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4654437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自觉主动地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以确保管理有效、资产安全,最终实现安全与效率的目标。为此,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必须在银行内部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央行监管制度在各部门和各级人员中得到正确且充分地贯彻执行,以有效杜绝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内部欺诈与犯罪行为。2007年3月20日。中国第五大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这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的又一项新的重要成果。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标志着我国邮政储蓄经营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建成一个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竞争力强的现代银行,按照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和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从控制环境、风险

2、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督评价纠正五个方面完善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必然。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内部控制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一)定义和内涵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具体来说,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包括:1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形成的相互制衡关系;2为遵守既定政策和预定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3为保证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4

3、及时防范、发现和动态调整管理风险的机制。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不仅可以保障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而且可以促进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实施,同时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会极大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效率。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相比,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例如,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和制衡还有待完善;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还未形成;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对内部控制监督及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提高。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借鉴国际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快、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不仅有利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

4、建设,而且有利于自身的稳健发展,提高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是: 1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3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4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 为确保以上目标的实现,商业银行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包括以下五个主要要素: 1内部控制环境。包括:董事会负责建立并实施一个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高级管理层有责任制定适当的内部控制政策,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高级

5、管理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此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内部控制文化,使全体员工充分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履行相关的内部控制职责。 2风险识别与评估。应当设立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专门部门,制定并实施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制度、程序和方法,以确保风险管理和经营目标的实现,特别是确保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有不利影响的重要风险都能被确认的评估。内部控制体系需要适时修改,以应对任何新的或之前未能有效控制的风险。 3内部控制措施。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每个业务都建立控制措施,分清责任范围,并接受仔细的、独立的监控

6、。 4信息交流与反馈。商业银行要具有可靠的、及时的、充分的内部财务数据信息以及与决策相关的事件/情况的外部市场信息;具有能够覆盖所有经营活动的、可靠的信息系统;具有有效的沟通渠道,保证所有人员能完全理解并正确执行各项政策和程序;同时保证组织结构内部信息的充分流动。 5监督、评价与纠正。商业银行应确保内部控制的状况能够被连续监控和掌握;内部审计部门应直接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高级管理人员报告对内部控制状况/效果的评价结果;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应及时向适当的管理人员汇报并及时处理/纠正。(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原则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必须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经济的原则,具体来说: 1内部控

7、制应当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任何决策或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2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均应当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3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4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5内部控制要与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

8、题分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自觉主动地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以确保管理有效、资产安全,最终实现安全与效率的目标。为此,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必须在银行内部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央行监管制度在各部门和各级人员中得到正确且充分地贯彻执行,以有效杜绝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内部欺诈与犯罪行为。 从近几年广东地区发生的信用证骗汇案、“皮包公司”骗贷案、假按揭案、内外部勾结转移资金案、员工监守自盗案等案件看,金融案件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无不数额巨大,暴露出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中存在的巨大风险。 (一)内控管理的风险表现原因 1外部竞争激烈导致经营风险增大 加入WTO后,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商

9、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以扩大资产规模为战略重点的商业银行为获取较高的资产收益和资产增长速度,压低价格和放宽条件发放贷款,使银行资金营运风险程度加大。另一方面,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商业银行为占领并扩大市场份额,各种金融新产品和新业务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外迅速滋生,使得银行在不知不觉中承担了各种潜在风险。 2制度存在的固有缺陷导致制度风险显现 一是制度空缺风险,商业银行正常经营所必须具备的若干基本规章制度,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盲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现风险损失自然不可避免。二是虽有制度,但制度设计漏洞多,许多制度设计从方便自己工作出发,对方便客户和防范风险

10、考虑的不同。三是有章不循,本来就不多且还存在漏洞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得到认真执行。有章不循、检查监督不力,是案件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人员风险。因为制度和体制是由人来设计的,各项工作也是由人来干的。但由于没有形成防范风险所要求的激励约束机制,员工队伍不纯,鱼龙混杂,并且员工专业水平不高,缺乏识别风险和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更易导致经营风险发生。 (二)内控制度缺陷是银行风险存在的内部原因 1内控制度的适应性不足 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偏差,内控规章制度不健全,在理解上存在偏颇之处。仅认为内部控制是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等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还表现在业务开拓与

11、内控制度建设缺乏同步性,特别是新业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风险较大。 2内控制度的整体性不够 对所属分支机构控制不力,对决策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对业务人员监督得多,而对各级管理人员监督得较少、制约力不强,内控制度缺乏刚性。 3内控制度的权威性不强 审计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稽审职能和权威性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完全起到查错防漏、控制风险的作用。 (三)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想 1内部控制发展的过程 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阶段。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尚不统一,多数人对其认识仍停留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结构

12、阶段。应该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更为完善,具体体现在内容方面,在控制环境中增加对全体员工的诚实、职业道德和胜任能力的要求,并增加风险评估这一新的控制成分,强调单位要为实现目标分析相关风险,以构成风险管理的基础,而且将会计系统改为信息与沟通系统,扩大了信息系统方法和记录的内涵。 在现代公司制下,以保护资产和查错防弊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控制,明显不能满足需要。这种内控职责不仅仅包括财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还将促进单位贯彻其经营方针及提高经营效率纳入其中,这是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构建思路是:明确各控制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以控制环境为基础、风险评估为依

13、据、控制活动为手段、信息与沟通为载体,监督与控制为保证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2实现有效控制的原则 (1)管理控制的特点 控制作为组织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主要是通过发挥“纠偏”和“调适”两方面功能,促使组织更加有效地实现其根本目标。其特点包括:一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活动。二是具有整体性,从控制主体看,管理控制应成为组织全体成员的职责,而非管理人员的职责,这是现代组织中推行民主化管理思想的重要方面;从控制对象看,管理控制覆盖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人、财、物、信息资源等,使各方面的控制能力能协调一致,达到整体优化。三是具有人性,管理控制本质上是由人来执行的且主要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控

14、制。管理控制应成为提高员工工作能力的工具,控制不仅仅是监督,更重要的是指导和帮助。只有员工认识到纠正偏差的必要性并具备纠正能力时,偏差才会真正被纠正。 (2)有效控制的原则 首先,有效的管理控制必须能够反映一个组织的结构状况并通过健全的组织结构予以保证,否则只能是空谈。其次,有效控制应突出重点,强调例外,找出和确定最能反映或体现经营成果的关键因素加以控制,根据偏差反映事态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再者,有效控制应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经济性的特点。内部控制体系应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具备及时纠正功能,同时要坚持适度性原则。为进行控制而支出的费用和由控制而增加的收益都直接与控制程度相关。控制系统越复杂,控

15、制工作力度越大,只意味着控制的投入大,此时未必计划目的更易实施或实现。最后,控制过程应避免出现目标扭曲问题,避免出现“不是组织在运用控制职能,而是控制在束缚组织”的控制功能障碍。 3构建“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1)以“人本主义”作为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信条,营造良好的内控管理文化氛围。具体表现在内部环境的控制,包括领导班子与组织机构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安全保卫及法规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方面,既要重视正式约束的建设,也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约束的作用。从内控管理降低银行风险的角度看,好的非正式约束有助于人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形成,自觉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制度对其的强制性。从而节约银行运行中处理磨擦的费用和正式约束制度成本的支出,避免出现再好的正式约束制度由于没有非正式约束的配合导致“好看不中用”尴尬局面。 为此,首先要建立内部控制管理理念,也就是风险控制思想。银行每项业务都是伴随着对风险的分析、评价、监控、转移、分解等处理方式展开的。内控管理是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要使全体员工都要有这样一种理念,作为组织行为的共同指导思想,促使由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保障层共同构建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相互制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