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提问技能2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571249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格教学提问技能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微格教学提问技能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微格教学提问技能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微格教学提问技能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微格教学提问技能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格教学提问技能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格教学提问技能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组微格分析方案和反思方案北环中学 徐 进一、主题:1、问题提问技能二、容:1、学习提问技能技术(一)、提问技能的意义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的手段,通过诱导学生回答和处理学生答案,达到检查教学、学习知识、巩固知识、促进思维、培养能力等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诸项教学技能中的重点,既渗透于各项教学基本技能的运用之中,又统领各项教学基本技能共同实现教学目标。(二)、提问技能的作用1、提问能促进师生间的信息交流。2、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3、提问能加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4、提问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5、提问能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三)、提问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1、问点准确。 2

2、、问度适宜。 3、问面普遍。4、问机得当。 5、问法灵活。(四)、提问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1、乱。提问目的不明确,为提问而提问,随意发问。2、虚。提问的目的达不到,落不实。3、浅。问题过浅,没有启发性,引不起学生思考。4、散。重要问题没有经过整体设计,没有主线,形不成系例。5、板。提问缺少技巧,方法不灵活。(五)、提问的主要类型1、突破式提问。 2、揭疑式提问。 3、比较式提问。4、诱导式提问。 5、追踪式提问。 6、迂回式提问。(六)、提问技能的训练1、提问技能训练目标。(1)掌握提问技能的有关理论,全面理解提问技能的意义,作用和应用要求。(2)能够结合教学实际,遵照课堂提问的原则独立设计出

3、问点准确、问度适宜、灵活多样的问题。(3)掌握提问的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能适时提出相应的问题,善于启发诱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4)能够准确、客观地依据提问技能的评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提问技能,并能修正不足,逐步完善。2、提问技能训练建议。(1)搞好提问设计。1、研究教材,明确目标。2、理解原则,掌握标准。3、优化思路,编好程序。(2)研究提问技巧。1、正确处理反馈信息。2、学会启发和诱导。3、掌握提问的技巧。三、操作过程1学习技能开学初,收集并分发微格分析提问技能的有关材料,要求全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通过学习微格教学提问技能,使老师们掌握提问技能的作用和

4、使用方法,明确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通过对符建字母表示数一课的分析,提高提问技能。2、听课观摩 10月10日符建老师向全组开了公开课字母表示数,并进行全过程录象,部分老师参加听课。3、实践探讨10月12日我们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集体观看录象,要求充分关注这节课的提问技能,对本课中的提问利用微格分析手段进行分析。观看录像授课教师符建谈设计思路,着重阐述问题的设计。全体成员讨论:徐礼琴:学习提问技巧,扬长补短,为下阶段教学服务。 堵小亚:详细分析全过程中多个细节的提问,提出修改建议。秀芳:着重谈开头部分的问题设计。良琴:主要谈问题设计好的一面。袁学祺:从整体问题的设计谈本节课提问的优缺点。 邹浩芳:从

5、整体看问题设计存在的不足。银芳:详细谈过渡之处的问题设计。徐 进:从总体上谈问题的设计,提出主体问题结构的调整意见。诸主任总结并讲话。数学组06-07第一学期微格分析(一)课堂提问技能组员分析与反思(符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这节课我是以问题的形式串联的,用问题的形式来为学生搭脚手架,每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台阶,每一个台阶就是一个支架,让学生一层层往上爬,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建构。首先支架的起点就是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观看奥运五环、CCTV、KFC,在这个生动的情境下提出三个问题

6、:“以上图标分别表示什么?”“前一个图标与后两个图标在表示方法上有什么区别?”“你认为用字母表示有什么好处?”让学生感受到字母在生活中的广泛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即引入到数学,提出问题:“在数学中我们曾用字母表示过什么?”此问目的在于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为新知识的建构打下伏笔,引出课题字母表示数。支架的第二个层次就是一块就是利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层层深入,在第三个问题在你能用字母表示“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非负数”时学生遇到了一些困难,在处理这个难点时我采用了启发式提问、追踪式提问、比较式提问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讨论、板演、比较分析总结的过程。第四个问题

7、则让学生体会到若这样写下去,写不完,怎么办呢,自然引到要用字母来表示一般规律。儿歌中的问题贴近七年级学生的经验,进一步体会字母可以表示一般规律。支架的第三个层次就是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后一个图形比前一个图形多几个正方形?”即探究图形变化过程中的规律,此问让学生在列举的过程中再一次感受到若列举则举不完,迫切需要探究其图形变化的规律,用字母把这种一般规律表示出来。这种迫切感转化为学生的一种需,学生强烈的感受到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支架的最高层次我以生活中日历中问题呈现,细化为三个小问题,“框出的四个数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对任一这样的方框都成立吗?”“框出的四个数的和可能为32吗?58呢?”字母表示

8、数一课的“课堂提问技能”微格分析会上,同行们就我的教学提问发表了许多有思想、有专业水准的建议,既有热情的表扬,也有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一个苹果,交换后,仍然是一个苹果;一个人一种思想,交换后能有两种思想。”这种交流学习方式启发了我的智慧,让我在从“当局者迷”的迷雾中走出,借助“旁观者清”的优势,清楚的看到自己在教学提问上还不够老到,尤其在处理课堂生成情境时不能把握时机适时发问。课堂中的每一幕都可以是绝佳的戏,就看作为导演的我是否能用我的提问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为学生搭建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的问题桥梁。微格教学分析充分呈现了我在提问过程中的优势及不足之处

9、,给了我学习、反思及进步的机会,我从中收获很多。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求更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唯有不停的学习、不断的充电,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追求更完美的课堂、追求更完美的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堵小亚)整个课堂提问清晰、简练、准确,富有逻辑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能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知识设计问题,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点,能面对学生的生成情景不失时机地提出恰当问题,能激起学生的真正思维。下面我就本节课的具体的几个环节作以下分析:一、引入部分中的提问:1、“你认为第二个与后面的二个在表示方法上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问意明了,表述简洁,从生活中的几个大家熟悉的事例引入,

10、紧扣了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这个问题也可以再追问:能不能在生活中也举一些例子呢?就更好了。二、建构新知识中的提问:2、当学生回答说“曾用字母表示过路程、速度、时间等”时,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踪式提问。在这里,完全可由学生凭借小学的知识,回答出相关的公式来。3、有理数减法法则部分,当学生回答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a-b-c=a-(b+c);a-b=a+(-b)时,老师并没有好好分析这个问题,只是一带而过,这样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公式到底是哪一个。其实,可以进行比较式提问:哪个真正反映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追问:什么是减法法则?通过对减法法则的回答,正确选出答案。而对

11、a-b-c=a-(b+c)应让学生明白这反映了添括号的过程。4、完全平方公式部分,当学生回答出了两种答案时,老师指着正确的答案问:大家赞同这个观点吗?这种问题问地太浅显,学生的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反映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只是学生揣摩教师的心思投其所好的齐声应付,并非整体性的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学生的不懂,这样的提问是不好的。(银芳)同学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探索问题,符建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图形与字母等标志引入,如果再请同学们自己举一些例子,可能会使同学们的兴趣得到更大的激发,也会产生“为什么老师举这么多例子,与本节课容会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调动同学们的思维积极性、敏捷性,部分同学

12、在解决问题时能当机立断,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抓住问题本质。“道而弗抑,开而弗达”,开导学生但不是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有较高要求但不使同学灰心,提出解决问题路径老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符建老师通过提问巩固、强化知识体系,紧扣住目标,不为提问而提问,问题提得简洁明了。但是,如何让提问容能逐步上升呢?有待思考。例如:你想到什么方法?下一个例如: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到下一个例如:你想到了什么?提问发散得比较开,是否在以后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同学们会想到用字母表示数?在日历中寻找规律时,符建老师把“32”变成“28”区别不大,本身在解决问题时利用“28”和“32” 找到4个数,方法上雷同。所以我觉得不必改,容易感

13、觉到随意性。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发现举手的同学不多,是否同学们并没有想到“用字母表示数”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在提问后给同学们思考余地,让同学们适时提问,帮助理解“字母表示数”。尤其同学们尝试从日历中发现其它规律,针对同学们个别差异,设置问题,不仅使每个同学参与,而且能在回答温暖体的同时获得成功,为同学们后继学习提高学数学的兴趣。针对以上碰到问题,我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注意,对提高教学是很有帮助的。(袁学琪)符建整堂课共提了大小32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地指出,提问中,目的明确符合教学目标,提问有层次,有启发性,难度适中。能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使问题情境化,加强了师生间的感情交流,促进了

14、数字信息的产生,由图形感知符号生成。面对课堂上生成的情境提出问题恰当。在提问的过程中,提问转换顺畅,例如在第5问时就运用了比较式提问:“当一个图标与后二个图标在表示方法上有什么区别?”生答:图形表示和字母表示。在第六问又采用了追踪式提问:“图形表示和字母表示中用字母表示有什么好处?”这样的提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新知识的建构打下了伏笔,引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特别在解生活中的日历问题的呈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规律细化为三个小问题1、框出的四个数有什么关系;2、这种关系对任一这样的方框都成立吗?3、框出的四个数的和可能为32和58吗?这追踪式的提问层层深入,丝丝入扣,恰到好处,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

15、极性,又能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问的过程中,问悬明了,思路清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从具体到一般的方法。但我要提几点不足:1、譬如在你能用字母表示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非负数”时,由学生小组讨论。这个讨论是否有必要?我认为完全可放开来让学生去说,如果此处讨论,只能流于形式;2、在第23次提问中,“把小刀框框住的数里其规律是否都是一致?”在移动方框过程中问了几次,在第24次提问中又问:“是否成立?”生答:“都成立”。这里是否还得验证后让学生回答。如果不加验证,就让学生回答,显得是像在做戏。同时,我还想说一点不很成熟的看法。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传统容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如扎实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是我们传统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的新要求。但目前课堂上教学存在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那种表面上热热闹闹流于形式的做法,实际上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区分学生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化参与,学生分组讨论的时候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而应当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并对小组学生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或控制。在巡视过程中,同时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此课,主要是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