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周而不比》第一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6148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周而不比》第一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周而不比》第一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周而不比》第一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周而不比》第一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周而不比》第一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周而不比》第一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论语〉选读》《周而不比》第一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高二论语选读周而不比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周、比、矜、斯、责、举、道等词在文中的含义,重点辨析周、比、党等词一词多义现象。 2掌握文中出现的动词活用现象。 3理解孔子在察人、择友、处事、待人方面的主要观点。 4联系“中庸之道”,深入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原则;思考孔子的人际交往观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意义。 文化内涵 1、理解孔子在察人、择友、处事、待人方面的观点; 2、深入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原则; 3、深入阐发“君子”的含义; 4、思考孔子的人际交往观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视频欣赏(课件展示) 欣赏视频,初步感知交友的意义和方法。二、

2、导入课文(课件展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但是朋友有好坏之分。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恶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什么样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怎样才能交上好的朋友呢?论语里面给出了答案。 今天学习论语-周而不比三、字词处理(课件展示)周而不比 比:音,勾结。君子矜而不

3、争 矜:音,庄重的意思。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好:音,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恶:音,憎恶、讨厌。作动词。人焉廋哉 廋:音,隐藏、藏匿。事君数 数:音shu,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四、课文讲解(课件展示)(一)、疏通课文(课件展示)【原文】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2.14) 【注释】 (1)周:合群。 (2)比:音,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原文】 子曰:“君子矜(1)而不争,群而不党。”(15.22) 【注释】 (1)矜:音,庄重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

4、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4.3) 【注释】 (1)好:音,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2.10) 【注释】 (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隐藏、藏匿。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

5、隐藏得了呢.”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7)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原文】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5.17) 【译文】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说的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侫(4),损矣。”(16.4) 【注释】 (1)谅:诚信。 (2)便辟:惯于走邪道。 (3)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6、。 (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143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

7、,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5.17 子曰:“晏平仲(1)善与人交,久而敬之(2)。” 【注释】 (1)晏平仲:齐国的贤大夫,名婴。史记卷六十二有他的传。“平”是他的谥号。 (2)久而敬之:“之”在这里指代晏平仲。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 4.26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音shu,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8、12.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译文】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二)、文章评析(课件展示)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

9、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们应该多作自我

10、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但用在政治领域,有时就不那么适宜了。从18章到23章,这6章基本上全都是讲君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与小人的不同。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孔子在这里称赞齐

11、国大夫晏婴,认为他与人为善,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这是很不容易的。孔子这里一方面是对晏婴的称赞,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他的学生,向晏婴学习,做到“善与人交”,互敬互爱,成为有道德的人。 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一伦是最松驰的一种。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但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所以清末志士谭嗣同就认为朋友一伦最值得称赞,他甚至主张用朋友一伦改造其他四伦。其实,孔子这里所讲的,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

12、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三)、课文分析(课件展示)第一、择友的标准(选择怎么样的朋友呢?)(课件展示)1、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 矣。”评析: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论语中的损者三友,就是谄媚拍马的朋友,两面派的朋友,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可千万不能交,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

13、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评析: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小人勾结而不团结,一帮人整天待在一起,谈的没一点正经事,只喜欢买弄小聪明,难以有成啊!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总结:孔子教导我们要与益友、君子、仁者交朋友,而要远离损友、小人。第二、择友的方法(怎么样选择朋友?)(课件展示)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评析:孔子说:“要客观综合的评判一个人,首先要看他的行为,其次要看他的经历,最好要看他的习惯兴趣。如果用这三种方法来考察一个人的话,那此人还有什么可隐藏和掩饰的呢?也就可以给此人

14、作评判了。” 2、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评析:观察一个人的品行,看他的朋友;观察一个人的能力,看他的对手。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第三、交友的原则(怎样与朋友交往?)(课件展示)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评析:与人交往要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2、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评析:“以德报怨”是道家思想。娄师德的 “唾面自干”。“以怨报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法家思想。 孔子反对以上两种做法。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评析:君子不因为言论可取就选用一个人,也不因为人不可取就拒绝他的言论。 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5、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评析: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 所以,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