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 《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浙科版必修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5178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 《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浙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生物 《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浙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生物 《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浙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生物 《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浙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 《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浙科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 《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浙科版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内环境与稳态一、教材分析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关键在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本节内容包含内环境与稳态两个重要的概念。教材先介绍了内环境及其与动物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对内环境稳定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说明只有经过细致的协调过程,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从而引出稳态的概念,并阐明稳态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明确动物体内的各种变化都是趋于稳态的过程,这是一种可变的却又是相对稳定的状态。总之,这部分知识是对学生已有的关于人和动物体知识的一个总结和提高。其中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的内容与本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内容、第三章的特异性反应、第四章的种群的

2、数量波动及其调节、第六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有重要的联系。二、学情分析内环境与稳态这部分知识是比较抽象,微观的、生理的,学生缺少相应的感性知识。但作为高二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看图比较与分析问题能力,以及材料分析和创新能力。因此无论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还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务必要结合实际,使抽象,微观的、生理的知识感性化、宏观化、可分析讨论化,使学生不断地在分析讨论和应用中,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在愉快中建构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同时提高各方面相应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说明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概述稳态及其调节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单细胞

3、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阅图能力。通过对内环境各种成分的联系的分析,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回忆、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温故而知新的自学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稳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通过内环境中温度的调节,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内环境的含义及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稳态及其调节。2难点: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区别;稳态的负反馈调节机理。通过直观教学法使学生进行感性到

4、理性的认知过程,同时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地位,在积极地分析、讨论所产生的问题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又很好将学生建构的知识来指导生活实际,体现出STS教学;对于稳态的负反馈调节机理难点的突破,本案例采取了自主学习体温调节材料与血糖调节材料,小组合作讨论来得以实现。五、课前准备1水螅部面、草履虫人的图片(可以在课件中)2有关内环境(组织液、血浆、淋巴)的图片(可以在课件中)3多细胞动物的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可以在课件中)4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导课图:水螅部面图、草履虫、人讨论:它们的细胞分别通过怎样的途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师生归纳:单细胞生物和简单的多细胞

5、动物的细胞能直接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但多细胞动物的绝大多数细胞并不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内环境的概念图:老人教版选修内环境的图片据图分析:1.从图中可知:生物体内部有哪些液体(体液)?2.组织细胞代谢时,通过怎样的途径摄取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3.用箭头连线的方式,将各种体液成分的关系表示出来。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动脉血浆带来的营养物质与氧气首先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细胞内液,在细胞内部进行代谢后,产生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重新从细胞内液回到组织液,再通过毛细血管壁回到了血浆,此时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6、另外淋巴管又从组织液中会吸收一部分物质,当然这部分的物质最终通过淋巴循环回到了血浆中去。3.各种体液之间的联系:血浆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 内环境(细胞外液) 教师总结内环境的概念:多细胞动物的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在讲解时要注意:内环境与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的关系,同时也要强调内环境是直接的液体环境。应用:1.分析各种细胞的直接内环境如红细胞、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肌细胞和淋巴细胞。2.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蛋白质少的奶粉造成的大头娃娃;发炎红肿等现象。3.判断各种成分是否可以参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二氧化碳、尿素、呼吸氧化酶、生长激素等4.利用课本图2-1多细胞动物的细胞与外部环境

7、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分析内环境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起的作用,以及在该过程参与各种系统。内环境稳定的意义图:一张糖尿病病人的血常规化验单问题:1.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该病人的血浆中有哪些成分超出正常值?这将对病人造成哪些影响?或血糖过高或过低对组织细胞有什么影响?对机体又有什么影响?2.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3.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经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如下:内环境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因为细胞的代谢活动基本上是由多种的酶所促成的反应,这些反应要求有最合适的温度、PH,要求有一定的离子浓度,底物浓度等。失去了这些条件,代谢活动就不能

8、正常进行。稳态的概念及其调节材料分析材料:人的体温是指人体深部平均温度,为便于测量,医学临床上常测肛温,口温和腋温,均为3637左右,肛温高于口温0.20.4,这是人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理活动的最适温度,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生理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体温所以能维持相对恒定,主要原因是机体的产热器官和散热器官的活动保持相对平衡,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除做功外,其余均转变为热能用以维持体温,在安静时,产热器官主要为内脏,其产热量占总产热量的56%,肌肉仅占18%,但在劳动或运动时,肌肉产热量大增,可占总产热量的90%,此时内脏产热量仅占总热量的8%。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占总散热

9、量的84.5%,其次是呼吸,占总散热量的14%,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皮肤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来散热,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体温时,则主要靠皮表水份蒸发散热,每蒸发1毫升水,可带走0.58千卡的热。它们的活动受到下丘脑产热和散热中枢的调控,这两中枢的活动又受到视交叉前温度敏感神经原的调控,温度敏感神经原的敏感性起着体温调定点的效应,如调定点为37,则体温超过37,热敏神经原兴奋,从而抑制产热中枢,刺激散热中枢,使皮肤血管扩张,把体内热带至体表而发散,同时出汗,增加蒸发散热;若体温低于37,则冷敏神经原兴奋,从而抑制散热中枢,刺激产热保温中枢,使皮肤血管扩张,把体内热带至体表而发散,同时出汗,增加

10、蒸发散热;若体温低于37则冷敏神经原兴奋,从而抑制散热中枢,刺激产热保温中枢,使皮肤血管收缩,肌紧张增强,并可出现寒战,使产热增加,以维持37。问题:1.正常的体温是怎样的一个数据?2.保持正常体温需要哪些系统与器官参与,怎样参与?3.人体保持正常的血糖浓度又主要需要哪些系统与器官参与,其中肝脏是怎样参与的?通过学生的讨论与归纳,最后由教师提升小结出:稳态的定义及其调节: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各种器官与系统参与,保持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课堂反馈1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 )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2在下列物质中,不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3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七、知识结构(概念图)或板书设计多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须通过内环境内环境的定义: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内环境 内环境的组成: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稳定的意义内环境与稳态稳态的概念稳 态 稳态的特点:可变又相对稳定稳态的调节(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八、作业设计(略)- 4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