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85171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阜阳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请将正确答案选项填入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兵马俑B. 司母戊鼎C. 竹木简D. 青花瓷2. 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已经能够人工取火开始使用磨制石器 过着群居生活A、 B、 C、 D、3. 七年级开学后不久,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 : A.商 B.秦 C.夏 D.周4.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

2、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5.战国时期不仅大国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了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A、各国经过改革,实力增强 B、各诸侯国正当霸主 G、统一趋势加强 D、各诸侯国维护旧制度6.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耕战 D、建立县制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的。某校组织“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以下712题是他们活动中的情景,让我们融入到他们的活动中,一起去感受历史独有的魅力吧:7.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

3、知最早的人类遗址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余姚河姆渡8.晚上他们睡在河姆渡干栏式的建筑中。睡觉的时候,比较浪漫的李刚联想翩翩,他心想:如果能到半坡,肯定可以见到 A. B. C. D.9.张同学提出:“我们是炎黄子孙应该去拜谒黄帝陵!”大家来到西安黄帝陵,看到拜谒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虔诚的长跪、叩首!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历史期中模拟题 第 2 页 共 8 页 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10.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百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

4、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 B.青铜器代替石器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奴隶获得了自由11李敏看到右图中国古代某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老师问居住在右图式房屋的原始居民时,她立即脱口而出它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12同学们最后来到了位于岷江流域的都江堰。在对都江堰进行仔细观察和 讲解员的帮助之下,晓明终于明白了:用来灌溉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的水源都要经过 引入支流。A.分水鱼嘴 B.飞沙堰 C.宝瓶口 D.外江1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承认土地私,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

5、位并赏赐土地 建立县制 A B C D14、商鞅变法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的根本作用是A、秦国自变法后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B、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C、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D、加强了秦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5. “武王伐纣”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发生在A、公元10世纪40年代 B、公元11世纪40年代C、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D、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16. 在我国奴隶社会,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是A、青铜石器 B、瓷器 C、青铜礼器 D、青铜兵器17.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城”。其主要原因是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

6、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C、战场立功国家赐予田宅和爵位 D、战略战术应用得当18. 在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面的国家是 A、齐国 B、秦国 C、魏国 D、韩国 19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A 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相互转化B、孟子道德经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C、孔子论语“仁”“为政以德” D、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20、下列事件中,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大泽乡起义 巨鹿之战 楚汉之争 陈胜建立政权 A B C D 二、组合列举 (10分)21、制度不断创新(3分)(1)禹的儿子启凭借家族的势力,继承了禹的位置,建立夏朝,标志着_ 制的产生。(2)西周初期

7、,为了巩固疆土,周王将土地分给宗亲和功臣,建立诸侯国,史称_ 制。(3)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 制 。22、明君与昏君(3分)(1) 建立商朝,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2) 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以酒为池,悬肉为林”。(3)公元前841年, 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23、选择搭配题(把下列人物对应的成语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A、 退避三舍 刘邦 ( )B 、卧薪尝胆 孙膑 ( )C 、约法三章 晋文公 ( )D、围魏救赵 勾践 ( )三、辨析改错:每题2分,共8分2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中正确打“”错误打“”并

8、加以改正。) (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改正: ( )春秋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改正:( )中国是农业大国,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改正:( ) 项羽在牧野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加速了秦的灭亡。 改正四、材料解析25.【历史中的国家】(13分) 材料一:春秋形势图 材料二:战国形势图阅读分析后,请你完成:(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2分)在争霸过程中提出什么口号?2分)(2)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8分)A B C D(3)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

9、 国分裂而来。(1分)26【历史中的文化】(12分)材料一: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学生樊迟向他请教怎样耕田种草,他认为学习那些知识没有出息。(1)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一些名言?(2分)(2)请用一句话简单评价孔子。(2分)图一图二图三历史期中模拟题 第 5 页 共 8 页材料二(3)材料二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哪家学派的观点?(6分)27

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17分)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材料三 :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材料四 : 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有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1分)扫六合时间在哪一年?(1分)“秦王扫六合”对我国历史发

11、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分)(2) 依据材料二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4分) 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体制的名称。(2分)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1分)(4)依据材料四,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外,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是什么?(不得照搬材料原文)(2分) 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期中检测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请将正确答案选项填入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BACCABACCCACDCCBCC 二、组合

12、列举 (10分)21、制度不断创新(3分)(1)世袭 (2)分封 (3)郡县22、22、明君与昏君(3分)(1) 汤 (2)纣 (3)周厉王23、选择搭配题(把下列人物对应的成语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C) (D) (A) (B) 三、辨析改错:每题2分,共8分2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中正确打“”错误打“”并加以改正。)(1) (2) 把“春秋“改为“战国”(3) (4 ) 把“牧野之战”改为“巨鹿之战” 四、材料解析25、【历史中的国家】(13分)(1)齐桓公(2分) “尊王攘夷”或者“尊天子,攘四夷”(2分) (2)A秦国(2分)B楚国(2分)C齐国(2分)D燕国(8分)(3)晋国(1分) 26【历史中的文化】(12分) (1)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