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文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9070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文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文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文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文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散文诗两首 第二课时 荷叶 母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3.体会诗的写作特色。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3.体会诗的写作特色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文章有自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背诵游子吟一、检查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花瑞:( ):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莲蓬( ):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子。菡( )萏( ):古人称未开的荷

2、花为菡萏,即花苞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徘( )徊( ):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欹( )斜( ):倾斜,歪斜。荫( )蔽( ):遮蔽;隐蔽。2.作者简介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繁星、春水等。二、问题导学1.诵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心灵感受的句子。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2.说说本文的主旨。赞颂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3.课文重点是写雨中的莲花,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做平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

3、景中认识,花瑞人祥,把花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4.课文重点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变化?请找出变化过程。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5.为什么“我的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因为我看到: 荷护红莲6.“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点明主题,收束全文。三、达标训练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诗。 B文章重点写雨中荷叶护莲,作者这么写莲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 C本文的语言朴实,平淡,宁静而致远,笔调清丽。 D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这句话告诉我们,我家女孩多,祖父重男轻女,所以我在文中感到烦闷,不适意。四、拓展延伸云南昭通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济南治疗,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并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请你替小丽在书的扉言写一段赠言。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补充:1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