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经开实验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原理(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599542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经开实验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原理(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经开实验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原理(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经开实验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原理(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经开实验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原理(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经开实验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原理(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经开实验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原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经开实验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原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经开实验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原理(1)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u 64 第卷(共47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选项中能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 B. C. D. 2.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 H2(g)+ O2(g) ;H= +242kJmol1B2H2(g)+ O2(g)

2、 2H2O(l) ;H= 484kJmol1CH2(g)+ O2(g) H2O(g) ;H= +242kJmol1D2H2(g)+ O2(g) 2H2O(g) ;H= +484kJmol1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 )A0.50molL B0.60molL C0.45molL D0.55molL4.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

3、大C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5.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学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B. 反应体系的压强C.正、逆反应的速率D. 反应物的转化率6.碳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A碳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值增大B碳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C碳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7.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是强电解质的是()A氯化氢易溶于水

4、B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C氯化氢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D氯化氢易挥发8可以将反应Zn+Br2 = 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Br2 + 2e = 2Br- 2Br- - 2e = Br2 Zn 2e = Zn2+ Zn2+ + 2e = Zn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 A和 B和 C和 D和9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盐酸过量 氨水过量 恰好完全反应 c (NH4+) = c(Cl) c (NH4+) c(Cl) 正确的是 ( )ABCD10.为了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ANaOH BM

5、gO C氨水D铁粉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O2 2CO2(g)+H2O(l);H-1300kJ/mol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 B.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 C.有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D.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12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有关的是( ) A光亮的自行车钢圈不易生锈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为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

6、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长期放置后表面变暗电解13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KI + 3H2O KIO3 + 3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 B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 6e + 3H2O = IO3 + 6H+ C溶液调节至强酸性,对生产有利D电解前后溶液的pH几乎不变14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为 ( )Ac (CH3C

7、OO-)c (Na+) Bc (OH-)c (H+)Cc (CH3COOH)c (CH3COO-) Dc (CH3COOH)+c (CH3COO-)=0.01mol/L15把Ca(OH)2固体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Ca(OH)2(s)Ca2+(aq)+2OH-(aq)当向悬浊液中加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B溶液中c(Ca2+)增大 C溶液pH值不变 D溶液pH值增大三、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一至五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少选该题都不得分。)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N

8、aAlO2溶液中,HCO3不可能大量存在B. 在0.1molL-1的氢溴酸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液的c(H+)减小C. 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2molL-1的溶液中,Al3+不可能大量存在D. 室温下pH6的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H3H2O分子E向Ca(ClO)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 + 2ClO- + H2O + SO2 CaSO3+ 2HClO17.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3OH + 3O2 + 4OH

9、 2CO32 + 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活性不同的金属B充电时有CH3OH生成的电极为阳极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 8OH CO32 + 6H2OE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12mol电子18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mol H2 ,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NH3 气体平衡浓度改变的是( ) A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 mol NH3(g)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NH3(

10、g) C保持温度和容器压强不变,充入1 mol N2(g)D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Ar(g) E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H2(g)第卷(共53分)四、填空题(共22分)19(4分)已知:C(s)+O2(g)= CO2(g) H= 393.5kJ/molCO(g)+1/2O2(g)= CO2(g) H= 283kJ/mol则1 mol C(s)与O2(g)反应生成CO(g)放出的热量为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0.(8分)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 PCl5(气)PCl3(气)+Cl2(气); H 0 K=1 CO(气)+Cl2(气)COCl2(气);H 0

11、 K=5104 COCl2(气)CO(气)+ Cl2(气);H 0 (1) 根据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平衡时,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 (a) c(PCl5) = c(PCl3) = c(Cl2) =1 (b) c(PCl5)= c(PCl3)c(Cl2)=1 (c) c(PCl5)= c(PCl3)c(Cl2) 反应和反应的K值表达式 (填“相同”或“不同”) (2) 降低Cl2浓度,反应的K值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3) 要使反应和反应的K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 (a)反应、反应同时升高温度 (b)反应、反应同时降低温度 (c)反应降低温度, 反应维持21021(10分)在

12、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请回答下列问题:(1)B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电解后溶液的pH为 ;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 ,其质量为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五、简答题(共20分)22(6分)现有学生做如下实验:将盛有滴加酚酞的0.1 mol/L NaHCO3 溶液的试管微热时,观察到该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若冷却至室温时又变回原来的浅红色,发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结合反应方程式说明)23(14分)甲、乙两同学拟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他们的方案分别是:甲: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 mol/L的溶液100 mL;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乙: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 mL;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 mL,加水稀释为100 mL;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1)在两个方案的第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 。(2)甲方案中,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