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50238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5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Zn-65 Ag-108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 (本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

2、【分析】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详解】A项、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故A错误;B项、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故B正确;C项、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D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

3、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握物质性质、反应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是( )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C. 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答案】B【解析】【详解】A.Si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能够导电,因此能制作光感电池,A正确;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错误;C.合金的硬度大于成分金属,密度比成分金属小,所以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C正确;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因此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故合理选项

4、是B。3.下列表示不正确是( )A. 次氯酸的电子式B. 丁烷的球棍模型C. 酒精的结构简式:C2H5OHD.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答案】A【解析】【详解】A.次氯酸分子中O原子分别与H、Cl原子各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故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错误;B.丁烷分子式是C4H10,由于每个C原子都是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C原子与C原子或C原子与H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所以碳链为锯齿形,则丁烷的球棍模型为,B正确;C.酒精分子式为C2H6O,分子可看作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羟基取代产生的,官能团为-OH,所以酒精的结构简式为:C2H5OH,C正确

5、;C.C是6号元素,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中子数为8的原子,质量数是14,所以该原子可表示为:146C,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4.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B. 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C. 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D. 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所给条件可知,本题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O2+2H2O +4e-=4OH-;据此解题;【详解】A.在铁电化学腐蚀中

6、,铁单质失去电子转化为二价铁离子,即负极反应为:Fe-2e-=Fe2+,故A错误;B.铁的腐蚀过程中化学能除了转化为电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故B错误;C.活性炭与铁混合,在氯化钠溶液中构成了许多微小的原电池,加速了铁的腐蚀,故C正确;D.以水代替氯化钠溶液,水也呈中性,铁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吸氧腐蚀,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点睛】本题考查金属铁的腐蚀。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可判断电化学腐蚀的类型,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为析氢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2H+ +2e-=H2;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或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

7、Fe-2e-=Fe2+;正极反应为:O2+2H2O +4e-=4OH-。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W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r(W) r(Z) r(Y) r(X)B. 由X、Y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D.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答案】B【解析】【分析】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因此X为O元素,Y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且Y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大于O,因此Y为Mg元素,Z的单质晶体是广泛应用的半导

8、体材料,所以Z为Si元素,W与X同主族,且W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大于X,所以W为S元素;据此解题;【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加,O位于第二周期,其他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因此O的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因此原子半径应为r(Mg)r(Si)r(S)r(O),故A错误;B.X为O元素,Y为Mg元素,两者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镁为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Z为Si元素,W为S元素,因为S的非金属性强于Si,所以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Si的,故C错误;D.W为S元素,X为O元素,因为O的非金属性强于S,所以O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

9、于S的,故D错误;总上所述,本题选B。【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推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题目难度不大,应先根据提示推断所给原子的种类,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构成及表示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6.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n是第五周期第A族元素B. 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 原子半径:InAlD. 碱性:In(

10、OH)3RbOH【答案】D【解析】【分析】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据此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C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半径逐渐增大;D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越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详解】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因此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IIA族,故A不符合题意;B.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因此该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49,中子数为115-49=66,所以

11、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66-49=17,故B不符合题意;C.Al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三周期IIIA族,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IIIA族,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InAl,故C不符合题意;D.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铷(R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A族,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越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因此碱性:In(OH)3RbOH,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构成及表示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

12、应用能力。7.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SiO2和Fe2O3等。从铝土矿中提炼Al2O3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滤液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NaAlO2和NaOHB. 滤液的含大量的阴离子是HCO3-C. 反应Y的离子方程式是2AlO2-CO23H2O2Al(OH)3CO32-D. 滤液中通入过量的X的目的是使AlO2-充分沉淀而不引进杂质【答案】C【解析】【详解】铝土矿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铝和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硅酸钠,则滤液为偏铝酸钠和硅酸钠,且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滤渣为氧化铁,在滤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而生成硅酸钙沉

13、淀,滤液为偏铝酸钠,可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氢氧化铝,煅烧可生成氧化铝。A.由以上分析可知滤液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钠和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故正确;B.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则滤液的含大量的阴离子是碳酸氢根离子,故正确;C.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故错误;D.滤液溶液中含有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钙,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可生成碳酸氢钙,防止氢氧化铝中混有碳酸钙,故正确。故选C。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C. 水可以用

14、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D.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要求【答案】C【解析】【详解】A.糖类化合物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其中H、O原子个数比大多是2:1,所以糖类物质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A正确;B.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甘油酯,在不饱和的脂肪酸的烃基部分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能使Br的CCl4溶液褪色,B正确;C.溴苯容易溶于苯中,因此不能用水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C错误;D.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可以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要求,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9.下列有关有机物分离、提纯或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A

15、. 溴苯中混有溴:加NaOH溶液洗涤、静置、分液B. 除去乙醇中少量乙酸:加入足量生石灰蒸馏C. 乙烯中混有SO2:将其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再干燥D. 乙酸乙酯中有乙酸杂质: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分液【答案】C【解析】A项,溴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溴苯不和NaOH溶液反应且溶液分层,故A正确;B项,乙酸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盐难挥发,乙醇不反应且易挥发,故B正确;C项,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故C错误;D项,乙酸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乙酸乙酯不反应且溶液分层,故D正确。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 7种B. 8种C. 9种D. 10种【答案】C【解析】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可以采取“定一移二”法,菁优网,由图可知C4H8Cl2共有9种同分异构体,答案选C。11.某有机物A的结构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A能跟2 mol NaOH溶液反应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