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留学生汉语双音节词时长习得的实验研究-汉语言文学泰国留学生汉语双音节词时长习得的实验研究 摘 要: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理论和方法,以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双音节词为考察对象,对双音节词间的时长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汉语水平的泰国留学生进行汉语双字组发音时,正常语速状态下的自然发音,字间时长差与发音好坏存在一定关系,整体上存在初级水平>中等水平>高级水平(“>”意为“长于”),并且调域和调值相同时,音节间时长较容易控制,调域和调值差别大时较难控制 关键词 :泰国留学生 汉语双音节词 时长差 语音习得 一、引言 泰语是声调语言,属汉藏语系泰语在语音上和汉语有同有异汉语最小的语言结构单位是音节,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汉语普通话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是:55、35、214、51泰语有五个声调组成:中平(第一声)、低平(第二声)、降调(第三声)、高平(第四声)和升调(第五声)调值分别是:33、21、41、45、14声母由42个辅音字母构成,分中、高、低三组,拼音时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声调规则韵母由37个元音字母构成,其中单元音有9个,各分长短。
陈梅(2010)认为长短元音在泰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能够区分词义 泰国算得上是最早积极推动汉语教学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泰国学生成为继韩国、日本之后人数最多的来华留学群体随着学习人数的增多,我们发现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显著而独特的问题,此情况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蒋嫦娥(1993)、李红印(1995)、蒋印莲(1997)、许艳艳(2009)都有关注他们的文章多是通过听辨或对比语音结构从声母、韵母、声调方面对泰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难点和语音偏误进行解释,但对偏误情况和偏误产生的原因鲜有更深入、更大范围的探讨从语音实验学的角度对泰国留学生的语音习得情况进行的研究的更是少见,目前只有陈彧(2012)等发表的少数几篇文章陈彧文中对单个音节中汉语基础元音的偏误情况作了考察,没有涉及汉语双音节词习得的情况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把汉语双音节词作为整体调查对象的研究还很少且主要关注声调的静态走势,如张虹(2006)、刘佳平(2008)、王功平(2009)我们认为静态的对比分析研究模式过于单一化,语音习得是先字调再词调最后语调的过程,对双字组的动态考察更具有实际的意义总的来讲,我们对泰中二语习得的关注还远远不够,不能适应和满足当前泰国人汉语学习热的现状。
汉语语音的习得包括元音、辅音和声调,而声调又可以分为单字调、多字调和语调对泰国留学生汉语双字组音节间时长差的考察有助于了解泰国留学生汉语多字调习得情况,有助于更加细致准确地分析泰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情况的原因和机理其中,多字组声调的习得难点之一就是字组间时长差的准确把握在实际的语音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少留学生发单字的语音没有问题,但到了双字组音节中却感觉到吃力对字组间时长差的考察无论是对语音研究还是声调教学来讲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实验对象 从河南师范大学来华留学生中选取三名以标准泰语为母语的泰国留学生,二女一男(以下简称为甲女、乙女、丙男),均来自曼谷,汉语水平分别为甲女初级,乙女中级,丙男初级,且除汉语和泰语外不会说其他语言,请其发汉语语音 (二)实验语料 我们设计了一个调查字表,这组字表按照阴平+阴平,阴平+阳平,阴平+上声,阴平+去声,阳平+阴平……这样的组合方式制成,共16种(与轻声的组合除外),每种全选取3个双音节词,一共48个双音节词作为测试的内容按照有规律的排列顺序(正序)依次朗读测试表中的48个双音节拼音这些双音节拼音均由汉语一级元音[a][i][?][u][y][?][?]与辅音声母相组合而成,为排除由于调查对象对该词的记忆错误而对测试造成影响,词组全部使用汉语拼音拼写。
(三)实验设备 录音工具使用的是加装了cooledit2.0录音软件的IBM T520笔记本电脑、Firesolo 610外置声卡、YAMAHA MG206c专业音频调音台、铁三角AT4053b麦克风;实验中发音人采用站姿、口部与麦克风相距20cm发音使用投影仪将发音字表制成一词一片的PowerPoint幻灯片呈现,每两张幻灯片间隔3秒例词原则上只读一次,如在录音过程中调查者或实验对象发觉某词发音有异,则暂停幻灯片放映进行核对并酌情重录实验所得结果转成wav文件存入电脑磁盘以供进一步分析之用切分工具使用的是Gold Wave5.0.8;实验测算和统计作图使用的是带有自编脚本自动进行时长提取的Praat5.0.3录音在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音学与艺术嗓音实验室内进行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 时长差是指双字组或多字组中每两个汉字之间的静默段的时间长度,以第一个字的声波脉冲结束位置为起点,以第二个字的嗓音起始位置为终点实验中我们采用Praat5.0软件提取每组双音节词音节之间相隔的时长差,具体标准如图所示: 图1:甲女所发的汉语词组“lātā”和“qīzǐ” 上图1中为泰国女生所发的两个汉字词组,图中灰色矩形选取部分即为字间时长差。
为便于数值比较,我们把每组所得到的时长差扩大1000倍数据处理在Excel2003中进行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依据上述标准,选取录音中有效发音,经过提取泰国学生汉语双字组字间时长,我们制作了下表 (注:1.由于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些音没有被录上或是出现断裂,为了数据的准确性,这些音没有列入表中,所以表中只有46个双音节词的数据最后两个音节在实验中出现了问题,因此只列在表格中,但不予分析我们实际只分析拼音字表中的44个音节2.在数据表中录入拼音字表时,为了书写方便,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声调在表中分别用1、2、3、4代替 根据字间时长差可以把这三人对该组字表的发音优劣情况分出等级在正常语速状态下的汉语自然发音时,时长差越小,说明发音人对这个音节掌握得越好,时长越长,说明发音人对这个音节掌握程度不高,发音时不能有效控制时长进而影响声调其中时长在0ms~50ms为较好、50ms~100ms为好、100ms~150ms为中等、150ms~200ms为差、大于200ms为较差观察表1,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发音人甲女的汉语水平处于初级水平,时长间隔是0ms的有24个双音节词,而时长间隔特别大在100ms以上的只有“mgū、dǎdī、hǎd、gǔgē、dyī、yd、mn”这几个音。
第二,丙男汉语水平为初级,但其发音的熟练程度明显不及甲女,丙男发音中音节间时长间隔为0ms的双音节词只有17个,而时长间隔在100ms以上的却多达16个可见丙男发音时多有犹豫,掌握情况并不是很熟练 第三,乙女汉语水平为中级,她的发音中音节间时长间隔为0ms的有28个词,而时长间隔特别大在100ms以上的只有“gl、hǎd、pb、ry”这4个词组通过对比可知,其发音相对要熟练得多,掌握情况较好 第四,在这组字表中,甲、乙、丙三人发音的时长差都为0ms的共有16个词,而这些词均为最基本的常见字,属于无障碍双音节语音音节时长差在0ms~50ms间的双音节词共有5个,这几个词也是三人掌握得特别熟练的词;时长差在50ms~100ms间的双音节词共有2个,说明这两个词对于该三人来说属于掌握程度较好的词三人在发音时音节时长差都较大的为词组“hǎd”,其中甲女和丙男二人的时长差甚至达到了400ms以上,这说明三人对这个词的发音掌握得都不好,该词组属于较高难度的陌生词 为了更细致地对比三个人对这组汉字双字字表的掌握程度,我们把表1中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以便使发音优劣情况更为直观、形象 (注:考虑到统计的精确性,表1中最后两个双音节词由于某些原因,时长差没能确定,统计三人的掌握程度时这两个双音节词并没有列入统计范围,所以图表2中统计的只有44个双音节词。
由上面两个图表我们可以知道: 第一,图2中,发音评价为较好的占据了数据中的大多数,这组百分比数据明显高于其他几组,说明该组双音节词对于甲、乙、丙三人来说难度不高,且评价为好的一组的百分比数据也平均高于其他组 第二,甲女发音程度评价比值分别为较好68%,占主体部分,好为18%,中等为9%,差为2%,较差为2%整体上甲女的发音水平还是不错的,好以上的比值为86%,处于中等水平评价为差和差以下的共为4%,鉴于词组难度不大,故总体评价给予中等结论 第三,乙女发音程度评价比值分别为较好82%,占绝对主体部分,好为11%,中等为5%,差为0%,较差为2%整体上乙女的发音水平相当不错,好及以上的比值为93%,评价为差及差以下的比值共为2%,微乎其微,故可以认为,乙女的发音水平很好,总体评价给予高水平 第四,丙男的发音程度评价比值分别为较好48%,不足50%占主体部分,好为16%,中等为16%,差为5%,较差为16%,好及其以上共为64%,评价为差及以下的共为21%,比重较大整体上丙男的发音评价水平较低,结合发音难度不高的情况,可以认为丙男的汉语水平较差 四、讨论与结论 (一)时长和习得的关系 从上文中的论述知道乙女、甲女和丙男的发音评价结论依次为“好、中等和较差”三个等级,对应的音节字间时长顺序为“快、中等、较慢”三个层次。
反映在实验中即是乙女>甲女>丙男(“>”意为“好于”),时长上为乙女<甲女<丙男(“<”意为“短于”)故发音好坏与音节间时长大小存在反比关系 (二)声调和习得的关系 发音人在发音出现问题时往往是成组的,前文中我们提到拼音字表是按照规律组合编排的从表1中可以发现阴平+阴平、阳平+阳平、阳平+上声、上声+上声读得好;去声+阴平、去声+阳平、去声+上声、阴平+去声读得差;阳平+阴平、上声+阴平、上声+阳平读得较差所以声调对双字组的发音存在影响留学生在双音节词的习得中,对声调相同的双字组容易把握,而对声调相差较大的双字组较难掌握调域和调值相同时,音节间时长上容易控制,调域和调值差别大时较难控制 (三)实验思考 对于乙女来说,根据i+1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难度,不必原地踏步,错失进步的机会而对发音人甲女来讲,虽然汉语水平处于初级,但对该组双音节词的掌握程度已经较为熟练,可以稍微增加难度,使其避免止步不前对于丙男来说,该生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需要重点学习巩固已得的知识,不能急于求成在短期的汉语学习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四)本研究的不足 本次对泰国留学生进行的双音节词时长差的调查存在的局限:首先,本次调查的对象数量较少,且调查对象的背景比较单一,调查项也比较单一,因而只能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泰国留学生双音节词掌握的熟练程度。
如果增加调查对象数量,并选取年龄、性别、汉语水平等情况不同的人作为调查对象,一定能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泰国留学生对汉语双音节词的整体掌握情况 (本文得到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维吾尔族学习者与泰国学习者汉语声调习得过程的实验对比研究”[TJW10-2-498]的资助,特致谢忱 参考文献: [1]陈梅.零起点泰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J].柳州师专 学报,2010,(5). [2]蒋嫦娥.浅谈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A].古今中国面面观 [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3]李红印.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J].世界汉语教学, 1995,(2). [4]蒋印莲.泰国人学习汉语普通话语音难点辨析[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