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疆班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2650878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疆班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疆班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疆班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疆班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疆班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疆班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疆班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疆班,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A. 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B. 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C. 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D. 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周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以及对异姓诸侯王通过联姻的方式加以笼络,体现了其利用血缘关系巩固统治的特征,C符合题意;西周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AB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

2、通过姻亲关系笼络异姓诸侯,而不是打击,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西周政治的特点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的理解和掌握,依据材料归纳出西周政治的特点。2.“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段话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认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

3、一之新局,其所努力, 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可知材料整体上肯定了秦始皇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策措施,但并没有全面肯定其专制主义统治,作者主要是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的角度评价秦始皇的措施。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庄符潜夫论考绩:“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才,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方正,以谀谄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名实不相副,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恃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听所以数乱荒也。”材料反映出A. 察举制弊端日益暴露B. 孝廉的标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C. 九品中正制难以持续D. 分科取士难以选拔

4、高素质人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察举制的认识与理解。根据题干材料“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等信息,可知察举制改变了以孝、廉为选官的标准,贪得无厌、富贵者等趁机趋炎附势,导致了察举制失去举荐的公平性,A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孝廉的标准问题,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察举制选官制度,而不是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提及的是科举制,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的变化 察举制【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认识与理解,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1)把握到三大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2)九品中正制是

5、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选官制度,是从察举制里面衍生出来的,比较注重门第、血缘,是世官制的“回潮”,是一种倒退;(3)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变迁,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是朝着公平与公正方向前进的,中间有一定曲折和反复。4.“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庞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A. 君主权力被削弱B. 用人机制较完善C. 宦官专权已出现D. 行政规则受干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斜封官是唐朝对由非正式程序任命的官员的一种蔑视性

6、的称呼,这种官职的任命状是斜封的,要从侧门交付中书省办理。这是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冲击,与君主权力被削弱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斜封官不符合正式程序,反映出用人机制不完善,故B项错误;“权庞用事”不能等同于宦官专权,故C项错误;斜封官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冲击,反映出行政规则受干扰,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名师点睛】此题是材料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信息。材料信息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唐制,任免官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欲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体现官吏的任免必须经过三省六部的程序;而“中宗时,权庞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

7、,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可以看出斜封官已经干扰了三省六部的程序。当然除了从材料分析出答案以外,若能扎实地掌握相关史实否定掉其它干扰项也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5.明朝某一时期,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 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 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 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 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答案】D【解析】【详解】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下,没有任何机构的权力能够高于皇权,故排除A项;明代内阁始终不是正式机构,没有决策权力,故排除B项;题意内容无法体

8、现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故排除C项;根据题意可知,明代内阁可以拒绝皇帝的某些“旨意”,体现了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的制约,故选D项。6.清代军机大臣每日清晨五、六时之际便要晋见皇帝,依次长跪,陈述和商讨军国大事,对呈文进行复核、审定,撰拟谕旨下达。谕旨分两类:一类是明发“上谕”或“明谕”,交内阁抄发给有关衙门和官员办理;一类是或“密谕”,不经过内阁,直送某省某官开拆。由此推断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A. 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B. “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C. 确保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D. 增强保密性并提高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军机处最大特点决策封闭,材料中说明军机处“陈述和商讨军国大事,对呈文

9、进行复核、审定,撰拟谕旨下达”避开了多人参与政治,有力得加强了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军机处处理军务是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目的,故A项错误;军机处的权力来源于皇帝,显然不是“敲打”,故B项错误;D属于军机处的特点,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点睛:军机处的特点:简、勤、密、速简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勤;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或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六百里,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加快了办事速度。最后就

10、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交臣僚,为密。7.“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拒不承认劣势和衰退”、“继续沉睡了二十年”等信息体现了中国国门初被打开,清朝统治者仍然没能认清形势,符合材料所述的是鸦片战争,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开始,不符合“继续沉睡”的意思,故B项错误;甲

11、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不符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开始“新政”,不符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8.“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为此西方列强发动的战争是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据“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

12、重镇开始的关系” 可以判断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大门被打开,开放了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等5个通商口岸;“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要在朝廷宫中”反映了列强要求开放中国北方的通商口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为达到这些目的,列强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B。考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点评:1840年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战争原因时间结果影响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拓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场地;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1839年6月,虎门硝烟(借口)1840-1842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英

13、法等国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1860中与英法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对外侵略的“大陆政策”;西方列强的纵容态度;清政府妥协退让的态度;1894年,朝鲜的农民起义(直接)1894-1895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为进一步瓜分中国;镇压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1900-1901中与德奥美法英意日俄辛丑条约(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对中国社会

14、产生的影响最准确的表述是,中国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C. 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D.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D【解析】材料“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的内容,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故B错误;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故C错误。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清光绪帝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

15、,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影响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0.美国作家斯诺曾这样记述中共抗日根据地:“许多内战时期远飏(逃窜)的地主,现在重新回家,他们可以像农民一样领受新地;这些人照样有平等的选举权,并有权参加政府的工作。商人和小资本家也一样可以参加政治生活。”这表明当时中共A. 坚持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B. 执行国民政府的行政命令C. 抛弃阶级斗争的基本立场D. 保障政治权利的绝对平等【答案】A【解析】根据“记述中共抗日根据地”“这些人照样有平等的选举权,并有权参加政府的工作。商人和小资本家也一样可以参加政治生活”,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期间,敌后抗日根据地,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实行三三制原则,有利于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A正确;国共第二次合作实行党外合作,B表述错误;CD表述太绝对,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记述中共抗日根据地”“这些人照样有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