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档案管理)档案专业科目学习教材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233304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22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档案管理)档案专业科目学习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2020(档案管理)档案专业科目学习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2020(档案管理)档案专业科目学习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2020(档案管理)档案专业科目学习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2020(档案管理)档案专业科目学习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档案管理)档案专业科目学习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档案管理)档案专业科目学习教材(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档案(2010-2014)第五年专业科目学习教材黑龙江大学2014年3月目 录第一讲 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理论一、 信息用户与信息服务二、 信息服务的现代发展与体系演化三、信息服务业的社会发展机制与管理体制四、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第二讲 用户的信息活动研究一、用户的信息需求分析二、用户信息心理研究三、 用户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利用四、用户社会交往与互助中的信息活动第三讲 信息服务业务及其组织一、信息服务业务及其组织二、个性化信息服务三、 知识服务的推进四、信息集成服务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与信息机构服务业务的拓展六、信息服务市场机制七、信息

2、服务的监督机制八、信息服务的政策与法律保障第四讲 档案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一、档案信息公开相关概念二、档案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三、西方主要国家档案信息公开制度介绍四、我国档案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及发展策略第五讲 档案信息参考咨询服务一、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二、外国档案馆参考咨询服务介绍三、我国档案馆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策略第六讲 图书学研究的历史与学术思想一、图书学研的历史二、图书学学术思想第七讲 信息、图书与图书事业一、信息、意识与图书的关系二、“意识”交流过程的内容和结构三、“文意”、“文”、“作品”与图书的关系四、社会交流方式与图书的关系五、“出版物”与大众交流过程六、图书事业中的图书(图书的图书学范畴

3、)七、 图书出版物第一讲 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理论学习目的:通过本讲学习,了解和掌握信息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信息服务的现代发展与体系演化、信息服务实践与用户理论的进展、现代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信息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学习安排:4学时学习内容:一、 信息用户与信息服务1.信息社会存在与功能信息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存在是普遍的,是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形式的体现,出现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之中,就信息产生与作用机制而言,它可以区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两大类。其功能也可分为:自然信息的功能和社会信息的功能。2.信息用户与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业务,其服务对象是对服务

4、具有客观需求的社会主体(包括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在服务中,这些主体称之为用户。信息服务具有如下的特性: 社会性、知识性、关联性、时效性、指向性、伴随性、共用性和控制性。3.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信息传递与交流服务、信息加工与发布服务、信息提供与利用服务、用户信息活动组织与信息保障服务等。二、 信息服务的现代发展与体系演化1.信息服务的社会组织形式及其演化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初期,人类信息活动处于自然发展状态。人类文明的近代发展中,知识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使得处于分散状态的信息服务趋向了社会发展规模。20世纪上半期,多种类型的信息交流中心、数据中心与咨询机构已

5、走向社会化的服务规模,初步形成了服务于社会经济的信息服务系统。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信息服务的技术手段。现代信息服务呈现的发展趋势:从单一形式的服务向综合服务发展;从以部门为主体的信息服务向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各种专项信息服务和系统化信息保证服务成为信息服务业务发展的一大主流;信息服务向多元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2.现代信息服务体系构成为了研究现代信息服务的体系构成,可以从服务范围、对象、内容和方式等属性入手,讨论基本的信息服务业务。 3.信息服务实践与用户理论的进展(1)用户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新进展信息:用户研究系统理论研究已与国际同步,基本上适应了我国

6、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发展需要;在认识论基础上的方法论研究取得的重大进步;用户研究的对象已扩展到有信息客观需求的一切社会成员,用户研究的内容已深入到研究用户信息需求动力机制的层次;用户研究内容演化的结果是对用户吸收信息机理、思维规律以及信息心理-行为规律的研究;用户研究的拓展主要是以用户研究为起点,将用户研究与社会信息现象的研究密切结合所进行的社会信息机制的研究,由此构成了信息社会学发展的用户研究基础,同时也为信息管理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资利用的理论。(2)信息服务研究的演化。其研究的演化如下:信息业的界定和行业结构的研究;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问题;信息服务业业务组织与管理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服务

7、与用户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信息服务市场的研究。 4.现代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论问题(1)现代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内容。其中用户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用户类型研究、用户信息心理研究、社会因素对用户的影响、用户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用户获取信息的研究、用户吸收信息的机理研究、用户信息保证研究及用户信息培训研究。而以用户研究为导向的信息服务研究包括:信息服务业的社会调控与管理、信息服务生产要素的组织、信息服务生产过程研究、信息服务市场研究、信息服务社会化问题研究。(2)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中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认识论包括:社会演化论、信息经济论、信息资源论、信

8、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认识。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中的方法论包含:哲学方法论和方法体系的形成。三、信息服务业的社会发展机制与管理体制1.信息服务业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1)社会运行中的信息流。这包括:物流与信息流运行机制、信息流的微观作用机制和信息流的宏观作用机制。其中信息流的微观作用机制涉及:生产企业和科学研究机构和其他知识产品生产组织。(2)信息服务业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这些互动作用有:需求互动、技术互动和经济互动2. 信息服务行业结构与职业分布(1)信息产业与信息服务业。信息产业的分类: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论”、波拉特的“四分法”、日本科技与经济协会将信息产业部门分为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商品产业二

9、大部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划分方法和沿用波拉特的分类体系将信息产业作进行划分。(2)信息服务行业结构。从体制角度划分:公益性信息服务业和产业制信息服务业;从业务角度划分:公共信息服务业、其他信息产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工业产业和农业产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服务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3)信息服务职业及其分布。信息服务职业类型:通信服务者、信息传播者、文献信息服务者等3.信息服务发展的经济机制(1)信息生产力及其综合作用。信息生产力使信息服务业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发生质的变化;信息生产力使信息服务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三要素之间的作用方式不断优化;信息生产力使信息服务业结构随生产力的发展得以调整,促进行

10、业经济的技术发展。(2)工农业产业的信息服务消费与产业关联。产业信息服务消费内容包括:产业对外部信息服务的消费和产业内部信息服务的消费。产业关联,从国民经济宏观运行角度看,一个产业部门需要其他产业部门的产品与服务,同时将向其他产业或行业输出产品与服务,这种关系称之为产业关联。将所有企业按行业归类进行生产经营消费统计,同时将第一、第二信息服务部门的信息服务作核算处理,可以求出国民经济生产中的产业关联矩阵。(3)信息服务业经济发展分析。主要分析信息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和信息服务业的生产率。4.社会信息形态及其对信息服务业的综合影响(1)社会信息形态及其内部机制。社会信息形态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形

11、态,是社会特征在信息产生、传递、控制与利用方面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历史的阶段性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对其研究包括:从社会制度与经济体制角度研究社会信息经济形态;从社会结构入手分析信息产生、分布、传递与组织形态;从科技、教育和文化发展出发分析信息载体形态;从社会意识形成出发研究社会信息意识形态。(2)社会信息形态变革对信息服务业的综合影响。这些影响包括:社会信息形态对信息服务业社会基础结构的影响、社会信息形态对信息服务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社会信息形态对信息服务业务组织的影响5.信息服务业的社会管理体制(1)信息服务业的市场化管理内涵。市场化管理,就是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信息服务业的宏观

12、调控和微观管理,即从社会的宏观经济和部门的微观经济出发,实现信息服务业管理的社会化和市场化。(2)信息服务业双轨制管理的实现。双轨制管理指在市场经济中按系统协调模式进行公益制与产业制信息服务的管理。在管理上,由国家管理部门进行业务协调、公益制机构管理、产业制实体管理和信息服务市场管理,即对二元化的信息服务组织及其业务实行一元化的管理。四、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1.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方法及其应用(1)直接调查法。直接调查法是用户研究中的一种直接方法,其基点是必须有用户本身参与调研活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调查面广,既可调查当前用户,又可调查潜在用户。直接调查的方式归纳起来可分为调查表法

13、、询问法、实地考察法和信息反馈法。(2)间接调查。间接调查,就是调查与用户有关的各种资料,如各种文献、用户登记卡、服务工作记录、咨询记录、业务日记、用户工作日程表等。使用该方法进行用户调查研究,虽然不直接与用户接触,但所调查的各种资料却与用户的活动息息相关。间接调查的途径很多,但主要有如下几种:伯恩(Bourne)交往观察法和用户资料与信息服务业务资料分析。2. 统计测量分析及其应用 (1)用户研究中的统计测量要点与要求。测量,就是利用某种量化方法测定研究对象某方面特征的操作过程。通过测量获得的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量,称为测量量,即待测客体有待衡量的特征量值。(2)用户研究中的统计测量内容与方法

14、。这些方法包括:类型测量、次序测量、区间测量和关系测量。(3)用户研究中统计测量量的处理与分析。步骤包括:列表、作图和分析、计算。其中作图有直方图、分布多边形图、累计分布图、理论分布曲线图等。(4)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检验。对用户研究中的某一客观总体进行统计测量和一般性处理分析后,就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从中得出定量的结论。总体特征的研究中,常常可以得出反映其规律的各种统计分布结论。这些分布往往与已知的某种理论分布(如正态分布、泊松分布、指数分布、二项分布、均匀分布等)相拟合。统计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分析:大误差的分析、测量的稳定性、测量的准确性。3.抽样方法及其应用(1)用户研究中的抽样原则与步骤

15、。抽样是从总体中抽取作为观察客体的部分个体代替对总体的全面研究的过程。被抽出的个体被称为样本。它是由模拟对象相同的元素所组成。它的容量必定小于被模拟的总体。样本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抽样的一般原则:完整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对等性原则和方便性原则。抽样的基本步骤:根据研究任务,确定样本结构。搜集和整理总体的有关资料。确定抽样的方法与途径。对总体进行抽样。处理抽样数据,提交抽样结果。(2)用户研究中的抽样组织与结果处理。单级抽样是指对总体所进行的一次性个别抽样。分层抽样也称为类型抽样。在抽样过程中所谓分层,就是将总体划分成统计性质相同的若干组,使所要调查指标的变动幅度在组内比在各组之间小。多级抽样是对总体分级进行多次抽样的过程,通常在总体中缺少观察单位资料的情况下采用。4. 比较分析法及其应用(1)成对比较法。在用户研究中常常需要对同一类型的多元素进行比较分析。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人们很难用某种固定的分析方法直接得出较准确的分析结论。这时则需要用成对比较法将多元素比较化成成对元素比较,最后将成对比较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出较准确、可靠的结论。(2)相等间隔法。首先提出关于被研究问题的一系列可能的详细见解,要求被调查者对它们一一作出判断,并将其判断按肯定程度顺序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