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一

上传人:letao****18521 文档编号:132318719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新时期扶贫工作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做好全县产业化扶贫开发工作已迫在眉睫。经县农业部门研究,结合我县产业化扶贫工作实际,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区基本情况(一)项目区概况xx县位于贵州省北部,距省会贵阳62公里,距遵义87公里,至重庆市320公里,贵遵高速公路、210国道、川黔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县辖4镇6乡,161个村,13个居民委员会,1575个村民小组。全县总面积10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万公顷,总人口为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项目实施地点在xx县鹿窝乡,该乡属二类贫困乡,全乡

2、有贫困村8个,其中一类贫困村4个,二类贫困村4个,贫困人口6125人,其中扶贫人口4715人,五保人口47人,低保人口1288人,扶贫低保人口75人。项目区有贫困户1594户4684人。鹿窝乡位于xx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距贵阳97公里,距遵义103公里。所辖的瓮舍、老窝、杨寨等10个村交通方便。全乡有耕地38763亩,其中田18645亩,土21118亩。项目核心区布局在鹿窝乡瓮舍村河坝,主要涉及一个村3个村民组310户,覆盖98户贫困户,该村已获得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贵州省农委认证),具有丰富的水源条件和热量条件,核心区次早熟蔬菜示范400亩;辐射区布局在瓮舍村、老窝村、杨寨村、新民村

3、、三友村、大石头村、田坝村、合箭村、胡广村及马屯村,共包括10个村,60个村民组,其中覆盖7个贫困村,包括贫困户521户。无公害次早熟蔬菜辐射4000亩。瓮舍村为蔬菜核心示范区,辣椒种植规模700亩,牛腿南瓜种植300亩。(二)产销条件项目区海拔在800900m之间,年平均降雨量1250毫米,年平均气温17.5,无霜期285天左右,日照时数为1440小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工业污染,产地土壤和水质经抽样化验检验合格,被省农委认定为无公害蔬菜基地。在这一区域发展次早熟无公害蔬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老百姓也具有生产次早熟蔬菜的习惯,但由于栽培技术的缺乏以及投入太少,当地次早熟蔬菜未能发展

4、壮大。(三)目标市场产品除主要销往贵阳外、还销往遵义等地,5-6月份这一时段罗甸早熟蔬菜已经下市,次早熟蔬菜可弥补我省大部分地区果菜类市场供应淡季,农户种植次早熟蔬菜经济效益好,是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很好的选择。(四)实施地产业基础1、项目实施地2011年实际情况及效益2011年项目区瓮舍、杨寨、新民、三友、鹿龙等村种植蔬菜5000亩,年产量12000吨,主要种植大葱、辣椒、牛腿南瓜等品种,大葱周年生产周年上市,辣椒、牛腿南瓜一般6月9月采收,主要销往贵阳、重庆、四川、广西等省区市。大葱产地地头价平均1.8元/公斤,年产量9000吨,产值1620万元,鲜辣椒产地价平均2元/公斤,年产量2000吨,

5、产值400万元,牛腿南瓜产地价平均1.2元/公斤,年产量3000吨,产值360万元。实现了蔬菜总产量1.4万吨,总产值2380万元,经济效益好。2、以往蔬菜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区承担的蔬菜项目主要是大葱项目,主要采取先发动群众种植,由村委会核实面积,经公示后,由乡财政按一卡通的形式现金直补。补助资金使用安全、效益好,充分发挥了蔬菜补助资金在蔬菜基地建设中的杠杆作用,解决了群众发展蔬菜资金不足的困难。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及实施单位(一)产业发展项目发展此早熟蔬菜种植5000亩,其中:核心区种植1000亩,分布在瓮舍村;辐射区4000亩,分布在新民、杨寨、三友等村。1、核心示范区产品布局及规模核心示

6、范区布局在瓮舍村,总体实施1000亩:“辣椒糯玉米豌豆”模式实施700亩;“牛腿南瓜大葱”模式实施300亩。2.辐射区产品布局及规模“辣椒糯玉米豌豆”模式:实施2000亩,包括杨寨村600亩,新民村600亩,合箭村400亩,马屯村400亩。“牛腿南瓜大葱”模式实施2000亩:分布在田坝村500亩,三友村500亩,老窝村300亩,胡广村200亩; 杨寨村200亩,新民村200亩,大石头村100亩。由鹿窝乡负责组织实施。(二)基础设施项目鹿窝乡烟水配套工程建设,总投资1860万元,由县水利局负责实施。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方案扶贫资金建设的内容:生产性投入(112万)(1)核心示范区1000亩投资

7、预算(34万元)“辣椒糯玉米豌豆”模式700亩700亩400元/亩=28万“牛腿南瓜大葱”模式300亩300亩200元/亩=6万(2)辐射区4000亩投资预算(78万元) “辣椒糯玉米豌豆”模式2000亩2000亩260元/亩=52万 “牛腿南瓜大葱”模式2000亩2000亩130元/亩=26万2.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投入(88)万(1)蔬菜产地交易市场建设:在瓮舍建集分级、包装、质检、发售、配送等为一体的蔬菜产地批发市场1个,生产经营管理用房100m2,占地面积共计1000m2。投资15万元。(2)杀虫灯25盏25盏6000元/盏=15万(3)黄板10000张100001.4元/张=1.4万(

8、4)项目标识牌建设:2.6万元。(5)烤房建设:在瓮舍村集中新建烤房15间300,补助资金15万元;(6)机耕道:新建机耕道3公里,补助资金33万元;(7)合计200万元。(二)基础设施项目农灌工程1860万元,合计186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按招投标后组织实施。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一)产业发展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次早熟辣椒模式:2012年2月份播种育苗;2012年4月份定植(糯玉米6月份育苗);2012年7月中旬采收完毕(糯玉米7月中旬定植);2012年10月下旬糯玉米采收完,豌豆10月下旬直播; 豌豆次年4月采收完毕。牛腿南瓜模式:2012年4月上旬育苗;2012年5月初定植(大葱7月旬中育苗

9、);2012年9月中旬采收完毕(大葱9月中下旬定植);大葱次年4月初采收完毕。2012年12月完善相关资料,申请各级验收。(二)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按项目建设单位和实施单位的施工进度进行。六、项目实施保障措施(一)组织领导措施建立工作机构,成立xx成立县蔬菜产业化扶贫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实施小组、工作协调组、监督检查组、评估验收组等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与任务,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评。县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办,从扶贫办、财政局、农业局、交通局、水利局抽专人专职办公。(二)技术保障措施1

10、、项目技术支撑。以贵阳市农业委员会为技术依托单位,聘请贵阳市农委高级农艺师廖晨鹭为蔬菜种植项目技术指导专家,成立项目技术实施小组。2、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成立由县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县农业局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县农业局相关站室负责人及乡农业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技术指导工作。相关技术人员,负责项目技术指导、技术培训、配套项目建设;协会组织种子、农药、肥料等的采购及发放。3、技术培训。项目涉及乡政府要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农户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储藏管理培训工作,确保掌握各环节的关键技术。(三)项目管理措施1、项目管理。推行基地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即县农业局、乡政府按照“共同建

11、设、各司其责、乡为主、县为辅”的原则。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基地建设的一切行政组织工作及信息服务工作,其所属农业中心负责组织发动、技术服务等具体实施工作;县扶贫办主要负责项目资金的组织,农业局负责对乡农业中心技术人员及基地区群众的技术培训工作,以及对基地建设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难题的试验攻关,并协助搞好信息服务工作。2、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报账制管理,并按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改革工作的意见、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暂行办法、建立试点专项资金管理责任制、资金使用公示制、按项目进度逐级拨付制、专账核算制与县报账制、审计制等情况。县扶贫办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和管理,按项目实施进度

12、及时拨付资金。县财政局负责资金使用的监管,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使项目资金的整个使用过程来路清、去向明,防止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浪费。明确规划资金项目主体的管理使用责任。项目竣工后,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要组织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审计局等部门按照项目和资金管理规定逐项进行自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认为自查合格后,向市扶贫处提交“项目资金使用审计报告”和“申请项目验收报告”,做好迎接项目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四)服务体系措施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推进产业化扶贫的重大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扶贫龙头企业、项目实施农户在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扶贫部门以扶贫项目贷款贴

13、息和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和项目实施农户的支持力度,增加产业化扶贫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快产业化扶贫的发展步伐,切实增加项目区农户的经济收入。(五)体制机制措施采取“企业+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积极引进农产品企业参与基地建设,实行“订单”种植、协议收购,并在基地建立专业协会,由政府和农技部门牵线搭桥,引导基地专业协会与市场经销商建立供销关系,实现产品的商品化目标,从而基本保证基地区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害,进而有力地推动基地建设顺利进行。七、项目预期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1000亩核心区和4000亩辐射区可以实现产值3573万元,计算依据如下:万 “牛腿南瓜大葱”模式

14、2300亩 牛腿南瓜产值:3000公斤/亩8元/公斤=0.24万/亩 大葱产值:4000公斤/亩1.2元/公斤=0.48万/亩 “辣椒糯玉米豌豆”模式2700亩 辣椒产值:2500公斤/亩2元/公斤=0.5万/亩 糯玉米产值:750公斤/亩2元/公斤=0.15万/亩 豌豆产值:400公斤/亩4元/公斤=0.16万/亩 2700亩效益小计:2700亩(0.5+0.15+0.16)万/亩=19172300亩效益小计:2300亩(0.24+0.48)万/亩=1656万(二)社会效益次早熟品种种植是鹿窝乡农业生产避免特大自然干旱的有效途径,因鹿窝乡海拔低,常规农业成熟相对较早,通过上述项目实施可避免伏旱期给农作物带来的严重影响,如2011年就显得尤为突出。项目实施后,在很大程度上能使农户转变陈旧观念,更新思想,有利于今后更深层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项目的实施还将大大提高鹿窝乡扶贫效益。(三)扶贫效益此早熟蔬菜种植具有见效快、产值高的特点,是较好的调整农业结构的产业,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的产业,通过该项目的良好示范、带动作用,发展特色产业,稳定增收,使人均年收入在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521户1660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