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学案2(教师用) 浙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5177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学案2(教师用)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学案2(教师用)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学案2(教师用)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学案2(教师用) 浙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学案2(教师用) 浙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学案2(教师用) 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学案2(教师用) 浙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二)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溶解性的涵义。2.理解溶解度的涵义。3.了解物质溶解性等级分类。4.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5.了解溶解度曲线及意义。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在 一定的温度 下,在 一定量 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 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 某种溶质 的溶液叫 不饱和 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 浓 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 稀 溶液。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 浓一些 。2.某同学取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改变条件实验操作观察到的现象结论A.加溶质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试管底部有固体不能溶解都变成了饱和溶液B

2、.蒸发溶剂恒温蒸发水直至有晶体析出试管底部有固体析出C.降低温度用冰块冷却试管底部有固体析出 科学探究 一、溶解性 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大小叫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一般地,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可见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的大小主要是由 溶质 和 溶剂的性质决定的。例如,食盐容易溶解在 水中,而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而油脂容易溶解在 汽油 中,而不易溶解在 水 中。 二、溶解度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方法 1.固体溶解度的涵义。 在 一定温度 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 饱和 状态时

3、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 越强 。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就表示在 20 时, 100克 水中最多(即达到 饱和 状态)能溶解食盐 36克 。 2.对固体溶解度涵义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强调在一定的温度下,因为 温度变化对溶解度大小有一定影响; (2)各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对溶剂量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涵义中以 100克溶剂 作为标准; (3)因为每一种溶质,在一定量溶剂里达到饱和和不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量是不同的,所以应规定 达到饱和 状态; (4)这里指的质量用 克 作单位,与溶剂单位一致。 3.溶解性等级的划

4、分。 (1)溶解性等级的划分依据: 室温(20)时的溶解度 。(2)等级的划分。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10克110克0.011克 ;(填编号) (3)硝酸钠与硝酸钾在 80 时溶解度相同; (4) 氢氧化钙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5)在60时,100克水中分别加入60克硝酸钾和氯化钾固体, 硝酸钾 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在此温度下,还需再加入 50 克固体才饱和,而 氯化钾 得到的是饱和溶液。 课时小结 重点:1.物质的溶解性。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5.溶解度曲线的理解。 难点: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

5、。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这表示 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够溶解硝酸钾31.6克 。 2,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5克某固体物质,该物质的溶解性等级应是( B )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 3.1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40克,若将100克硝酸铵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 不饱和 的硝酸铵溶液,还需加入 40 克 硝酸铵 才能刚好成为10时的硝酸铵饱和溶液。 4.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4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克,则30时,A、B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D ) A.A大 B.B大 C. A、B一样大 D.无法判断 深化提高 5.如何使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答 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使其成为饱和溶液: (1)加少量溶质氢氧化钙粉末; (2)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水; (3)升高温度(因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 6.根据图136所示的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当温度高于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CBAC的温度范围是 t1tt2 ; (4)Q点表示t2时在 100 克水中已溶解A物质 m 克,此时的溶液是A物质的 不饱和 溶液。 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