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86031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题 号一(40分)二(60分)总 分21(23分)22(19分)23(18分)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234567891011 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2.右图是隋朝重大历

2、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其中处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是A标志着隋朝的建立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大统一 D.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C加强北部边防 D巩固隋朝的统一4.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由此,官

3、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贞观时期,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开元年间,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ABCD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4、7.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8.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9.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素雅温润的唐代某种瓷器。你知道这是对下列哪种瓷器的由衷赞美吗?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青花瓷10. 有位阿拉伯商人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你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

5、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这个故事说明A.唐朝官员接见外商时不拘仪表 B.唐朝官员黑痣过于明显突出C.唐朝官员故意显示自己富有 D.唐朝丝织品质量十分精良11.“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A王昭君 B文天祥 C文成公主 D松赞干布12.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马可波罗13.清代诗人赵翼评李白诗说:“诗之不可及处,

6、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段材料说明李白的诗具有 A浪漫主义精神 B现实主义精神 C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 D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14.“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A.赵构 B.元昊 C.阿骨打 D.阿保机15. 史学家黄仁宇说:“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着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客观上,澶渊之盟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加速了北宋灭亡16.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

7、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四月初一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变”。从此A辽灭亡 B.西夏灭亡 C.北宋灭亡 D.南宋灭亡17.文天祥说:“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下列选项与“岳先生”有关系的是平定了安史之乱 在堰城大败金军主力 发动了陈桥兵变 被秦桧所陷害A. B. C. D.18.右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建立了元朝 创立行省制 灭亡南宋 废除丞相A. B. C.D.19. “元起朔方,固

8、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由哪一机构直接统辖?A中书省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行中书省20.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二.非选择题(第21题23分,第22题19分,第23题18分,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

9、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军政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二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材料三 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 材料四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材料一写出了“安史之乱”的原因,请加以概括。(3分)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是谁?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

10、识, 说明“安史之乱”有何历史影响? (3分)(3)材料三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3分)从材料看,“武夫悍将”拥有哪些权力?(3分)(4)材料四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什么样的政治状况?(3分)你对此作何评价 ?(4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二 如右图: 宋代科举考试图 材料三 “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魏泰东轩笔录 (1)材料 一中“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是哪一年?(1分)从材料一中找出赵普建议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5

11、分)(2)识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是怎样发展科举制的?(4分)宋代发展科举制的措施造就了宋代怎样的局面?(3分)(3)材料三中的现象与宋朝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3分)这一政策有什么积极历史意义?(3分)2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摘编自2020年4月25日

12、中国新闻网材料二 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1)根据材料一写出“华光礁1号” 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3分)当时这艘商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2分)(2)从材料一看,“华光礁1号” 商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2分)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2分)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2分)(3)材料二的史料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什么政策?(3分)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这种政策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 年 级 历 史 参 考 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