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调查研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9363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调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调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调查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一、问题的提出1二、研究意义1三、研究方法 1四、相关概念的界定2(一)性别角色的定义2(二)性别认同的概述2(三)性别同一、性别角色同一和性别定性3(四)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3第二章 幼儿性别认同的基本情况3一、幼儿性别认同中出现的问题4(一) 不能分清自己的性别4(二) 出现明显异于自己性别的行为、态度和情感5二、 家长对幼儿性别认同的做法和态度6三、 教师对幼儿性别认同的做法和态度6四、总结7第三章 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影响因素7一、性别认同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7(一)柯尔伯格的性别恒定论7I(二)性别图示论8(三)社会学习论8(四)心理人类学

2、理论9二、 生物学因素的影响9三、 父母、教师和大众传媒对儿童性别认同的影响10(一)父母的影响10(二)教师的影响10(三)大众传媒的影响10第四章 幼儿性别认同教育的改善措施11一、家长重视日常生活中的性别教育11二、教师明确性别认同教育的重要性12三、正确引导幼儿对动画角色的性别认同13结论14参考文献15致谢17II摘 要幼儿的性别认同是幼儿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跟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关系。一般来说,幼儿的性别认同主要发生在两岁到三岁之间,正好也是幼儿小班阶段。如果幼儿在小班阶段没有形成正确清晰的性别认同,那么就会对幼儿的个人成长产生一定的阻碍。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幼儿园的

3、小班教育并没有重视幼儿性别认同教育,无法保障幼儿在小班阶段形成清晰的性别认同。本文利用观察法、案例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某幼儿园小二班幼儿的性别认同现状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查,并从教师不重视幼儿性别认同教育、家长回避幼儿性别认同教育、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当前文献的研究成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关键词:小班幼儿;性别认同;家庭教育;大众媒体IIIABSTRACTChildrens gender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arly childhood psychologi

4、cal education, but also with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have a ver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In general, the childs gender identity mainly occurs between two years old and three years old, just also childrens small class stage. If the child in the small class did not form a correct an

5、d clear gender identity, then the childs personal growth will have some obstacles. But at present, many kindergartens in our country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child sex identity, can not guarantee children in the small class stage to form a clear gender identity. In this paper, th

6、e methods of observation, case law and interview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der status of children in the second class of Kindergarten, Gulou District, Nanjing, and the teachers did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gender identity education and the parents avoid the gender identity Education, and mass

7、media.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ender identity of small children are discussed.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knowledge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above problems.Key words:Small class children; gender id

8、entity; family education; mass media代写各专业硕博学位论文,代写代发CSSCI、北大核心论文,合作加QQ:97079517、 97079518 ; 微 电同号:1580 1280 825。淘宝交易,安全无忧。CSSCI来源期刊:电子政务、汉语学习、会计与经济研究、现代中文学刊、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民族学刊、大学教育科学、金融论坛、南方经济、东北亚论坛、宁夏社会科学、法商研究、云南社会科学、人文杂志、甘肃社会科学、东北大学学报、自然资源与环境。审稿周期:35-90天办结查稿。北大核心期刊:西安理工大学学报、心理与行为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人口与发

9、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现代法学、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武汉金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成人教育、中国科技翻译审稿周期:35-90天办结查稿。普刊:中国新通信、兰台内外、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农村科学实验、今日财富、心血管外科中国结合医学、经贸实践、语文课内外、记者观察、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建筑与装饰、畜牧兽医科学、化工管理、魅力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教育时代、心理月刊等300多家国家级、省级普刊。审稿周期:1-7天办结查稿。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 绪论 儿童来到世界上,父母急于知道的第一个信息就是“男的”还是“女的”。这既是一个生

10、物学的事实,又是一个社会事实。儿童一生下来就被分别纳入由社会划分好的两个性别范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地获得了他(她)所生活的那个社会所认为的适合于男子或女子的价值观、动机、性格特征、情绪反应、言行举止和态度。一、问题的提出幼儿性别认同的最佳年龄阶段通常在三岁左右,即幼儿在三岁以后,就产生了性别的认知,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幼儿性别认知的关键时期。在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背景下,小班幼儿通常都在三岁到四岁之间,是开展性别认知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本人的实习经历来看,很多小班幼儿都可以清晰的认识自身性别,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对于性别认知还比较模糊,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混淆。这种情况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是非

11、常不利的,我们在当今阶段应该给予重视,并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二、研究意义在长期教育发展中,我国教育体系一直对于性别教育持回避状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文化对于性别的隐晦描述所导致的。虽然近多年来性别教育有所改善,但是在学前教育阶段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针对南京市鼓楼区某幼儿园小二班的幼儿性别认同教育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探讨了性别认同教育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对于其他幼儿园也有一定的印证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笔者主要通过观察记录一些关于幼儿性别认同的生活实录,并且进行分析,探究,考察原因,最后反思,提出指导策略。 (二)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

12、书籍、报刊、杂志等,获得关于性别认同的教育策略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论文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三)访谈法:通过对小二班幼儿、教师及家长的访谈,获得幼儿是否有正确的性别认同的现状。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一)性别角色的定义性别角色是被社会文化标准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是按性别来规定的一个人的社会身份。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每个社会对男性和女性都会提出种种不同的要求,小到服饰、言谈举止、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大到家庭分工、社会分工,形成一套男女性别有意无意必须遵守的刻板行为模式。不同的社会文化有不同的性别模式,并且随社会本身的变革、发展也会发生某些变化。因此,相对

13、于以生物学特征划分的性别,性别角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划分。生物学的性别是扮演社会性别角色的基础,但个体能否扮演好适合自己性别的性别角色或者说是否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这与个体对性别及性别角色的认知和意愿有关。(二)性别认同的概述性别认同的含义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生理上的性别认同。其主要是指幼儿对于自身性别的一种认识和理解,能够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自主意识到自己的性别。第二,社会性别认同。其主要是指幼儿对于自身性别群体的心理认知,能够充分认识到社会文化对于两性的规范,以及因为性别而形成的态度、价值取向等性别认同。很多学者都认为,如果能够在幼儿时期就对幼儿进行完善的性别认同教育,那

14、么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幼儿可能产生的性别认同障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大多数研究认为,儿童的性别认同出现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汤姆逊的研究表明,两岁儿童性别认同发展水平还很低。到两岁半时,儿童能够正确回答自己的性别,能够区分图片中人物的性别。三岁时,儿童对上述问题的理解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但仍然不能根据性别标签挑选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物体。此外,男女儿童的性别认同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三)性别同一、性别角色同一和性别定性 一个个体要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学会自我认识,并选择相应的性别角色的行为和态度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定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这就是性别同一或性别认同。根据社会对性

15、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则是性别角色的认同。儿童很早就知道自己是男的还是女的,渐渐也知道哪些行为是男孩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女孩可以做得。这些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都是社会为男女社会成员规定的行为标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地获得了他(她)所生活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子或女子的价值观、动机、性格特征、情感反应和行为态度。这个过程称为区分男女性别角色的过程或性别定性的过程,它是个性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每个社会都有它特定的男女角色标准。但这个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变迁、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各名族和各国间交流的增多,社会性别角色标准也会发生变化,有时甚至是很大的变化。(四)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性别具有多方面的特性,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稳定性和恒常性。其中,性别稳定性主要是指幼儿对于自身性别认同的一成不变性。即幼儿性别是一个客观的概念,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改变,而这种稳定性也让幼儿更容易进行性别认同。特别是当幼儿掌握了性别认同的关键分辨点,就会快速辨别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