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570336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同步备课教学案鲁教必修3(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2.通过实例分析,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认识区域发展的自身规律。3.分析“匹兹堡的发展过程”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独立查阅材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一、初期阶段和成长阶段(一)初期阶段1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2人地关系(二)成长阶段1特点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3主要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匹兹堡最初只是个印第安人的小村镇,18世纪中叶,人们在该地发现

2、了大型富铁矿和煤矿,钢铁工业随之兴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匹兹堡成为美国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美国的“钢都”。材料二五大湖附近的工业分布图。(1)五大湖南部沿岸地区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五大湖沿岸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生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区域内的人地关系怎样?为什么?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有五大湖和运河的廉价、便利的水运条件;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欧洲殖民者的最早落脚点,开发较早,工业基础好。(2)美国五大湖沿岸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产业结构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空间结构也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

3、展局面。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因为五大湖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大量开采,导致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也受到制约,需要从区外输入大量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故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知识点拨“钢都”匹兹堡兴起的条件(匹兹堡的初期阶段)“钢都”匹兹堡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期间,其兴起的条件如下图所示:早期的传统工业区多数是在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出现的临海布局的工业也属于传统工业区。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大型传统工业区中,不是依靠本区资源发展起来的是()A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B美国

4、东北部工业区C英国中部工业区 D俄罗斯的欧洲工业区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丰富的水能资源优美的环境条件A BC D3下图是“某城市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其发展水平处在初期阶段的是()答案1.A2.C3.C解析第1题,日本国内资源贫乏,主要依靠进口原料、燃料发展工业;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和俄罗斯的欧洲工业区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区。第2题,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同时,便利的水陆运输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3题,在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由于资源开发的规模较

5、小,资源能够满足生产,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的破坏,只形成了数量较少的城镇,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比较简单。二、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一)转型阶段1特点2人地关系:人地矛盾加剧。3主要问题: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4发展要求:调整区域产业,寻求新的发展。(二)再生阶段1特点:区域又产生新的增长活力,区域经济复苏。2主要措施(1)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2)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3)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3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思考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和转型阶段存在的问题有何区别与联系?答案区域发展的成长

6、阶段的问题主要是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所以主要体现为生态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导致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衰败和萎缩;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问题主要是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1填写框图,探究转型阶段区域衰落的主要原因和表现。答案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工厂倒闭高失业率人口外迁2阅读教材P19的知识窗和图134“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本土人口分布的变化”,分析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人口迁移的方向有何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由美国东北部五大湖沿岸工业区向南部和西部地区迁移。东北部老工业区经济衰退,生活水平下降,南部和西部新兴工业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

7、,收入高,而且环境优美,气候温暖。3设计框图,从发展环境和产业转型两个方面,探究匹兹堡从“困惑”中走向“知识城”的道路。答案知识点拨区域发展各阶段的特点阶段主要特点(表现)发展条件(措施) 或面临的问题人地关系初期阶段城市较少,产业结构单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协调成长阶段经济繁荣,形成工业带和城市群,产业结构渐趋复杂资源、交通、人口、市场等区位优势集聚比较紧张转型阶段区域经济整体衰败,工厂倒闭,失业率高,人口外迁原有区位优势丧失紧张再生阶段经济复苏,环境改善优化区域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协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中部,过去是一片茫茫的荒原,人烟稀少。随着油

8、田的开发,大庆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城”,目前人口已经达到280多万。(1)大庆从1959年第一口井喷油至1967年,石油产量增长_,属于区域发展_阶段,19671976年,石油产量_增长,此后石油产量稳定在5 000万吨,累计27个年头,属于区域发展_阶段。(2)大庆市经济结构中,A为_,B为_,C为_。(3)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庆市经济结构有哪些突出问题?(4)为改变结构性矛盾,大庆市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缓慢初期快速成长(2)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3)存在结构性矛盾,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三产业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4)做大石化产业,以化补油;发展多种经营,以多补主;培育“百姓

9、经济”,以小补大;强化畜牧产业,以牧补农;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养城等。解析第(1)题,仔细阅读“大庆油田石油产量的增长”图,可得出答案。第(2)题,大庆是在石油资源开发基础上形成的工业城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小。第(3)题,第三产业比重过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第(4)题,结合教材内容回答。知识小结1有关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B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C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D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答案D解析在区域开发初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在这个阶段,区域内

10、城镇往往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2有关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B区域内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有些区域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答案C解析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有些区域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如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在这一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明显加强,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3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阶段,主要产

11、业部门为制造业B阶段,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C阶段,人地矛盾日益突出D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保持同步答案B解析为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往往以农业或资源型工业为主体;阶段为成长阶段,产业部门以制造业为主体,并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时期为再生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人地关系逐渐协调。读图可知,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并不同步。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45题。4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A BC D5图中发展阶段表明()A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B阶段区域以

12、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C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D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答案4.C5.B解析第4题,城市化发展初期,城市规模较小,彼此之前联系少,因此出现最早,之后中心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是。第5题,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应以非农经济为主体,A错;阶段各城市规模都较小,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B正确;阶段只有少数城市之间有联系,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还未形成,C错;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符合区域城市发展的规律,区域处于平衡状态,D正确。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打开绥芬河政府网站,有如

13、下一段文字:“绥芬河,一个东北亚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地方!绥芬河,一个俄罗斯人最多,总想再来的地方!绥芬河,一个文化多元、风情万种的地方!”绥芬河市被誉为“百年口岸”“国境商都”“木业之都”,绥芬河市利用全国最大进口木材集散地的优势,积极辟建木材加工园区,主要产品销往日、美、韩、欧洲和北京、西安、福建等地。材料一东北某区域地理位置图。材料二2012年绥芬河产业结构比重图。材料三满洲里口岸贸易产品构成图。材料四该区域沼泽地广布,下图为区域东北部沼泽地的开发方式。(1)材料一图中A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绥芬河市的气候类型是_,简述从海参崴到绥芬河到哈尔滨到满洲里一线气候特征的差异。(2)阅读材

14、料二,说出2012年绥芬河市产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分析其形成原因。(3)阅读材料三,比较该口岸中俄进出口贸易产品构成的差异,并从俄罗斯产业结构、资源状况方面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4)依据材料四,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角度简述该沼泽地利用方式有何利弊。答案(1)亚寒带针叶林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降水总量越来越少、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越来越大。(2)特点:第三产业比重大,第一、二产业比重小。原因:绥芬河位于边境,与俄罗斯接壤,是重要的边境口岸;有铁路直接相通,成为重要的物流中心,木材集散地;旅游资源独特,旅游业发达。(3)进口产品以矿产品、木及制品、化工产品为主;出口产品以机电及轻工产品为主。原因:俄罗斯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薄弱;俄罗斯资源种类多,总量大。(4)利:从经济效益看,因地制宜利用沼泽地,发展种植、养殖取得了经济效益;弊:从环境效益看,破坏沼泽,破坏生态系统,使沼泽调节气候、调蓄水文等功能下降。解析(1)读图,材料一图中A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亚寒带针叶林,绥芬河市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从海参崴到绥芬河到哈尔滨到满洲里一线,随着距海洋渐远,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