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力学专题详细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35128386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详细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详细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力学专题详细(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物理力学专题 走进物理世界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m),纳米(nm)。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m 1m=103nm 1m=106m 1m=109nm 4、特殊的测量方法:(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即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子转

2、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用刻度尺及三角板等组合起来测量)。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6、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

3、。(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仪器(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能够避免。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秒(S) ;其它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s) 纳秒(ns) 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ms=10-3s 1s=10-6s 1ns=10-9s2、测量工具: 古代用日晷、沙漏、滴漏等;现代用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秒表等。三、科学探究的七个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考点1】长度和时间1. 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cm。2. 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物体的

4、长度是 cm.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声音与环境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可以通过话筒转化成电信号,再通过示波器显示声音的波形图。声音可以用磁带或光盘保存下来。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且空气能传声。4、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的最快,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

5、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填早或晚)0.29秒(当时空气15)。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6、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等,测量方法是:测出从发出声音至接收到回声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所测距离S=vt/2。7、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

6、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8、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由此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源的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二、我们怎样区分声音: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长空气柱产生的音调低。2、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3、人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4、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也叫音品,它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等因素有关。人们根

7、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5、使人愉悦,利于健康的声音叫乐音,响度、音调、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三、让声音为人类服务1、频率高于20000Hz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叫做次声波,它们是人听不见的声音。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使人感到厌烦,有害健康的声音叫噪声。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减弱噪声主要是从消声、吸声、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4、可以利用声音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作为信息载体,可用于定

8、位、勘察探测、诊断及超声盲人探路器等。超声波作为一种能量,可用于加工、碎石、清洗精密仪器等。【考点2】声现象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3.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4.(2012德州)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

9、二胡,二胡发生是因为琴弦在,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5.(2012南充)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6.(2012广安)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减弱噪声7.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10、?测量物体的质量1、物体的质量(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如:塑料水桶和塑料矿泉水瓶所含的塑料不一样多.(2)质量是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3)质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kg,换算关系:(4)质量的估算:一根眼睫毛的质量约1mg,30粒大米的质量约1g,15个鸡蛋的质量约1kg;此外1m3水的质量就是1t,1cm3水的质量就是1g.2、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测质量;生活中还有杆秤、磅秤、台秤和电子秤等.(2)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11、“调”: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若把最小的砝码加上时,天平右盘下降,减下时,右盘升高,需要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3)注意:依据游码的左侧对应的刻度线进行读数;左右托盘不可调换;在测量过程中,平衡螺母不可调节;【考点3】质量1、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成之一,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C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B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科C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D

12、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2、如图所示是国外生产的一款“体重计”,有趣的是这款“体重计”的刻度盘上标示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些动物。当一名中学生用这款“体重计”测体重时,“体重计”的指针会指向( )A猫 B羊 C牛 D象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B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4、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

13、减小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5、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njym/gV/cm3O甲乙A甲乙 B甲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探究物质的密度1.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注意:(1)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2)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形状、体积和运动状态无关.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

14、m3,它表示1_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3.公式:=m/V,可见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所以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变形:m=V V=m/4.应用:鉴别物质;发现新的物质5.测定:(1)测量固体的密度:原理:=m/V_工具(量筒、水、细线)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物体体积V=V2-V1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B、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沉入水中:质量:工具天平形状不规则 浮在水面:体积形状规则:工具:刻度尺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是等效代替法.(2)测量液体的密度:原理:=m/V方法: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得出液体的密度=(m1-m2)/_V_关键点:用减液法测液体的质量可以减小误差.【考点4】测密度实验1、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