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精编)

上传人:xyz****21 文档编号:136645336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2020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2020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精编)(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明一中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默写( 30 分) 1. (1)既替余以蕙纕兮,_。 ( 离骚) (2) _,余不忍为此态也。 ( 离骚) (3)佩缤纷其繁饰兮,_( 离骚) (4)总角之宴, _( 诗经氓) (5) _,其黄而陨( 诗经氓 ) (6) _,隰则有泮( 诗经氓 ) (7)寄蜉蝣于天地,_。 ( 前赤壁赋 ) (8)舞幽壑之潜蛟,_。 ( 前赤壁赋 ) (9) _,托遗响于悲风( 前赤壁赋 ) (10)书生意气, _( 沁园春长沙 ) (11)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雨巷 (12)撑一支长篙,_再别

2、康桥 (13)_?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 (14)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_。 记念刘和珍君 (15)荆轲和而歌,_荆轲刺秦王 【答案】 (1). 又申之以揽茝 (2). 宁溘死以流亡兮 (3). 芳菲菲其弥章 (4). 言笑晏晏 (5). 桑之落矣 (6). 淇则有岸 (7). 渺沧海之一粟 (8). 泣孤舟之 嫠妇 (9). 知不可乎骤得 (10). 挥斥方遒 (11). 到了颓圮的篱墙 (12). 向 青草更青处漫溯 (13). 采之欲遗谁 (14). 就在沉默中灭亡 (15). 为变徴之声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

3、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 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直接补写上下句,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 比如“揽茝、溘、弥、晏、渺、粟、嫠、骤、遒、颓圮、溯、徴”等字词。 【点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 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 写法,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课内文言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偭规矩而改错B. 忳郁邑余侘傺兮 C. 进不入以离尤兮D. 伏清白以

4、死直兮 【答案】 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通假是我国古书中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 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它类型的字代替本字,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对通 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同时注意结合语境进行辨别。 A 项,“错”通“措”,措施;句意为: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政策。 B 项,“邑”通“悒”,忧愁;句意为: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 C 项,“离”通“罹”,遭受;句意为: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 D项无通假字,句意为: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 故选 D。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謇朝谇而夕替替:替

5、换 B. 谣诼 谓余以善淫 谣诼:造谣、诽谤 C. 忍尤 而攘诟尤:厉害 D. 岂余心之可惩惩:惩罚 【答案】 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 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结合语境进行推断。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 词类活用现象。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在具体环境中对实词的意义进 行揣测。 A 项,替:废弃、贬斥。句意为: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C 项,尤:责骂。句意为:忍受着责骂和侮辱。 D 项,惩:受创而改变。句意为: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 故选 B。 4. 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6、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长太息以掩涕兮又申以揽茞 B. 怨灵修之浩荡兮鸷鸟之不群兮 C.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D. 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答案】 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 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A项,“以”:连词,表并列;介词,因为。 B项,“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D项,“虽”:都是连词,“即使”。 故选 A。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偭规矩 而改错 吾独穷困 乎此时 何方圜 之能周兮 忽反顾 以游

7、目兮 佩缤纷 其繁饰兮 自前世而固然 宁溘死以流亡 兮伏清白 以死直兮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现象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 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清白”,古今义都指纯洁,没有污点。 “穷困”,古义:( 路) 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方圜”,古义:通“方圆”,方和圆,方枘和圆凿;今义:周围,周围的长度。 “固然”,古义:就是这样;今义: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流亡”,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古今意

8、义相同。 故选 C。 6.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缪:盘绕 B. 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 C. 知不可乎骤 得骤:快速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有 【答案】 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 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结合语境进行推断。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 词类活用现象。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在具体环境中对实词的意义进 行揣测。本题C项中“骤”指多次、屡次。句意为:(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 故选 C。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9、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B. 山川相缪,郁乎 苍苍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 寄蜉蝣于 天地托遗响于 悲风 D. 固一世之 雄也夫人之 相与,俯仰一世 【答案】 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分析 每个选项提供的句子,通过翻译句子,理解内容来确定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最后进行比较根 据要求选出答案。 A 项,第一个“而”连词,表修饰;句意为:攻下江陵, 顺着水流向东前进。第二个“而”连 词,表转折;句意为: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却并没有真正逝去。 B 项,第一个“乎”形容词词尾;句意为:山水环绕

10、,一片苍翠。第二个“乎”语气词,表 示疑问;句意为: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 D 项,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句意为:本来是当世的一代枭雄。第二个“之”主谓之 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意为: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C 项,都是介词,在;句意分别为:(我们)如同蜉蝣置身在广阔的天地中;只好通过箫声寄 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之中。 故选 C。 8.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 西 望夏口,东 望武昌 B. 顺流而东 也 C. 侣 鱼虾而友麋鹿 D.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也 【答案】 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结合句意辨别词语的词

11、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 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A 项,“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句意:(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 以望到武昌。 B 项,“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前进;句意:顺着水流向东前进。 C 项,“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句意:把鱼和虾当作伴 侣,把麋和鹿当作朋友。 D 项,“藏”,宝藏,没有活用;句意: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 故选 D。 9.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又何羡乎 A. 客有吹洞箫者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 徘

12、徊于斗牛之间 【答案】 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会分析句子成分结构;然后熟 知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其语法特点;最后准确理解句意,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例句是宾语前置句,就是“而又羡何乎?”;句意为: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A 项,定语后置句,就是“有吹洞箫客”;句意:有会吹洞箫的客人。 B 项,被动句,介词“于”表被动;句意: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C 项,宾语前置句,就是“而今在安哉”;句意:本来是当世的一代枭雄,可如今又在哪里 呢?。 D项,状语后置句,就是“于斗牛之间徘徊”;句意:在斗宿与牛宿之间徘徊。 故选 C。 10. 下列表

13、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壬戌之秋”中 的“壬戌”属于千支纪年法。 B. 诗经中的名句名篇常常被后代的文学作品引用,本文中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 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等都化用了诗经中的句子。 C. 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七月既望”中的“既 望”指农历十六日。 D.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大创造。“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的就是二 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答案】 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 一些称谓

14、、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 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 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B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的诗。故选B项。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每句都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岁亦莫止 / 我戍未定 B. 忧心孔疚 / 隰则有泮 C. 匪来贸丝 / 于嗟鸠兮 D. 象弭鱼服 / 小人所腓 【答案】 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通假是我国古书中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 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它类型的字代替本字,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对通 假

15、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同时注意结合语境进行辨别。 A 项,“莫”同“暮”,将尽,晚;句意: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 B 项,“泮”通“畔”,边岸;句意: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 C 项,“匪”通“非”,不是;句意:并不是真的来换丝。“于”通“吁”;句意:斑鸠啊。 D 项,无通假字。 故选 C。 12.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 正确 的 一项是 A. 以尔车来,以我贿 迁贿:财物 B.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耽:耽搁 C. 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爽:过错 D. 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疚:痛苦 【答案】 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 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B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的意思是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其中“耽”可译 为“沉迷,迷恋,沉溺”。 故选 B。 13. 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字,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B.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C.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 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 【答案】 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文言词类活用主要是名词、动 词、形容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