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386809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新人教版第五单元教学案17猫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2、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自主预习】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诅骂( )怅然( )怂恿( )( )蜷伏( )一缕( ) 2、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B、预警:预备警察。 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 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3、本文选自( ),作者( ),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4、快速阅读,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全文可以分为 部分,找出每部分的起止段落,并在文中写出段落大意。【整体感知】1朗读课

2、文,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完成下列表格.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2学生按句式说话:“读 ,我看到了一只 猫。”3扣“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归纳、设疑、讨论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标记抒情议论的语句,体会“我”的感情。 2按句式说话:“读 ,我体味到 。”范例: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3重点朗读“我心里十分难过”一段。 【拓展延伸】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 ,我想说: 。

3、”1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3. 自拟格言: 【达标检测】一、体会下面语句的情感,并分析。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3、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语句“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使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 18 鸟教学目的:1. 积累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2. 了解状物散文托物言志的写法。3. 体会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重点:生动的语言难点:托物言志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古诗词中有哪些描写鸟的诗句?说出来(生说诗句)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充满生机。而梁实秋笔下的鸟却给人悲苦,为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实秋的作品,去品味一下吧!1、 文学文化常识: 1. 梁实秋(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翻译家。原名治华,笔名秋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后与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开始写批评文章和新诗。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暨南大学任教。1949年定居台湾。 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2.主要作品:杂文集:骂人的艺术雅舍杂文实秋杂文等散文集

5、: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续集 雅舍小品(3、4集) 清华八年秋室杂忆 等翻译书目: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散文集) 结婚集(短篇小说集) 咆哮山庄(长篇小说) 威尼斯商人(剧本) 莎士比亚全集(戏剧37集、诗3集)等3. “雅舍”是指梁实秋在重庆北碚与友人合住的六间陋室,是作者避乱隐居之所。雅舍小品的第一篇雅舍就描写了他当时居住的简陋屋舍。“雅舍”本无雅处,寒伧、简陋,但作者在旅居中却颇具雅兴,为什么?只因为“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因为作者在此陋室及其周遭的景物中感悟到一种旷远、安谧与亲切,从而忘记了世事的纷扰,怡然自乐,他以超然的态度来体验生活和对待时代的同雨。 梁实秋在30年代因鼓吹

6、抽象人性论,反对文学的功利性等原因受到过鲁迅等左翼作家的尖锐批评,但梁实秋不是一个没有反帝爱国思想的人,早在1935年他就撰文批评国民党政府奉行的不抵抗政策;他曾参加慰问团亲赴前线慰劳抗日将士,写过像记张自忠将军那样宣传爱国抗日的文章。但到入川前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剧变。他是国民党的参议员,参政会议长汪精卫投敌不仅使他愤慨,也使他感到受了愚弄;到重庆后,又目睹达官显要在大发国难财,“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现象在官场比比皆是。于是一种由失望引起的幻灭感使这个本来就对老庄比较亲近的士大夫文人产生了思想危机,于是他转向独善其身,追求心境的平和。为了获得心理平衡,他采取“一切只要随缘”的态度来对等生活,

7、寄情于巴山蜀水之间,以随遇而安的心态来处世,以超然的目光来审视尘世万象,雅舍小品中的散文正是在这种心境下产生的。1938年12月,他在中央日报的平明副刊上发表了“编者的话”,他说:“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有的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这段话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轩然大波,曾引起过文艺界的“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面对左翼人士的批判和声讨,梁实秋没有作过多的辩解和回复。雅舍小品可以说是他上述主张的艺术实践,或者借用台湾文学史家周锦先生的话说,雅舍小

8、品正是上述主张遭到批判之后他的一种“无言的抵抗”。2、 听写字词 (见课本“读读写写”)3、 整体把握:1. 找出各段的中心句。2. 理清文章结构5、 思考探究1.文章依照不同的鸟给与自己的不同感受,把鸟分为四类,哪四类?2.第段中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来说明“鸟儿的苦闷”?请举例说明 3. 第三、四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鸟的美?4. 第五段中“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以及“幻想”的含义是什么?5.文章2、7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 从作者对各种鸟的描写中,你感悟到作者希望有怎样的社会和人生?六、写法思考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托物言志,即

9、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本文是一篇状物散文,状物散文以描写为主,物为我所用,借物抒怀, 托物言志,写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七、练习鸟被关在笼子里引起了作者的同情,请为世界爱鸟组织写一句宣传标语呼吁大家保护动物:19动物笑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3理解作者的科学精神与人文

10、情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劳伦兹是动物行为学的先驱。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他的第一部通俗科学著作,脍炙人口,风行全球已经近半个世纪。这本书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用生花妙笔向一般大众讲述动物故事。作者之所以取名为所罗门王的指环,是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所罗门王戴着它,就能够听懂鸟兽鱼虫的语言,即便与动物不同种,也能和他们建立互相理解而亲密的关系。”作者认为如果有对自然生灵的敬意和同情,便能和周围的动物们像一家人一

11、样生活在一起,真正融入它们的种群,甚至不惜为野生动物朋友作出巨大的牺牲,完全无需借助所罗门王的魔戒,便能与动物心灵相通,倾听它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动物笑谭就是所罗门王的指环中若干生动动物故事的一篇,我们今天学习它,能感受到怎样“至美至真的故事”呢?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校正语音,积累词语,理解结构。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课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关键语句,用序号标出意义段。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滑稽(j) 蜥蜴(x y) 河豚( tn ) 两栖(q) 脊椎(j zhu) 鳃(si) 鳍(q) 嗔怪(chn) 敛翼(lin y) 孜孜不倦(z) 母凫(f) 匍匐(p f) 差事(chi) 禁锢(jn g) 鹳(gun) 蹒跚(pn shn)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注意就采取行动。怪诞不经:不合常理,指言语奇怪荒唐。禁锢:关押;监禁。束缚;强力限制。把人束缚在椅子或床上。囚禁,强行把某人关押,束缚在某物上。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撒旦:主要指圣经中的堕天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