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020792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20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江苏省2020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20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0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B. ATP、DNA、RNA等化合物中都含有核糖C. 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能产生水D. 在细胞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逐渐上升【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意在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和相关细胞器功能的相关知识,以考查学生通过比较、总结牢固理解和识记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详解】A、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占干重比例最大的元素是C元素,A错误;B、RNA、ATP中都含有核糖,

2、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B错误;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有水的产生,也有水的消耗,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生成肽链,所以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能产生水,C正确;D、细胞衰老和凋亡过程中,细胞代谢速率逐渐减弱,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逐渐下降,D错误;故选C。【点睛】涉及细胞中元素组成要注意是鲜重还是干重;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是与细胞的生命活动相适应的,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去理解。2.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的多聚体在胞内合成、分泌到胞外发挥作用B. 多聚体不一定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 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3、D. 多聚体最终水解产物一定是单体【答案】A【解析】【详解】A、抗体属于多聚体,在胞内合成、分泌到胞外发挥作用,A正确;B、多聚体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错误;C、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多糖的单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错误;D、多聚体最终水解的产物不一定是单体,如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不是核苷酸,而是磷酸、碱基和五碳糖,D错误。故选A。【点睛】生物大分子大多数是由简单的组成结构聚合而成的。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生物大分子的特点在于其表现出的各种生物活性和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但是并不绝对,比如:某些多肽和某些脂类物

4、质的分子量并未达到惊人的地步,但其在生命过程中同样表现出了重要的生理活性。与一般的生物大分子并无二致。3.下列概念不能用如图模型表示的是A. 表示糖类,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B. 表示真核细胞,分别表示动物、植物、真菌C. 表示固醇,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D. 表示跨膜运输,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各种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相关概念能力,属于基本知识和理解的考查。【详解】A、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A正确;B、动物、植物、真菌都是真核生物,组成生物体的细胞都是真核细胞,B正确;C、脂质包含固醇、磷脂、性激素,故C

5、错误;D、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C。【点睛】本概念图表示的是生物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的概念包括了,之间是并列关系,据此解答。4.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能产生HB. 线粒体能为大肠杆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提供ATPC. 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答案】A【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H,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项正确;大肠杆菌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原核细胞

6、没有线粒体, B项错误; 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人细胞质,其过程没有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C项错误;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中心体,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细胞呼吸与有丝分裂过程的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横向辐射,进行归纳。例如本题,可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中心,横向辐射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结构、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

7、过程等知识,并尽可能与遗传信息的表达建立联系。5.下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4的曲线。 影响A、B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离子浓度、载体数量B. 离子浓度、呼吸作用强度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 载体数量、呼吸作用强度【答案】D【解析】【分析】番茄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因此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会主动运输,凡是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也会影响主动运输。【详解】分析题图曲线可知,A、B两点的氧气浓度相同,有氧呼吸的强度相同,即供应的能量相同,因此影响A、B两点吸收离子量不

8、同的原因是载体的数量不同;B、C两点是番茄吸收Ca2+数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C点氧气浓度高,细胞呼吸作用加强,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运输Ca2+数量多,即影响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呼吸作用强度,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B. 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C. 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D. 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染色体、叶绿体 、线粒体等物质或结构都需要染色【答案】C【解析】【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1

9、)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详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要先将酶与底物溶液分别处于相应温度一段时间后,再混合于不同温度下保温,因为一旦酶与底物接触就会进行反应,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也可用低温诱导法,B错误;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

10、释放部位,C正确;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染色体、线粒体等物质或结构都需要染色,叶绿体本身就是绿色,不需要染色,D错误。故选C。7.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 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参与合成DNAC. 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有氧呼吸D. 若研制药物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不宜选为作用位点【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相关知识,结合新

11、的信息考查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及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A、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为蛋白质, 图中A代表载体蛋白,A正确;B、DNA中有脱氧核糖,属于五碳糖,所以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形成的五碳糖可能参与合成DNA,B正确;C、“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据图可知,更多的葡萄糖在有氧条件转化成乳酸,显然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可以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D、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共有的途径是,所以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过程不宜选为作用位点,D正确;故选C。【点睛】提取关键信息“癌细胞和正常分

12、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及图示丙酮酸转换成乳酸是C项解答关键;通过比较观察发现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共有的途径是,是D项解答的关键。8.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肺炎双球菌、酵母菌等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核DNA遗传物质改变C. 细胞之间信息交流时细胞膜上的受体是非必需结构D. 洋葱根尖细胞有16条染色体,则分生区细胞分裂时可形成8个四分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是DNA,故A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

13、因选择性表达,且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故B错误。细胞之间信息交流时大多数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但不是必须的,如胞间连丝,故C正确。洋葱根尖细胞有16条染色体,只能进行有丝分裂,而四分体是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名师点睛】特别提醒: (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一定都是纤维素和果胶。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3)不属于真核生物的不一定就是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

14、非原核生物也非真核生物。(4)带“菌”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原核生物)。乳酸菌、大肠杆菌、硝化细菌等细菌和放线菌都是原核生物,但酵母菌和霉菌属于真核生物。(5)带“藻”的不一定都是蓝藻(原核生物)。除蓝藻这一类(颤藻、蓝球藻、念珠藻等)外,其余的带“藻”的如绿藻、红藻、褐藻、团藻、衣藻等都是真核生物。9.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B. 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 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D. 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的增长而减小【答案】D【解析】【分析】本

15、题考查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等生命现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联系的能力。【详解】A、群落中能量单向流动、不能循环,A错误;B、细胞分化表现为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从而提高了个体生理功能的效率,而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加,B错误;C、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使膜内外物质维持浓度差,C错误;D、种群数量越多,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偶然性越小,所以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的增长而减小,D正确;故选D。【点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等知识,在学习中注意比较其相同点和区别,以加强理解和记忆是准确解答的基础。10.下列有关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的细胞分辨B. 染色体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染色体C.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两两随机配对形成四分体D.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染色体在细胞中的分布、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