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中招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8095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中招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中招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中招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中招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中招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中招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中招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开封市2016届九年级语文中招第二次模拟试题(含解析)河南省开封市2016届九年级语文中招第二次模拟试题1、 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屏蔽摒弃 浩瀚颔首低眉 向隅而泣始终不渝B狼藉慰藉 新鲜鲜为人知 横倒竖卧横冲直撞C鞭笞炽热 谬论未雨绸缪 叱咤风云姹紫嫣红D挣扎包扎 襁褓强词夺理 处心积虑相形见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汉字语音的掌握,完成本题关键在于学习过程中的积累,要掌握中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基础汉字及其读音,并且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咤的读音是zh,而姹的读音是ch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

2、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秘诀 候车厅 草菅人命 一愁莫展B安详 辩证法 真知灼见 断章取义C松驰 添加剂 功亏一篑 提心吊胆D装潢 储蓄所 英雄辈出 仗义直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依靠课内外对于词语的积累掌握,特别是一些易错字的书写,更是掌握的关键。本题中“一筹莫展”经常出现写成“愁”的情况,再就是注意“驰”和“弛”的区分。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古诗文默写。(8分) (1)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

3、塘湖春行) (3)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句子是:“ , 。” (4)酒,常激发诗人的情怀。李白行路难“ , ”两句,是对宴饮欢乐气氛的营造;陆游游山西村“ , ”两句是对淳朴民风的赞赏。【答案】(1)瀚海阑干百丈冰(2)浅草才能没马蹄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命于危难之间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 鸡豚(以上有错,该题不得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诗词名篇名句,按照新课标要求完成对初中阶段的古诗词以及古代名篇的学习和掌握,根据题干要求,筛选适合的句子,注意要做到找对和写对,如:“瀚海”、“金樽”、“鸡豚”等字不要出现错误。考点:默写常

4、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号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服? (2)下面是高尔基童年中的三个片段,请从中任选一个,概述其情节。与外祖父等人联欢 米哈伊尔和雅柯夫打架 外祖父打外祖母【答案】(1)示例: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入炼丹炉内烧了七七四十九日,以为他已化为灰烬。太上老君开炉时,孙悟空竞跳出丹炉往外就跑。众神打他不过,请如来佛祖帮忙,孙悟空最后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2)示例:节日之夜,一家人陷入狂欢。小舅舅雅柯夫拿出他的六弦琴,边弹奏边唱起了歌。茨冈感 叹自己没有好嗓子,但是大家都不在意,让他跳舞。茨

5、冈跳得很好,外祖母也跳了起来。一家人到了很晚才尽兴。 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柯夫闹着分家,而母亲与 “我”的到来更是给他们带来了危机感。于是一天用餐时,矛盾凸显出来,大舅与小舅又因贪心和意见不合而扭打起来。外祖父强迫母亲改嫁,母亲拼命反抗。外祖父异常生气,将气愤转嫁到外祖母身上,毒打外祖母,把发针狠狠地插进外祖母的头皮。阿廖沙为给外祖母报仇,将外祖父最喜欢的圣徒像剪碎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掌握,文学名著是初中阶段必读的内容,西游记和童年是必读篇目,对这两部名著的相关的章节一定要掌握清楚,叙述要简洁具体,西游记考查的是“大闹天宫”章节对于学生来讲较为简单,重点注意的是童年的考查

6、,需要学生依据平时积累认真作答。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中国汉字成千上万,但并不是杂乱无章,随意而为,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人们知道,汉字有 ,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却是形声字,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最能体现 三者的结合。汉字的结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不管如何都有一个中心,都是四四方方的方块字。 【答案】四种造字法 ,形、音、 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抓住语段所讲的中心来完成本题,本题针对的是汉字造字构成的有关内容

7、,要对汉字的演变历程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造字法有四种,形声字是音、形、义的结合等相关的知识。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6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7分)(1)下面是对100名初中生阅读名著情况的调查结果,请按提示完成调查分析。(4分)A从表中反映出初中生阅读名著的情况有:B从上表看,初中生阅读名著的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2)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鼓励同学们发现读书的乐趣,你所在班计划当日下午两点在教室内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作为班长,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教语文的文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你会怎样对文老

8、师说?(3分)【答案】(1)a对中国古典小说,读过原著的学生少,看过相关影视的学生多。对外国文学名著,读过原著的学生多,看过相关影视的学生少。看过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的学生,明显多于看过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的学生。看过外国文学名著原著的学生,明显多于看过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原著的学生。(答出任意2点即给2分)b读过文学名著原著的学生不多,读过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原著的学生更少。(2分) (2)示例:文老师,您好!明天下午两点,我们班计划在教室里开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主要是鼓励同学们发现读书的乐趣,多读书。您能否到场参加这一活动,给我们一些指导?(称呼、语气1分;内容时间、地点、事情2分)。【解

9、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字材料的阅读和概括,针对题干所给出的文字内容或图表,认真的阅读总结,结合所提问题,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完成对题目的解读。本题“阅读名著的调查”是常考题目,要能把表格转化为文字信息,同时要发现存在的问题,在完成第二小题的时候,注意称谓,以及语言的得体和明了。考点:语言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 现代文阅读 (共2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6分)背楼的父亲侯拥华 装修新房,联系好了建材。但货物送来的时候,太阳已经高高挂在了头顶。拉货的师傅在楼下向我招手,我怒气冲冲往楼下赶。我冲他发火

10、,而他,赔着笑脸解释,风大,货不好拉,走得慢。 我余怒未消,吵着说下午还有事出去,这么晚,让我下午怎么做别的事情。 他并不生气,一面带笑给我配货单让我验货,一面应承,马上找人背楼。 他开始打电话,一个个电话打出去,很快,我发现他刚才还堆笑的脸,渐渐转为不悦和失落。 什么?忙来不了?你也有活儿,在做?那,那,算了 电话打完了,他垂头丧气。 我失望极了,摆手让他离去。他忽然精神振作起来,别怕,我背。 我用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他,a他脸色白净,头发乌黑利落,一米八的身高,穿着一身整洁的笔挺西装。 无奈,对照着验货单我一样一样查验货物,又商量好背楼的价钱。满满一车的货物,堆得像座小山。他一脸喜悦。在我狐

11、疑的目光中,他搬卸货物,开始背楼。在他离开的瞬间,我偷偷尝试一下他所背货物的重量,放在肩头,走上两步,然后龇牙咧嘴地放下,再轻轻揉揉肩膀。 在我看来,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专业的背楼工人。果然,在他来回背了几趟货物后,b他站在楼道里背靠着墙大口喘气,胸脯一起一落的像个大风箱。而他额头的汗淋淋漓漓淌下来,在弯腰的瞬间,将楼道的地面滴滴答答打湿一片。 四月的天,已经热起来。他跑上跑下,很快衣衫湿透,连头都冒着热气,像极了一个揭开盖子的大蒸锅。 不久,他上来喘气休息,不好意思起来,说背完还要一些时间,你先回去吃饭吧,我搬完了给你打电话。 看他真诚的样子,我就下楼走了。 小区外面不远处就有一家小饭馆,我走进

12、去,坐下来要了啤酒小菜慢慢吃起来,大约一个时辰才离开。回去时走到楼梯口又遇见了他。此时,他早已累得不成样子,满脸汗渍横七竖八地画在脸上,上起楼来东摇西晃,像散了架的推货车。我伸手帮他,他摆手让我上楼等着。 我看着他心有些痛,为了背楼他已经干了一个多时辰,至今还饿着肚子。在他上楼将货物背进屋子里的时候,我劝他休息一下。他依旧斜靠墙大口喘气,随手拉下脖子上的已经黑了的白毛巾,轻轻抹去脸上的热汗。 我和他搭讪。师傅,生意好吗?他说,还可以。我说你拉货还背楼?他说,是,现在谁家拉货不背楼,也算是顺道的生意,一并做了。我说,师傅,你今年四十几了?他忽然一惊,说,哪呀,五十多了。我说,不像,真不像。他笑了

13、,说,别不信,我孩子都上大学了。他忽然开始感慨起来,要不是为了孩子,谁会做这苦力活?他和妻子原来在市里一家机械厂工作,坐了三十多年的办公室,没想到要退了却下岗了。这不,孩子上大学,不干行吗? 那天,他干干停停,直到下午两点方才干完。走时我多给他十元,他坚决不收。他下楼,我送他,眼眶湿漉漉的。 他走后,我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去,忽然发现他遗落在窗台上的手机,跑下来叫他,他的背影已经望不见了。我开始用他的手机和他的亲人联系,拨出去,才知道电话停机了。 莫非,中午他打电话的那一幕,只是一场表演给我看的戏? 果然,在通话记录中,我看到,他最近一次通话时间定格在20:32。 我笑笑,又摇头,满腹酸涩。我忽

14、然间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我上学的时候,父亲,和他一样的拼命。7结合原文内容,分析“我”对“他”的情感态度的变化。(4分) 8从表达方面选择合适的角度,分别赏析画线句。(4分)a他脸色白净,头发乌黑利落,一米八的身高,穿着一身整洁的笔挺西装。b他站在楼道里背靠着墙大口喘气,胸脯一起一落的像个大风箱。9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具体情节加以分析。(4分)10文章为什么要写他的“电话停机”以及“最近一次通话时间定格在20:32”的细节?请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加以分析。(4分)【答案】7“我”对“他”情感:刚开始,因为“他”送货送的晚,“我”很愤怒;当没有找到背楼的人,“他”提出自己背楼时,“我”很怀疑“他”;看到“他”背楼的艰辛,“我”有些心疼他; 最后,“我”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为“他”而感动。(每点1分,共4分)8a运用外貌描写,写出他穿着的整洁讲究,揭示“我”怀疑的原因,为下文写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专业的背楼工人和他的经历作铺垫。(2分)b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他来回背楼的艰辛,既印证了“我”的怀疑,又表现他作为父亲的责任感。(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