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良好习惯的阳城.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19699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179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幼儿良好习惯的阳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论幼儿良好习惯的阳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论幼儿良好习惯的阳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论幼儿良好习惯的阳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论幼儿良好习惯的阳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幼儿良好习惯的阳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幼儿良好习惯的阳城.doc(1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幼儿良好习惯的阳城1、相关定义1.1、概念界定 所谓”良好行为习惯”就是在品行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 人际交往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遵守交通规则、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偏食不 挑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不早恋、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课堂纪律、学习刻苦认 真等。 所谓”不良行为习惯”就是积久养成的不良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式,在校 内外多次发生违反校规校纪,违反社会公德且在群体中表现较差的学生,如:不遵守纪 律、欠交作业、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破坏公物、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赌博、进营业 性电子游戏厅、营业性网吧、无故旷课甚至离家出走,不讲文明、不讲礼貌、早恋现象 时有发生等

2、。这些过错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 不及时地加以矫正,就会沉积为严重的道德过错,从而酿成不良品德。这种学生虽然在 集体中只占极少数,但他们危害大,如果不及时地给予教育与帮助,他们就有可能走上 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 1.2、相关概念界定 (_)习惯 1.关于习惯的定义,不同的工具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从辞源上考察。在汉语里,习惯最早也写做”习贯”。甲文”习”:从羽从曰, 有日日不间断,振羽以飞的意思。而小篆”习”:从羽,本义作”数飞”解,乃鸟类 屡次振羽学飞之意。在此,”习”就具有努力不断,继续学习的意思。”贯”本作”钱

3、 贝之贯”解,乃古代串钱串贝所用之绳索,故有循序不间断之意?。由此可见,古人对 于习惯现象的知觉是始于观察鸟类的学飞过程,而后逐渐发展为两种基本涵义,包括: (1)习于旧贯,习于故常。汉书四八:贾谊传中记载,孔子曰:”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即指人经过一定时间形成的惯常行为。(2)长时间养成的不易改变的 生活方式。班固所著的后汉书之司马穰苴司马法上天子论中有:”习贯成, 则民礼俗矣”,即指人们在较长时间里养成的共同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汉语中,”习”字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1.鸟类频频试飞;2.学习;3. 复习,温习;4.积,重叠;5. 了解、熟悉;6.习惯,习染;7.亲近,亲信;8.教,训

4、 练”。而”惯”字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1.习惯,习以为常;2.纵容,迁就”。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习惯”的:”1.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 逐渐适应,如习惯成自然等;2.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 向或社会风尚,如好习惯、不良习惯等。” 在美国传统词典中,对”习惯”的定义是:1. 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 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2.思维和性格的某种倾 向;3.种习惯性的态度和行为 。综合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在习惯的定义中包括个体和社会群体两个不同层面。从 个体层面看,习惯是个体通过反复练习,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 为方

5、式;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共同的、相 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这两个层面的习惯既相互联系,又能在一定条件下相 互转化,正如现代教育家梁漱漠所说的,”学习始于幼儿模仿成人,所以习惯之事既 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没有模仿因袭无以成习惯,但社会上一种习惯固创始于个人, 乃风行于群众间。虽云创始,却无不有其所资借的基础,即无不是在因袭中有所更改, 5 掺入新成分者。其所因袭莫忘是先存在社会的。这样,所谓习惯便是从社会到个人, 从个人到社会循环不已的事。”? 2.从心理学角度,各国学者对习惯的定义有不同的阐述。 在心理学的概念体系中,习惯是个性心理倾向的一种表征,是

6、一种比较固定地、 机械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把习惯作为一个心理学的专门术语来考察,国内外 学者对习惯有不同的解读。 在国外,人们比较认同的权威性的习惯定义是美国心理学家阿瑟”S ?雷伯概括出 的关于习惯的解释。雷伯在其所著的心理学词典中将习惯的含义概括为以下四种- (1) 一种习得的动作,如:运动模式,身体反应和知觉的、认知的、情感的习惯;(2) 通过重复而自动化的、固定的活动模式;(3)对药物的癖嗜;(4) 一种特定的动物 物种行为模式,如”狒狒的习性”他特别指出,最后一个意思是指物种特有的、天 生的行为模式,而前面几种都含有习得的行为之意 。在国内,宋书文教授在其主编的心理学名词解释一

7、书中将习惯解释为:”由于 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 ? 黄希庭教授在其主编的心理学一书中则把习惯定义为:”完成某种自动化行为 的需要。” 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进行某种动作的 需要或倾向,即通过学习形成条件反射,在不断巩画中,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自动 化行为方式。”? 台湾心理学者张春兴博士指出习惯有三种解释:1.种习得性反应,如动作、语 言、思想等方面。2.经过长期练习形成的自动化行为。3.习得性的动作,如抽烟、喝酒 等不良习惯? 。教育专家关鸿羽认为:”习惯是大脑中建立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是在有规律的、重 复出现的刺激下,形成的稳固的神经

8、联系,也是在反复练习中养成的行为、语言、思 维等方面的生活方式。” ? 综合以往的研宄,本文中所探讨的习惯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后天性:习惯不 是靠先天遗传得到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经过反复训练习得的,是条件反射经过长 期积累、反复强化形成的。(2)自动性:在类似的情境中,只要接触到相同的刺激, 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相同的反映,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见到客人要问好等。(3)较稳 6 定性:某种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会较为稳定,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仍可改变。 (二)良好行为习惯 国内的一项研究指出:行为习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与经历和教育程度相 对应的固定行为,具有很强的潜意识,是人们自动表现

9、出来的全部行为方式的总和, 具有以下特点:(1)自动性,即自动化的反应倾向、活动模式或行为方式;(2)后 天性,即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与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联系;(3)情绪 性,即是自动化的动作或行为,还包括思维、情感等方面内容;(4)双重性,即在满足 某种需要的过程中,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所以,行为习惯可以分为良好行为 习惯和不良行为习惯。 在国内的另一项研究中指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指在反复练习或耳孺目染中 形成并巩固下来,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积极作用,并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 极影响的行为方式。因此它既能适应小学生的正常需要,又能对其产生正向的价值导 向 。综合

10、以往的研宄和文献,笔者将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含义界定为:小 学低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反复强化后,主动、自愿的将某种意识和行 为形成较稳定的、自动化的,且具有正确导向价值的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 (三)养成教育 在现代汉语里,”养”字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1.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 如抚养;2.伺养(动物),培植(花草),如养花;3.生育;4.抚养的(非亲生的); 5.培养,如他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6.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 健康,如保养;7.修养,如教养。8.养护,如养路等。”?在本研究中笔者将”养成” 解释为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 现代汉语词典对”教育”

11、的定义是:”1.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主要指 学校培养人的工作;2.按一定要求培养;3.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 等)做。”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养成教育”的含义被界定为:”培养良好行为习 惯的教育。” 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的研宄较为丰富,对养成教育定义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如有的 研究指出养成教育是一种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它是依靠教育者的长期训练,使 7 学生养成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过程。?有的研宄认为养成教育是指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途径,要求社会公民遵守的准则或规范。还有的研究将小学 生养成教育定义为以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为主

12、要内容,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 育活动中,通过反复训练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 。在众多的研究中,人们较为认同的是教育专家关鸿羽对于养成教育的i全释。他指 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即综合多种教育方法,从行为训练入 手,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达到使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既 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语言 习惯、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培养。 综合以往的研究和文献,本研究中笔者将”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定义为: 通过细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选择适合的培养目标,以长期、反复

13、的行为训练为 主,并辅以多种教育方法,使低年级学生能主动、自愿地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教 育。 1.3、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英语学习习惯的相关概念 1.学习?iJ惯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是在刺激(S)和反应(R)之 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强调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认为人的行 为(包括良好的和不好的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因此,主张通过学习来塑造 5 小学生英语学习a好习惯坊养的研究 和改变人的行为。行为主义学者J.B.华生在其学习理论中提到: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形成 的过程,人的各种行为不外是肢体的习惯、言语的习惯与脏腑的习惯,人格乃是我们所

14、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产生。他认为复杂的习惯是卜h些简单的条件反应构成的,这些条 件反应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条件化作用,将散乱的非习得性(无条件;)反应加以组织而 形成。 本文认为:学习习惯是指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学习行为。学生良好学习 行为的养成就是一种行为的塑造。学习行为塑造的原则就是受奖赏的、获得令人满意结 果的行为,容易学会并能维持下来;相反,受到处罚的,使人得不到愉快结果的行为, 就不容易学会或很难维持下来。 2.英语学习习惯 本文认为:英语学习习惯是指在长期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教育训练形成比较 固定地的学习行为。英语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是英语良好学习行为的塑造。與语良好 学

15、习行为包括哪些内容呢? 林立在2004年出版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书中指出,英语学习习惯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的内容: (1)听的习惯 听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按照心理语H学的说法,听是对U头信息的 接受(吸收)和理解,是-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听是 个主动积极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心 理语一言学过程,是-种高级及神经系统的治理认识活动。” (2)说的习惯 说是人类最基本的语言实际行为之一,是思想的口头输出和表达,是人们对外部信 息经大脑处理后的一种思想在声音语言上的表达形式。 (3)读的习惯 读是有H的地获取书面信息的交际行为,也是受一定目的或需要支配的。它包括朗 读和阅读。英语的朗读就是运用轻

16、、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材料巾的忍想 表达出来。流畅的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基本技巧,也有助于LI语的表达能力。朗 读时,学生服:、口、:1、脑同时并用,会增强理解和丨忆。阅读时对书面信息进行认知 构建的心理语由-过程。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収信息,幵阔视野,吸收丰富知识,了解 英语国家不同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 扩大词汇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6 小学生英语学习&好习惯培养的研究 (4)写的习惯 写是基本的言语活动之一,参与写的感觉器官主要是视觉(眼)和动觉(手),同时, 听觉和发音器官也潜在参与活动。英语教学上经常采用写的练习形式来巩固和强化听说 操练的材料。在教学中,写有两方面的含义?是书写,包括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书 写体在四线三格上正确、熟练、清楚地书写,要求大小写、笔顺、词距、标点等书写if. 确、规范;能听写与课文有关的结构简单、没有生词的材料,拼写正确。二是写作,即 笔头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