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突破点18、19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726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突破点18、19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突破点18、19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突破点18、19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突破点18、19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突破点18、19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突破点18、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突破点18、1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版)2017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2突破点18、19专题限时集训(十二)突破点18、19建议用时:45分钟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NH3的催化氧化(附着在玻璃纤维上的Cr2O3作催化剂)并检验反应生成的酸性物质的微型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均已略去)。实验可提供的药品有:NH4Cl、Ca(OH)2的混合物;浓氨水;KClO3和MnO2;蒸馏水;0.5 mol/L NaOH溶液;酚酞溶液;浓H2SO4;6 mol/L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Y形管中的液态物质A是_,固体物质B是_。(2)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混合物D的作用是_,组成是_,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为

2、_。(4)F处棉花应蘸取的物质是_。解析Y形管是NH3和O2的制备装置,根据物质的状态和题目提供的试剂,确定A为浓氨水,B为KClO3和MnO2。C处发生的是氨的催化氧化反应,该反应生成的NO在进入混合物D之前已有部分被管中的O2氧化为NO2;NO2能与水反应生成HNO3,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混合物D是用于检验酸性物质的,因为硝酸可使含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褪色,故混合物D是0.5 mol/L NaOH溶液和酚酞溶液。F处的棉花应蘸取浓NaOH溶液,以除去尾气,防止污染环境。答案(1)浓氨水KClO3和MnO2(2)4NH35O24NO6H2O(3)检验酸性物质0.5 mol/L NaOH溶液和

3、酚酞溶液红色褪去(4)6 mol/L NaOH溶液2(2016海口调研)硫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I2。(1)通入足量SO2后,装置B中的现象是_;装置C的作用是_。(2)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FeCl3溶液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有Fe2生成:_。.一些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中含有焦亚硫酸钠(Na2S2O5),大量的焦亚硫酸钠会损伤细胞,具有生物毒性。(3)铬是环境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可以用焦亚硫酸钠处理含铬酸性废水(含有CrO),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S2O被氧化为

4、SO,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解析(1)通入SO2后,与I2反应生成I,所以蓝色消失;装置C是尾气处理装置。(2)SO2与Fe3反应生成SO和Fe2,依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即可写出方程式。(3)CrOCr3中Cr的化合价由6到3,得3 mol电子,S2O2SO中S的化合价由4到6,失去4 mol电子,依据电荷守恒,CrO与S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答案(1)溶液蓝色褪去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2)2Fe3SO22H2O=SO2Fe24H取A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或其他合理答案)(3)433硝酸是一种特殊的酸,不

5、仅具有酸性,而且不论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根据题图所示装置,以浓硝酸、铜片、稀硫酸、浓硫酸、浓NaOH溶液为药品,进行实验。 【导学号:14942074】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浓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用装置甲、丙、丁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氮气体,且连接顺序为adefg。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实验设计存在一定弊端。请你利用题目提供的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和实验试剂改进该弊端:_。(3)另一同学利用提供的所有装置同时收集到了干燥的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装置连接顺序为a_。其中装置乙的作用是_。(4)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中产生气体的颜色由_变为_,最后反应停

6、止,但烧瓶中还留有铜片。该小组同学用上述提供的一种试剂和上述烧瓶中的残液及剩余的铜片反应,又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的NO,该小组同学选用的试剂是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2)现有实验设计在收集二氧化氮时,二氧化氮逸出会造成污染,可以在原装置丁后,再连接一个装置丁(内盛碱液)以吸收尾气。(3)装置丙起到干燥二氧化氮的作用;假如装置戊中的水倒吸,可以倒吸入装置乙中,防止水倒吸入装置丁中导致二氧化氮与水反应。(4)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逐渐变为稀硝酸,所以生成的气体由红棕色的NO2变为无色的NO,最后溶液中没有氢离子,则反应停止;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Cu(NO3)2,该溶液中含有N

7、O,因此向这种溶液中加入含氢离子的溶液(如稀硫酸),就可以认为是硝酸的稀溶液。答案(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另取一个装置丁,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连接在第一个装置丁之后,吸收集气装置中逸出的二氧化氮(3)defgbch或defgcbh安全瓶(或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二氧化氮的收集装置中)(4)红棕色无色稀硫酸3Cu2NO8H=3Cu22NO4H2O4某小组想验证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请从题图中选用装置(可重复使用)进行该实验。现提供浓硫酸、稀盐酸、稀硫酸、镁粉、大理石、澄清石灰水、饱和NaHCO3溶液、饱和Na2CO3溶液(加热仪器已略去)。请将所选用的

8、装置按连接顺序从上到下依次填入表格中,并写出应加入的试剂名称及各装置的作用(可不填满):适用的装置(填字母)加入的试剂装置的作用解析根据实验目的可知,要验证Mg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必须先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由于盐酸有挥发性,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必须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氯化氢,然后用浓硫酸干燥,就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接下来再将二氧化碳通入镁粉中反应。因此选用装置的序号为ABBC,各装置所加试剂及作用见答案。答案适用的装置(填字母)加入的试剂装置的作用A稀盐酸、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B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B 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 C 镁粉 验证镁与

9、二氧化碳的反应5.(2016江西赣州高三摸底)某兴趣小组设计SO2实验方案做以下化学实验。.实验方案一(1)将SO2通入水中形成“SO2饱和H2SO3溶液”体系,此体系中存在多个含硫元素的平衡,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为_。(2)已知:葡萄酒中有少量SO2可以作抗氧化剂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4)规定葡萄酒中SO2的残留量0.25g/L。利用SO2的漂白性检测干白葡萄酒(液体为无色)中的SO2或H2SO3。设计如图实验:实验结论: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因为_。.实验方案二如图是在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1)装置B中试剂X是_,装置D中盛放

10、NaOH溶液的作用是_。(2)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注入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固体,检验SO2与Na2O2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_。(3)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E、F中,能说明I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为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实验方案三用电化学法模拟工业处理SO2。将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通入如图装置(电极均为惰性材料)进行实验,可用于制备硫酸,同时获得电解。(1)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2)若使该装置的电流强度达到2.0 A,理论上每分钟应向负极通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_L。(已知:1个e所带电量为1.61019 C)解析.(1)SO2溶于水是可逆过

11、程:SO2(g)SO2(aq),与水反应生成酸也是可逆过程:SO2H2OH2SO3,亚硫酸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也是可逆的:H2SO3HHSO,HSOHSO。(2)3 mL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其中的SO2或者H2SO3含量太少。.(1)A中制得的SO2含有少量水蒸气,所以要先用浓硫酸来干燥,故试剂X为浓硫酸;装置D是一个尾气吸收装置,吸收未反应完的SO2,防止其污染空气。(2)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看能否使其复燃。(3)SO2通入含淀粉的碘水中,发生反应:I2SO22H2O=4H2ISO,所以溶液蓝色褪去。.(1)M极是负极,SO2在此处发生氧化反应:SO22e2H2O=SO4

12、H。(2)电流为2.0 A,则每分钟内通过的电子的数目为N(e),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e) mol,所以负极通入的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22.4 L/moln(SO2)22.4n(e)22.4 L0.014 L。答案.(1)SO2(g)SO2(aq)、SO2H2OH2SO3、H2SO3HHSO、HSOHSO(2)干白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太少.(1)浓硫酸吸收未反应的SO2,防止污染空气(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试管口处,看木条是否复燃(3)E中溶液蓝色褪去SO2I22H2O=2ISO4H.(1)SO22H2O2e=SO4H(2)0.0146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点、沸点都很低,且会

13、升华,极易潮解,遇水放热并产生白色烟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一所示装置,通过实验制备AlCl3固体。装置B中滴入浓硫酸后发生的反应为2NaClH2SO4(浓)2HClNa2SO4。装置C中所盛装的试剂是_,点燃D处酒精灯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F的作用是_。安装好仪器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有:向装置B中滴加浓硫酸;点燃B处酒精灯;点燃D处酒精灯。这三项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填序号)。(2)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装置设计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乙组同学对甲组同学所设计的装置D、E进行了改进(如图二所示),装置E改为带支管的烧瓶,该烧瓶的名称为_,改进后的优点是_。(3)设计实验证明:AlCl3能够水解: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