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自 评 表(三星晋评)学校代码 20915028 学校名称 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现有星级 二 星 校长姓名 电 话 学校地址 青年东路69号 邮 编 224000 审核部门 (公章)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制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填 写 说 明一、本表是材料评审和现场考察的基本材料,应如实填写无汇总数据或不愿公开数据可不填写,但必须在相关项目空白处注明二、页面规格统一为A4纸,字号、字体一般用5号宋体;电子文本一律用word文件制作三、信息与数据截止日期应为每年的2月底或8月底;如无特殊说明,一般填写近三(学)年(申报数据截止日向前推算)的相关数据四、各类数据统计口径,如无特别说明,均按照申报时所在的学年初普通中学基层统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的统计口径执行五、“附件索引……资料名称”中所列资料条目为必须上传至评估系统的文本内容,“其它”系由学校根据本校情况自行确定是否上传的附件文本。
六、所有表格中涉及到的名称应填写全称,不要简写或缩写;相关栏目填写不下,可自行增加篇幅七、25条“自评结果”分别以A(达标)、B(未完全达标)、C(不达标)标识八、填表时,请注意表格下方的“备注”,按要求填写九、学校须在封面“学校名称”正中加盖公章,并报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十、封面“学校代码”为评估软件系统设定的编码,可登陆江苏教育评估网“评估系统——公共信息栏---注册学校”查询获得目 录 一、学校简况……………………………………(3页) 二、自评报告……………………………………(4页) 三、分项自评………………………………………(12页) (一)办学条件…………………………………(12页) (二)队伍建设……………………………………(29页) (三)管理水平…………………………………(55页) (四)素质教育…………………………………(71页) (五)办学绩效…………………………………(107页) 四、申报当年常态数据…………………………(118页) 五、学校发展规划及专家论证报告………………(126页)本人已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表各栏目填写要求,认真审核了所有填报内容,完全明白信息不实将会给学校带来的不良后果。
现郑重确认:本表所填内容真实无误法人代表(签名):年 月 日校名(全称): 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代码 20915028 )一.学校简况曾用校名盐城景山中学办学时间2000学校地址盐城市青年东路69号邮政编码224400现有星级二 星现有星级评定时间201206校长姓名办公移动电子邮箱学校网址获得地市级以上荣誉数3获得省级以上荣誉数1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180000学校建筑面积(平方米)107705在校生总数1645高中生总数1645教职工总数254专任教师总数254中学一级教师数82中学高级教师数117特级教师数1教授级高级教师数0现有班级数47高中班级数47固定资产总值35000万元教学设备总值556.13万元年度教育经费总收入1356.2万元年度财政拨款数1356.2万元年生均公用经费数1.22万元年教师培训经费数148.9万元学业水平测试一次合格率93.4%近年大专以上录取率100%二.自评报告秉承先进教育理念 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自评报告根据苏教基【2003】54号文件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的文件精神,对照《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指标体系(三星级)评估标准》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决定申报三星级高中。
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请予以评估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前身是盐城景山中学,创办于2006年,2012年东迁到亭湖新区青年东路69号定名为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占地面积18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为72000平米体育场地18000平米;另图书81000册;在校生数1645人校园共有四大功能区:教学区(含大礼堂、教学楼、心理咨询室、科艺楼和实验楼);行政区(含行政楼、图书楼)、运动区(含体育馆、游泳馆、健身中心、体育场);生活区(含食堂、浴室、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国际交流中心)所有的内部设施都能满足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现有254名教师,有省“333”人才1人,省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117人,有市学科带头9人、市教学能手及区学科带头、能手49人2013年、2014年学校又面向省内外重点高中公开选调了优秀骨干教师40多名,同时向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3所师范大学,择优引进以硕士生为主的优秀毕业生,进一步充实教学力量,为高中部的未来进一步培养和储备高层次师资力量多年以来教学质量高位运行,无论是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还是高考我校都取得了令人瞩目办学实绩。
第二部分 创建工作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需求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在做大中做强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并报亭湖区教育局、亭湖区政府同意我校创建“三星”方案创建工作经历了酝酿、启动、实施、攻坚的长期历程区长、局长等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并现场办公,商讨我校创建工作事宜,帮助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学校多次召开创建工作会议,进行专题会办,并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目标责任在创建过程中,坚持科学创建、全员创建、勤俭创建、和谐创建学校充分发挥创建的激励和促进功能,使创建成为凝聚人心、激发教职工办学热情和干劲的过程,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位的过程,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改变学校面貌的过程一、 办学条件1:以办学理念为引导,准确定位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影响着学校的实际办学方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我们的办学理念:“依法治校、特色荣校、文化强校、质量立校”在这一理念下,无论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我们都以这个办学理念为行动指南全校师生以优良校风:“文明、友爱、严谨、求真”;严谨的教风“勤廉、爱生、笃实、创新”;纯朴的学风“乐学、思、谦逊、勤奋”。
为创“三星”共同努力,全校师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品牌意识等,实现以“四个一流”,即:营造一流的教育环境,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培育一流的创新人才,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争创以创新教育为特色的盐城市名校2:以物质条件为保障 促进教学的现代化2012年,学校选址于亭湖新区亭湖大道北新洋大道东侧,先后投入35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的建设包括:行政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科艺楼、艺术馆、体育场馆、学生公寓等其中建筑面积107705平方米,体育设场地占地近18000平米,拥有独立体育运动场馆和运动场,学校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81000余册各类教学设备基本齐全保障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实施,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 3:以文化建设为引领 提升办学品味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撑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本着让学生视线所看到的地方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建设美观大方,又有文化内涵,从各楼、舍的命名到了学校“三风”的建设,从绿化的布局到景点的冠名,都体现出人文气息二、 队伍建设1:以队伍建设为根本,着力促进教师成长精品化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精品化的办学效果。
近年来,我们本着“让教师的发展成为最大的福利”这一“师本”思想,制订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规划和校本研修计划,抓好三个“注重”,努力提高了教师工作的质量和生活的乐趣学校将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年级管理工作组,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分管校长结合到年级,党支部、团总支建立在年级,副主任、团总支书记协助主任工作同时强化备课组在教学教研中的管理职能扁平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使各年级工作、教研组在高效快捷的轨道上运转2:完善考评奖惩机制,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学校注重全面,注重日常考察记载与教职工民主测评,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每一位在岗教师制订并完善了《亭湖高级中学绩效考奖励办法》《亭湖高级中学教育科研奖励细则》《亭湖高级中学考试奖励条例》《亭湖高级中学(景山)名师奖励条例》,《亭湖高级中学命题奖励细则》、《亭湖高级中学高考奖励条例》等对教师的考评,以年级组、教研组、行政部门及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建立起“过程重于结果,素质重于成绩”的有利于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确立了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制度建设:学校始终以《中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严格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先后实行“公约管理制”、“岗位责任制”、“值周班长制”、“十好合格学生认定制”、“星级学生评定制”等自我管理制度。
总之以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来规范师生、引导师生、激励师生、成就师生三、管理水平学校主要以机制建立为保障,科学构建管理网络管理机制的建立,是践行办学理念,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的保证学校创办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机制建立为保障,不断完善制度管理,倡导创造发挥,关注心理情感,激发教职工积极性,努力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网络逐步建立了与星级标准相适应的常规管理机制1:构建党支部、校长室领导下的条、块分明的管理线网络条的管理分为三条线:第一条线为: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第二条线为: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第三条线为:总务处——后勤管理员——职工块的管理分为二块:第一块教学教研:督导室、教务处、教研处第二块教学保障:政教处、总务处、实验中心、对外交流中心确立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互相协作、不相互推诿、不越级汇报、不多头请示、不越级指挥的工作制度 2:规范职能部门管理实行校长办公会议制度、行政例会制度、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增强了条、块工作透明度,增进了部门之间的协调协作能力,使决策真正体现集体智慧,同时在研讨过程中锻炼队伍实行中层干部轮岗、竞聘制度,锤炼了一支精干、务实、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
3:落实新课程实施机制制订了《亭湖高级中学新课程设置和管理方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程开发和更新机制,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有机结合,国家必修、国家选修和校本课程兼顾,学科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活动课程兼顾,形成了开放兼容、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机制四、素质教育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校新课程实施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坚持德育为首,把握素质教育的灵魂 德育能使学生建立富有爱心、责任心的生活,德育能使学生的生活更健康,更安全,抓德育就是抓质量我校从实际出发,采取“以教育基地为依托,以德育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