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2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727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2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2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2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2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2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版)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21)非选择题系列练题(21)1根据电解质溶液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已知0.1molL-1的NaHSO4溶液中H+的浓度为0.1molL-1,(1)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2)若将NaHSO4与Ba(OH)2在溶液中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离子方程式为_。(3)若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向NaAlO2中滴加NaHSO4溶液,现象为:_;请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答案】 NaHSO4=Na-+H+ Ba2-+OH-+H+=BaSO4+H2

2、O Ba2-+2OH-+2H-+=BaSO4+2H2O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解 +H+H2O=Al(OH)3;Al(OH)3+H+=Al3+2H2O【解析】(1)0.1molL-1的NaHSO4溶液中H+的浓度为0.1molL-1,表明NaHSO4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故答案为:NaHSO4=Na+H+SO42-; (3)NaHSO4与Ba(OH)2在溶液中按物质的量之比2:1混合,溶液为中性,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2OH-+Ba2+=BaSO4+2H2O,故答案为:2H+SO42-+2OH-+Ba2+=BaSO4+2H

3、2O;(4)向NaAlO2中滴加NaHSO4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铝沉淀,硫酸氢钠过量后沉淀又逐渐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Al(OH)3+H+=Al3+2H2O,故答案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解;AlO2-+H+H2O=Al(OH)3;Al(OH)3+H+=Al3+2H2O。2新制的饱和氯水中含有多种做粒,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1)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使其褪色的微粒的化学式是_。(2)将氯水光照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3)新制的饱和氯水与碳酸钙的反应是制取较浓

4、HClO 溶液 的 方 法 之一。实验一 定性研究: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 mL新制的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将第三份加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_。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步骤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lO外,还有_。实验二 定量研究:在仪器A内,放有

5、塑料网包住的块状碳酸钙(过量)和150 mL新制的饱和氯水,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实验前仪器B中充满了饱和NaHCO3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碳酸钙提出液面,密封后再加热烧瓶中的液体,直到仪器B中的气体不再增加(不考虑HClO的分解)。仪器A的名称为_。准确读出仪器B中气体体积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a等待仪器A冷却到室温;b_;c 平视与刻度线相切的液面读数。实验结束后,测得仪器B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68mL,则150mL 新制的饱和氯水与过量碳酸钙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答案】 HClO Cl2+ H

6、2OHCl+ HClO 2HClO2HCl+O2 CaCO3 消耗氯水中的HCl,使反应Cl2+H2OHCl+HClO的化学平衡向右移动,HClO浓度增大 Ca(HCO3)2 圆底烧瓶 上下移动仪器B至仪器B内液面与水槽中的液面相平 0.05 molL-1【解析】(1)氯气溶于水后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2HClO2HCl+O2;(3)CaCO3消耗氯水中的HCl,使反应Cl2+H2OHCl+HClO的化学平衡向右移动,HClO浓度增大,反应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所得),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抑制了次氯酸的电离,使溶液中存在了

7、浓度更高的次氯酸,因此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因为碳酸钙是过量的,并且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因此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因此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Ca(HCO3)2+2HCl=CaCl2+2CO2+2H2O,所以步骤的滤液中的溶质除CaCl2、HClO外,还有Ca(HCO3)2;仪器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准确读出仪器B中气体体积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a等待仪器A冷却到室温;b上下移动仪器B至仪器B内液面与水槽中的液面相平;c平视与刻度线相切的液面读数;实验过

8、程中根据反应Cl2+H2OHCl+HClO、2HCl+2CaCO3=Ca(HCO3)2+ CaCl2、Ca(HCO3)2+2HCl=CaCl2+2CO2+2H2O可知,n(HClO)=n(HCl)=2n(CO2)= =0.015mol;c(HClO)= =0.1mol/L。3已知34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2)由S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热稳定性:PH3H2SH2Se B还原性:H2SeHBrHClC离子半径:Se2-Cl-K+ D酸性:HClO3HBrO3H2SeO3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H2反应生成

9、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化学方程式K(t1)K(t2)F2+H2=2HF1.810361.91032Cl2+H2=2HCl9.710124.21011Br2+H2=2HBr5.61079.3106I2+H2=2HI4334(1)已知,HX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则温度t2_t1(填“”)。(2)用电子式表示HX的形成过程_。(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4)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5)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6)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

10、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_(选填字母)。a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b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dHX的还原性逐渐减弱(7)不同卤素原子之间可形成卤素互化物,其性质与卤素单质相近。写出BrCl和SO2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第4周期第A族 BC HF、HCl、HBr、HI 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ab BrCl+SO2+2H2O=H2SO4+HCl+HBr (2)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SP、SSe,又

11、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越强,所以热稳定性H2SPH3、H2SH2Se,故A错误;B非金属性ClBrSe,因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还原性:H2SeHBrHCl,故B正确;C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则离子半径Se2-Cl-,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Cl-K+,所以离子半径:Se2-Cl-K+,故C正确;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但HClO3、HBrO3、H2SeO3均不是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无法比较酸性强弱,故D错误;答案选BC;II(1)因HX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

12、,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由表中数据可知,K(t1)K(t2),说明t2t1,故答案为:;(2)因HX都是共价化合物,氢原子最外层电子与X原子最外层电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其形成过程可表示为:,故答案为:;(3)F、Cl、Br、I属于A族元素,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导致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从而导致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即这四种元素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所以HF键的极性最强,HI的极性最弱,因此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F、HCl、HBr、HI,故答案为:HF、HCl、HBr、HI;(4)卤素原

13、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个,在反应中均易得到1个电子而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H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反应中也能得到1个电子而达到2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时易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合物HX,故答案为: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5)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越易进行,FCl、Br、I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造成的,故答案为: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6)aK值越大,说明反应的正向程度越大,即转化率越高,故a正确;b反应的正向程度越小,说明生成物越不稳定,故b正确;

14、而选项c、d都与K的大小无直接关系,故c、d错误;答案选ab;(7)不同卤素原子之间可形成卤素互化物,其性质与卤素单质相近,根据氯气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HCl和硫酸的原理可以推断BrCl和SO2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Cl+SO2+2H2O=H2SO4+HCl+HBr,故答案为:BrCl+SO2+2H2O=H2SO4+HCl+HBr。4(1)已知:H2(g)Cl2(g)=2HCl(g)H185 kJmol1,已知HH键能是436kJmol1,Cl-Cl键能是247kJmol1,则H-Cl键能为_kJmol1。(2)下图表示氧族元素中氧、硫、硒、碲生成氢化物时的焓变数据,根据焓变数据可确定a、b、c、d分别代表哪种元素,试写出H2Se(气体)在热力学标准状态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3)已知:Fe2O3(s)3CO(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