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274587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十章-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十章-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十章-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十章-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讲授:鄢老师,第十章 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识记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教育行动研究的类型,01,领会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阶段、幼儿园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策略,02,学习目标,应用能尝试开展学前教育行动研究,03,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学前教育行动研究实例,幼儿园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研究的必要性 学前教育区域性行动研究的类型 幼儿园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策略,第十章 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幼儿园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概述,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思想,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阶段 教育行动研究的论理原则,研究问题的确定 计划 协同合作 行

2、动 评价 报告,教育教学是一项什么样的工作 教育教学不是机械劳动,也不是纯粹的技术性工作。 与个体或微观而言是艺术,与群体或整体而言是科学。,适合教师的是什么研究 行动研究/反思性实践研究。 “教师的研究”是一种“嵌入”教学的研究。,.行动研究是实际工作者科学地研究问题的过程,并由此评价、改进和指导决策与实践。 .行动研究是比个人与日常生活中所作所为更仔细、更有系统且更严谨的计划、行动、观察与反思的研究。 .更通俗的说法是:教育实践者“在教育行动/实践中”,针对教育行动/实践“开展的在”改进教育行动/实践“的研究。,何为教育行动研究,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概述 一、幼儿园教师开展行动研

3、究的必要性,概念:教育行动研究可视为应用研究的一种,是教育实践情境中的教师基于实际问题的需要,单独或与专家及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发展成研究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必要性体现,幼儿园教师知识观、教育观转变的需要,改进传统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幼儿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立与专业发展的需求,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需要,区域性的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类型,.按研究模式分类:技术模式、实践模式、解放模式 .按研究内容分类:制度革新、观念变革、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保教、幼儿游戏、幼儿室内外活动、区域活动等类型。 .按研究层级分类:全国性协作的行动研究,省、市、县间舍作性的行动

4、研究,幼儿园间的行动研究,班级学科领域间的行动研究,幼儿园内特定群体的行动研究,幼儿教师自愿组织的行动研究等。 .按组织方式分类:政府组织、托幼组织倡导和支持下的行动研究,也可以是教师、管理者自发组织的行动研究。,二、学前教育区域性行动研究的类型,.按沟通方式分类:现实情境每天直接交往的行动研究(如班级内、工作小组内的行动研究),也可以是定期直接交往的行动研究,还可以是虚拟现实的、网上合作的行动研究。 .按研究目标与结果分类:是为组织(如幼儿园)的改革与革新型的组织目标的行动研究,也可能是为个人的专业发展或业务改进的个人目标的行动研究,还可能是二者兼顾的行动研究。 .按研究成员构成分类:行动研

5、究小组可以是研究者、领导者、员工结合的模式,也可以是专业型教师、新教师、在读师范生结合的模式,还可以是研究者、教师、家长甚至幼儿结合的模式。,三、幼儿园开展行动研究的基本策略,行动研究基本策略,开展行动研究的生态性,开展行动研究的循序渐进性,开展行动研究的协同性,开展行动研究的情境性,幼儿园方面可以做以下条件准备以提高行动研究质量: (1)将行动研究纳入园本教师培训的框架中,建立园本教师评价体系。 (2)为教师提供行功研究的档案支持系统,如档案夹、档案柜、档案影像系统、档案软件。 (3)为行动研究教室提供观察记录系统。 (4)定期让专家指导教师的行动反思笔记。 (5)提供行动研究交流的平台,规

6、定交流时间、地点、方式和评价标准等。,第二节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思想,教育领域中的行动研究是教师或教育管理者在教育实践中有目的地编个或改革或改进自身的行为,并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一、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1、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 教育行动研究可视为应用研究的一种,是教育实践情境中的教师基于实际问题的需要,单独或与专家及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发展成研究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补:行动研究与教师日常行动的区别: 行动研究在收集资料上更具系统性与合作性的方式达至严谨的团体反思基础。 行动研究不单单解决问题,更包含了提出问题; 行动研究不是由局外人所进行的研究,而是由来

7、自教师团体中的特定人士所做的研究,以帮助他们改进其教育行为。,2、教育行动研究的条件 第一、应具备研究的动机、目的与问题。 第二、应具有丰富的文献基础,进而使自己在数育行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行动”是自觉的,而非仅凭“经验”解决问题,也绝非“跟着感觉走”。 第三、应建立系统化并且真实、丰富的档案文件及数据记录,尤其是应具备研究参与者在行动过程中“变化”(或相关)的清晰文件数据。 第四、应具备系统化的资料收集过程及方法。 第五、应完整地呈现行动研究的过程。,二、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教育行动研究的特征,“探究一介入”的行动主旨 以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对象 行动研究的自我反思:反思的内容 建立协同参

8、与的学习共同体 教育行动研究的有效性追求 教育行动研究强调伦理关系的建立 教育行动研究是公开形式的探究,三、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1、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 教育行动研究可视为应用研究的一种,是教育实践情境中的教师基于实际问题的需要,单独或与专家及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发展成研究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2、教育行动研究的条件 第一、应具备研究的动机、目的与问题。 第二、应具有丰富的文献基础,进而使自己在数育行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行动”是自觉的,而非仅凭“经验”解决问题,也绝非“跟着感觉走”。 第三、应建立系统化并且真实、丰富的档案文件及数据记录,尤其是应具备研究

9、参与者在行动过程中“变化”(或相关)的清晰文件数据。 第四、应具备系统化的资料收集过程及方法。 第五、应完整地呈现行动研究的过程。,三、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阶段,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阶段,研究目的与问题的起始 计划:计划需要考虑的内容 协同合作 行动 核心环节 评价 报告,观察 访谈 问卷 档案资料,行动研究的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行动研究的问题是否明确,行动研究耆是否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明确界定,研究的目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用何种方法检验目标是否达成。 (2)行动研究计划是否周详,研究计划是否考虑了各方面因素,是否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步骤。 (3)行动研究者是否执行了研究计划。 (4)资料的

10、收集整理是否完整、准确。 (5)资料的分析和解释是否恰当。(6)评价研究的信度、效度。,四、教育行动研究的伦理原则,教育行动研究是一项公开探究办作分享的事业,研究成员在研究过程中为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需遵守以下伦理原则: (1)行动研究之前,需向相关的人员、单位、组织机构进行咨询协商。 (2)行动研究应遵循团队公开协同原则,而不是个人隐秘性探究。 (3)行动研究过程中,所有参加者应平等参与行动研究方案,其他不愿意参加者也应受到尊重。 (4)行动研究的目的应让每一个参加者了解,而不应隐瞒参与者。 (5)行动研究的过程应保持透明性,以便随时接受反省、批判与建议。 (6)行动研究的观察记录与档案收集

11、应征得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许可。 (7)行动研究中的观察或访谈对象都应与之共同讨论访谈或观察记录并随时加以修正,以保证信息的正确有效。 (8)行动研究中涉及他人的描述性资料需经当事人的同意后才能公开呈现或出版,引述内容应加匿名。 (9)行动研究的所有成员对不公开的研究资料都应有保密责任。 (10)行动研究过程中所有成员达成的共识都应该严格遵守。,“行动研究计划”模板(一) *行动研究计划 一、现状调查 二、问题分析 三、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四、方案实施进度表,行动研究记录表(通用),“行动研究计划”模板(二),第三节 学前教育行动研究实例,一、研究问题的确定 教育行动研究的问题源于实践,是一线教师

12、在实践中具体遇到的并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因此,学前教育行动研究问题的根源在于幼儿园教师的实践。 包括三方面的研究内容。,二、计划 1、研究的准备阶段 2、研究的实施阶段 .确定被研究试班级,设计与开展活动方案 .反思与调整。 3、总结阶段 三、协同合作 行动研究过程中,研究共体的建构时关键。 1、研究者 2、合作教师 3、指导老师,四、行动 .行动是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核心环节,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实践问题,改善实践质量,具有情境性与实践性。 .行动过程是一个在相关文献与理念指导下的自觉地行动、反思、调整、在行动、在反思、在调整.的螺旋循环过程。 .研究方式主要有:观察记录、研究日记、教师研讨记录

13、、访谈记录、录像。 五、评价 保证研究资料的真实性具体做法五点P210。 行动研究中需要结合收集资料对研究成效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幼儿的发展、包括教师在内的研究者的发展、家长的发展等。 六、报告,拓展: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