谜、眼睁睁、传授、侥幸”,辨析形近字“趾扯,挣睁,侥绕,断继”,能正确使用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中讲述的这个故事的内容。3、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防心术不正,居心叵测的人。4、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1、巩固复习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文中关于猫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猫和老虎图片)在你的印象中,猫是怎样的?那老虎呢?在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课文里,猫和老虎的关系可不同一般。(板书课题)齐读

2、。这里的“先生”指的是什么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就知道课文中用了另一个词解释,那就是师傅(板书)读好这个词(单独读时是第四声,连成词时读轻声)2、课文中,课题后面有个代表什么意思?打开书,读读注释,你能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鲁迅吗?3、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讲鲁迅小时的故事,文中第一人称“我”指的就是鲁迅。二、学习课文第一节。1、鲁迅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在一个夏天的夜晚,鲁迅在干什么呢?出示: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我躺在一株大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谜”的写法,形声字。指名读。2、指导朗读句子:3、就在这悠闲、惬意的时候,

3、平静被打破,忽然出示: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1)先请你自己来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读准红色显示的两个词语的读音。2)指名读句子重点开火车正音:趾爪、爬搔3)你知道这出现的是什么吗?怎么知道的?4)这只猫下树了吗?从哪个词看出?(随声而下)结合这句句子,这里“随声而下”的声指的是(趾爪的爬搔声)三、品词品句,深入理解第二节。过渡:猫究竟是不是老虎的先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节,并找一找答案,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1、指名读第二节,正音“角色”交流后出示:老虎本来是什么也不会的,就投到猫的门下来。猫就教给它扑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1)指名读2)那么你觉

4、得猫是一位怎样的先生呢?指名回答,简单地说说理由。2、不仅如此,读读下文,你还有怎样的感觉?出示:猫是早知道它来意的,一跳,便上了树,老虎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引读3、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我这有一个词,涵盖了你们刚才所说的,那就是高明。(板书:高明)结合刚才你们的发言,能将猫高明的原因说清楚吗?4、(出示第二节句子)引读5、老虎的来意是指名回答6、的确,猫、虎,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双方对峙,它们各有所想。下面就请你来动手写写。(出示:填空)指名交流、男女生分读四、引读第3节:(出示:第3节)1、其实,不仅祖母故事中的猫、虎心有所想,听着这个故事的人也在想。在鲁迅看来,猫能逃过一劫,

5、是(侥幸的)“侥幸”的意思就是幸而否则对呀,要是猫将上树的本领交给了老虎,那么2、高明的猫真是有先见之明啊!从祖母讲的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可以悟到(出示:善良的人要小心防备那些心怀鬼胎、心术不正的人。)它的意思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五、小结:1、这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其实也正是鲁迅先生作品的一大特点。2、介绍鲁迅的少年朋友闰土,日本导师藤野先生,还有他笔下的人物孔乙己。板书:34、猫是老虎的先生师傅教老虎扑、捉、吃的本领高明早知道老虎来意,没有教给它爬的本领教学反思:备课前,我查阅了很多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了解到这篇文章是从鲁迅先生写的狗猫老鼠中

6、节选的。它由温馨的回忆开始,为下文蓄势。表面上看这仅仅是百姓口头流传的故事,其实,鲁迅先生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诫善良的人要小心防备那些心怀鬼胎,心术不正的人。鲁迅先生的文章比较深奥,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感悟出这么深刻的道理的确很难。所以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在教学中,我把目标定位在了解故事内容,从这个故事内容的本身悟出一些道理。我班的个别学生对文字已有较好的感悟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文字。他们愿意在课上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想象力颇为丰富。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通过读、讲,想像来组织课堂教学,以填空、引读形式推进教学。“老虎学会了扑、捉、吃的本领后,心想:要是_,就_;猫是早知道它的来意的,爬上了树,心想:要是_,就_。”通过这个练习,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他们个性化的想象,用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达到发挥想象的目的,并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学最后,我还设计了拓宽环节,引导学生认识鲁迅的朋友、导师以及笔下的人物,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