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598548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6月考试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马关县一中2020学年下学期6月份考试高二 化学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Y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5B. 稳定性: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C. 第一电离能:YZD. 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为H、Li或Na;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则Y有3个

2、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Y为硫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三倍,则Z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Z为氧元素。AY为硫元素,Y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4,故A错误;BY为硫元素,Z为氧元素,非金属性OS,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氢化物稳定性ZY,故B错误;CY为硫元素,Z为氧元素,第一电离能:YZ,故C正确;DX为H、Li或Na,Y为硫元素,H、Li或Na与硫元素可以形成硫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硫化钠和硫化锂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配位化合物中必定存在配位键,可能存在极性键B. 配位化合物中只有配位键C.

3、Cu(H2O)62+中C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D. 配位化合物在半导体等尖端技术、医学科学、催化反应和材料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答案】B【解析】【详解】A配位化合物一般指由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价电子层的部分d轨道和s、p轨道是空轨道)与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如CO、NH3、H2O)或离子(如Cl-、CN-等)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所以配合物中一定含有配位键,可能存在极性键,故A正确;B配位化合物中不仅含有配位键,可能含有共价键、离子键,如Cu(H2O)4SO4,故B错误;C配离子中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配体提供孤电子对,所以Cu(H2O)62+中的C

4、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两者结合形成配位键,故C正确;D配合物的应用:生命体中,许多酶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有关;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进行溶解、沉淀或萃取等操作来达到分离提纯、分析检测等目的,故D正确;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配合物的结构及用途,注意形成配合物的条件:有提供空轨道的中心原子,有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3. 氢是重要而洁净的能源。要利用氢气作为能源,必须解决好安全有效地储存氢气的问题。化学家研究出利用合金储存氢气的方法,其中镧(La)镍(Ni)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这种合金的晶体结构已经测定,其基本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则该合

5、金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 LaNi5B. LaNiC. La14Ni24D. La7Ni12【答案】A【解析】根据题给物质的结构单元图知,该合金的基本结构单元中镧原子的数目为(12+2=3,而镍原子的数目为12+6+6=15,所以镧与镍的原子个数比为315=15。4.将1 000 mL 0.1 molL1BaCl2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放出akJ热量;将1 000 mL 0.5 molL1HCl溶液与足量CH3COONa溶液充分反应放出bkJ热量(不考虑醋酸钠水解);将500 mL 1 molL1H2SO4溶液与足量(CH3COO)2Ba(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A.

6、(5a2b) kJB. (2b5a) kJC. (10a+4b) kJD. (5a+2b) kJ【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L 0.1molL-1Ba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将1L 0.1molL-1BaCl2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Ba2+(aq)+SO42-(aq)=BaSO4(s),放出akJ热量,生成0.1molBaSO4,则生成0.5molBaSO4,放出5akJ热量;1L 0.5molL-1 HCl溶液的物质的量为0.5mol,将1L 0.5molL-1 HCl溶液与足量CH3COONa溶液反应,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H+(aq)+CH3COO-(aq)=C

7、H3COOH(l),放出b kJ热量,生成0.5molCH3COOH,则生成1molCH3COOH,放出2bkJ热量;所以0.5L 1molL-1H2S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将0.5L 1molL-1H2SO4溶液与足量(CH3COO)2Ba溶液反应,生成0.5molBaSO4,1molCH3COOH,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有Ba2+(aq)+SO42-(aq)=BaSO4(s),H+(aq)+CH3COO-(aq)=CH3COOH(l),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a+2b)kJ,故选D。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的计算。5.能用焓判据判断下列过程方向的是()A. 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变

8、干B. 硝酸铵溶于水C. 100时的水蒸气凝结成水D. 25、101 kPa时2N2O5(g)=4NO2(g)+O2(g)H=+56.7 kJmol-1能自发进行【答案】C【解析】【分析】变化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详解】A.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变干,该过程是一个吸收热量,熵值增加的过程,不能够用焓判据解释,故A错误;B.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是熵增大的过程,与焓判据无关,不能用焓判据解释,故B错误;C.100时水蒸气凝结成水,该过程熵值减小,放出热量,能够自发进行,可以用焓判据解释,故C正确;D.25、101kPa时2N2O5(g)=4NO2(g)

9、+O2(g)H=+56.76kJ/mol,该反应为吸收热量,熵值增加的反应,不能用焓判据解释,故D错误;故选C。6.25 时纯水的电离度为a1,pH=2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为a2,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的电离度为a3。若将上述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水的电离度为a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2=a3a4a1B. a3=a2a1a4C. a2a3a1a4D. a1a2a3a4【答案】A【解析】【分析】水为极弱的电解质,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若溶液中H浓度和OH浓度相等,对水的抑制程度相同,H浓度或OH浓度越大,对水的抑制程度越大。【详解】酸、碱抑制水的电离,pH=2的醋

10、酸溶液中H浓度等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OH浓度,则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则有231;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溶液过量,得到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溶液中H浓度减小,较原醋酸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小,所以234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注意酸、碱抑制水的电离,抑制程度与H浓度或OH浓度的大小有关,注意弱酸部分电离,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酸溶液过量是解答关键。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1 图2 图3A. 如图 1 所示,若铜中含有杂质银,可形成原电池,且铜作负极B. 如图

11、 2 所示,当有 0.1 mol 电子转移时,有 0.1 mol Cu2O 生成C.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 Cu2O 的电解池如图 2 所示,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D. 若图 3 所示的装置中发生 Cu+2Fe3+=Cu2+2Fe2+的反应,则 X 极是负极,Y 极的材料可 以是铜【答案】A【解析】【详解】A项、若铜中含有杂质银,铜能硫酸铁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构成原电池,铜做原电池的负极,银故原电池的正极,故A正确;B项、该装置为电解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铜电极为阳极,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05mol Cu2O生成,故B错误;C项、该装置为电解

12、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铜电极为阳极,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故C错误;D项、该装置为原电池,由电子的移动方向可知,X极是原电池的负极,Y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由方程式Cu+2Fe3+=Cu2+2Fe2+可知,Cu为负极,Y极应为活泼性小于铜的金属或者非金属,不可以是铜,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注意明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注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判断是解答关键,8.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上一个常见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代表的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是()A. 氨基和羧基B. 碳碳双键和羧基C. 碳碳双键

13、和羟基D. 氨基和醛基【答案】A【解析】【详解】由球棍模型可知,白球为H原子,绿球为碳原子,红球为氧原子,蓝球为氮原子,分子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为氨基酸,含有的官能团为氨基和羧基,故选A。9.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 乙烷和氯气反应B. 乙烯和氯气反应C. 乙烯和氯化氢反应D. 乙烷和氯化氢反应【答案】C【解析】乙烷和氯气光照取代,副产物多,不易分离。乙烯和氯气加成,产物是1,2二氯乙烷,但和氯化氢加成则得到氯乙烷。乙烷和氯化氢不反应。答案是C。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互为同系物,同系物之间不可能为同分异构体B. 二氧化碳和干冰互为同素

14、异形体C. C2H5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D. 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答案】C【解析】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分别属于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不属于同系物关系,A项错误;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间的关系,而同位素是同种元素不同原子间的关系,B、D项错误;C2H5OH和CH3O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11.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稀的食盐水能杀死H7N9禽流感病毒B. 涤纶、塑料、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C. 用电镀厂的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提高水的利用率D. 外形似海绵、密度小、有磁性的碳与石墨互为

15、同素异形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盐水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杀死病毒,错误,不选A;B、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物,错误,不选B;C、电镀厂的废水含有很多化学物质,不能直接灌溉农田,错误,不选C;D、都是碳的单质,是同素异形体,正确,选D。考点:材料的成分,同素异形体的判断12.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加热能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C. 棉、麻、丝、毛燃烧后都只生成CO2和H2OD. 铝合金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答案】B【解析】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但光导纤维为SiO2,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错;加热能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