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3185222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pdf(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它由哪三个重要部分组成 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不同的角度 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 继承者 的认识成果讲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而由其后各个时代 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 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 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 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 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 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

2、 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它是一个完整 的整体 从狭义上说 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 上说 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也包括继承者 对它的发展 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 克思主义 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主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结论 2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其表现在哪里 1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 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3、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 第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其次 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第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是马 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 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 这种

4、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 这种品质是 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第四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 产主义社会 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涵是什么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两方面 意识和物质 精神和自然界 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 即 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 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 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哲学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 别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 主张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 心

5、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 主张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 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根据对上 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 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 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4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在哪里 根据世界究竟是怎样存在的问题 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 是发展的还是静 止的问题 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 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 静止 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5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大意义是什么 1 列宁的物质概念作

6、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 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反映 2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的重大意义 即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第一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 了界限 第二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主张客观实在性 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 四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6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如何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 静止

7、是相对的 静 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 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 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 稳定性 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7 承认相对静止有何重要意义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 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事物没有相对静止 就根本不可能存在 也不可能有 发展 第二 它也是人们认识事物 确定事物性质的必要条件 只有相对静止 万事万物才能区别开 来 没有相对静止 事物就

8、不可言状 不可定性了 第三 它还是测量和计算事物运动的必要尺度 绝对运动存在于相对静止之中 并通过相对静止 表现出来 要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 只有通过相对静止来测量和把握 8 为什么说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 第一 世界先有物质 然后才有意识 第二 意识是具有高度发展和组织的物质 人脑的机能 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第三 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这些论证都说明了 物质是世界的 本原 它可以不依赖精神而独立存在 所以是第一性的 意识来源于物质 它必须依赖物质而存 在 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 因此精神是第二性的 9 实践有哪些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1 基本特征

9、 物质性 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 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3 第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推动社会运动的 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实践既是人的自 觉能动性的表现 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 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10 怎样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根本上回答了事 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

10、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 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 1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各有什么作用 1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发展是 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2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竞长争高 此消彼长 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

11、衡 为对立面的转化 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矛盾双方的斗争 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怎样 1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旧的矛 盾解决了 新的矛盾又产生 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 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 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 地位和作用 2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

12、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 相对的 联系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没有离开个性的共 性 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3 什么是度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怎样 1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即事物的限度 幅度和范围 度的两端叫关节 点或临界点 超出度的范围 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2 第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 没有量变 的积累 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 在总的量变过程 中

13、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另一方面 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 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的 量变引起质变 在新质的基础上 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交替循环 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 飞跃性的统一 14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表现在哪里 辩证的否定观基本内容 第一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 二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的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只有经过 否定 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 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

14、来 第四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扬弃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 判又继承 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形而上学否定观否认事物内在的矛盾 把 否定看作是外部力量对事物发展过程的破坏和打断 否定的结果是毁灭和死亡 它把否定与肯定 绝对对立起来 要么全盘肯定 要么全盘否定 辩证否定观是符合事物自身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观点 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是一种错误的 观点 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经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使我们在处理 任何问题时都能做到 既不全盘肯定一切 也不要全盘否定一切 15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对我们认识社会发展和人生成长有何启示 前进性体现在 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

15、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 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 不存在不被 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 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 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 展开辟道路 这表明事物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也就是说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而发展的道路是 迂回曲折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在前进中 有曲折 在曲折中向前进 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16 什么是规律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有何联系与区别 1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2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6、客 观性 人不能任意改变 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 但是 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 于客观世界 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 并能有目的地引发 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实物 能量和 信息过程 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 社会规律则 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 关系 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 的形式反复出现 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 在不同的社会 国家 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 的表现形式 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 17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第一 意识是能动的 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 意识还具有指导 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8 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哪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