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某小学“两基”工作汇报材料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344705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某小学“两基”工作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编》某小学“两基”工作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编》某小学“两基”工作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编》某小学“两基”工作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编》某小学“两基”工作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某小学“两基”工作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某小学“两基”工作汇报材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喀什乡中心小学“两基”工作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大家好!今天“两基”评估验收工作团来我校,对我校的“两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我谨代表我校支委会、校委会及全体教职员工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坚持民主办学。以德治教的基本策略,强化科学管理、民主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战略部署、切实做好“两基”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多方争取和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达到了校环境幽雅、“五化”合理、布局规整。如今我校初步形成

2、了教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现将我校“两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学校基本情况:喀什乡中心小学始建于1976年月,其前身是喀什乡维文中学。2006年月根据县委、县教育局布局调整的文件精神和集中办学的要求。将就近的三所小学整合成为现在的喀什乡中心小学。喀什乡中心小学是一所民汉合校,服务于吐地圩孜、喀拉巴克、石桥三个行政村,总人口为8802人。其中农业人口8274人,非农业人口528人。教职工70名,学生1178名,教学班39个,教学点个。学校占地面积6127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3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56.27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3.8平方米。学校建有图书阅览室、实验仪器

3、室、美术室、音乐教室、劳动器材室、卫生室、微机教室(30台)、体育器材室等8个专用教室和1个多媒体教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好地发挥了作用。校园环境优美,办公区、教学区、活动区布局合理,班班有合格教室。 (二)普及程度:三年中,适龄儿童总数分别为866人、802人、775人。在校学生数分别为866人、802人、7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各占99.88%、100、100。辍学率分别为0.08%、0、0。三年中,15周岁人口总数为151人、204人、163人。初等教育完成人数为149人,202人,163人。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8.67%、98.67%、100。(三)师资水平:20082

4、009学年,全校教职工总数65人、学历合格率为100%、专任教师50人,学历合格率为100%。任职条件达标率为98%,新任教师15名,学历合格率为100%。校长岗位培训率为100%。教师配备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分布与结构合理,思品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学科都有专任教师。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28人,占56,具有中专学历22人,占44,小学高级教师8人,占16%。小学一级教师38人,占76%,小学二级教师4人,占8%。建立健全了教师终身教育制度,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大力推行“校本研训”制度,注重分层次培养教师,推进“名师工程”建设。教师普通话培训合格率100

5、%,民语教师的HSK培训率为100%。继续教育年度计划完成率为100%。教师的各项待遇落实,都办理了教师医疗等相关的社会保险和劳动保障制度。(四)办学条件:学校建筑面积4303m2 生均3.8平方米,图书10710册。生均10册,基本达到了配备标准。实验仪器、体育器材、音美器材,基本达标。体育器材室、仪器室、图书阅览室齐全。办公用房、生活用房、活动场地达到国家要求标准。(五)教育经费:1、财政拨款:三年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分别为66.13万元、76.95万元、133.34万元。增长率为: 0.8%,16.36%,73.28%。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8.16万元、17.78万元、14.68万元。年生均教

6、育事业费为1005.91元、1052.06元、1335.38元。比上年增长:4.3%,4.59%,26.93%。转移支付2004年为10717元,2006年为59785元。2、两免一补情况:三年拨付给我校的两免一补款项分别为:23103元、48432.54元、109767.45元。这部分款项极大的解决了我校贫困学生入学难的问题,保证了入学率.3、2005年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给我校配备了模式三项目(投入资金17万元),提升了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4、 财政投入及帮扶情况(1)2006年9月,我校争取国家寄宿制工程项目八十多万,建成三栋教室。(2)县农办为我校解决了一套篮球架;计5500

7、元。(3)财政配套资金土建部分资金合计102624.3元。器材配备资金39508.25元。(4)乡政府帮扶资金为20000元,用于园林建设。(5)村队站所帮扶帮扶40000元。用于修建篮球场。(6)我校自筹资金67000元用于校园建设。(六)管理与质量:三年来、我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自治区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坚持依法制校,建全各项制度。后勤部门能认真主动为教育教学服务。财务管理符合要求,账目清楚公开。校园规范,布局合理。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热爱尊重学生,无体罚学生现象。我校历来重视体育、卫生方面的工作。学校领导树立了

8、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每年召开全校运动会。坚持两课,两操。(七)扫盲工作:我校服务的三个行政村现状年人口数(1550周岁)5330人、非文盲人数为5320人,非文盲率达99.81%,公有3748人次参加了农牧民文化技术培训。二、 实施“两基”工作的主要措施及方法:(一)加强领导,明确思路、提高认识。多年来,我校始终把“两基”攻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两基”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负责“两基”工作,每年年初、年末均定期召开“两基”工作会议,做到工作年初有计划、有安排,年末有检查、有总结。将“两基”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明确“两基”工作的历史意义和具体操作程序,使“

9、两基”工作成为全校性活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开展教研教改,推进课堂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校始终坚持“以改革求发展,向质量要办学效益”的学校管理理念,开展校本教研,出台校本教研制度,使教研教改工作制度化,走科研兴校的办学道路。 我校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还不定期开展观摩课、示范课、案例分析、说课、经验交流、理论学习等教研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论文评选,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督导,提高管理水平。学校严格遵循教学常规,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切实搞好学科教学研究,把提高学生素质的工作重点落实到课堂教

10、学主渠道上来,加强课堂教学考评考核。每月由教导处对全体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素质测查、学生辅导、教学研究等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平时进行随机抽查,督促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增强教师进行课堂改革的自觉性。我校率先启动以全校性的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考核为突破口的教育过程管理工作,并形成了我校“超、实、严、跟、帮、挂”的课堂达标考核工作“六字经”,即:意识超前、准备超前、启动超前、基础坚实,措施落实,培训学习扎实;严格考评、严格管理、严格奖励;实行跟踪听课制度;开展“一帮一”帮教活动和课堂达标考核与晋职、评优、评模、优化组合、期末量化考核等工作挂钩。达标课考核的开展,大大

11、提高了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切实加强教学实践,开展教学探究。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经验,优化教学过程,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改进教学手段,拓展学生学习途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4、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坚持民主办学、依法管理、以德治教的基本策略,强化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使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 我校自建校以来便开始实施教职工量化管理,将学校各部门及教师的各种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学校以量化管理为中心,逐步制定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12、,学校各种制度的运作皆经过学校行政酝酿起草,教代会讨论通过,全体教师监督学校相关部门实施几个阶段。由于学校制度健全,执行严格,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依,工作有序,公开透明,教师明白,领导清白。比如每年的职称评审,评优评模,奖惩兑现,教师根据制度量化便可得出公正的结果,大大提高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现在,我校初步形成教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逐步推动学校管理由政策导向、制度保障逐渐向动力推进、多元发展转变,增强学校的活力。 (三)认真做好控掇工作,落实“两基”任务。 我校把控制辍学工作作为学校实施全面育人目标的重要措施。实行一年级入学通知书制度,

13、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含残疾少年儿童)按时入学。学校积极配合乡政府等有关部门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入学困难问题,组织师生开展帮扶活动。几年来,通过上级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力量的紧密配合,我校学生辍学率为0%,学校服务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以教师继续教育为突破口,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领导班子始终意识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关键是教师,始终把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职业技能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因而我校除了组织全体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外

14、,还采取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教学业务培训,在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学校要求全体参训教师利用课余自修,每学期及假期皆安排了学习任务,并于学期末和新学期开学初将学习记录交领导小组检查。学校还制定了专用的继续教育资料检查登记卡,由领导小组对参训教师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近三年来,每学期皆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新分配到我校任教的教师进行教学业务指导,并要求新任教师每学期深入课堂听课,必须参加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的各次教学研讨活动。学校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课程计划、教材分析等培训,使他们能尽快成熟而独立完成教学任务。每学期皆抓住

15、时机送教师参加各项各类培训,了解新的教育改革动态,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引进来,再组织二级培训,给学校教育教学补充新的血液,近两年来,选派教师参加普通话、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新教材教学研讨等学习30人次,为校内的培训培养了教学、辅导骨干。我校的继续教育工作,始终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学校从工作开始启动便拟定了较详尽的工作方案和管理制度,成立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培训小组、考核小组等组织机构,各个小组以方案和各组的计划为依据进行了有序、有效的工作。所有参训的教师遵照学校继续教育方案拟定自己各年度的学习计划和达标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业余自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

16、师继续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两基目标作好了有力保障。 2、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一支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我校适时地推出了“名师”培养工程,即用3至5年时间培养出一批在本校是教育教学骨干,在全乡是学科带头人的业务能手,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校通过实施“名师”工程,使年轻教师培养一年能适应实际工作,三年成为骨干,五年成为“名师”,(即:有较强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业务素质,在全校乃至全乡的某一学科中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学校通过实施“名师”工程,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顺利完成师资的新老更替,并以“名师”为龙头,推进全校的教研教改,使全体教师不但实现从思想上向素质教育转轨,而且实现在能力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