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的树研究报告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2044264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宁格勒的树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列宁格勒的树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列宁格勒的树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列宁格勒的树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列宁格勒的树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列宁格勒的树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宁格勒的树研究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列宁格勒的树课时一课时设计人李美英审核人李美英使用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3、情感目标:领悟列宁格勒的人们在坚苦卓绝的环境中所具有的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强高贵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在叙述中采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群体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体会列宁格勒人民的人性光芒与人格的高贵。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情境引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过着幸福宁静的生活。我们远离战争、饥饿和寒冷,战争的残酷、恐怖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人们难以想象的。你们知道生活

2、在巨大的战争阴影下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吗?今天我们走进列宁格勒的树,去看看被围困了900天的列宁格勒城的人们在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刻,宁愿冻死也不砍一棵树的壮举,让我们的灵魂接受一次洗礼,去感受一下人性的光辉吧。认定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3、情感目标:领悟列宁格勒的人们在坚苦卓绝的环境中所具有的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强高贵的精神。自主学习一、时代背景60多年前,德国法西斯出动70万大军、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和12000门火炮妄图一举拿下这座城市,却遭到苏联军民英勇顽强的抵抗,德军迅速占领列宁格勒

3、的企图化为泡影。于是,希特勒下令严密封锁该城,企图以断水、断粮等手段征服列宁格勒,从而开始了900天的围困期。面对险恶的处境,300多万英雄的列宁格勒军民没有屈服,他们顽强抵抗,依靠在拉多加湖上开辟的“生命之路”,传奇般地战胜了饥饿的威胁,挫败了德军的罪恶计划。列宁格勒保卫战紧紧拖住并消灭了德军大量有生力量,为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战役的辉煌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残酷的战争也使列宁格勒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据材料记载,列宁格勒在围困期因饥寒交迫致死的人多达64万人,死于德军炮火空袭的有2.1万余人。二、初读课文,积累字词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用“”画出你不认

4、识的字,用“”画出需要积累的词语,用“”画出你喜爱的句子。1、学生读完以后,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踉跄(ling qing) 冻馁(ni)2、需要积累的词语:不堪回首 战云密布 阴云惨淡 魔剑高悬 座无虚席共同探究三、探究课文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说最使你感动的语句有哪些,找出来细细读一读,品一品,讨论交流:哪些细节、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重点讨论分析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请一位学生朗读一遍。本段写了悲惨的一幕,但作者没有对这一情节进行过多的描写、渲染,只是用平静的笔触进行了简洁的叙述,只交代了三个必要的细节,是哪三个细节呢?明确:小棺材、冻馁而死的孩子、旧铺板。作者只交代了三个必要的细节,既

5、没有女士脸上的表情,也没有寒冷对她脸色和躯体的效果,也看不出作者感情的特殊性,他追求的不是煸情,而是以叙述来说明问题,我们同样被打动了。看来,打动人心不光靠描写、渲染的手法,叙述同样能产生感动的效果,这真是“殊途同归”啊!3、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地描绘一下当时的场景。学生思考并回答。4、作者一边进行冷静地叙述,一边又在叙述中进行对比,请同学们说说对比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一方面是如此严酷的饥寒,“人们卖房屋,变卖首饰,变卖家具,卖一切可卖之物,只为换取一点可怜的口粮和棉毯”;另一方面却是:“在最艰苦的900天内,列宁格勒城里的人们,没有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没有谁去砍树

6、生火取暖”。5、光有这样的对比似乎还不太充分,因而作者在此基础上,又采用了议论、抒情手法加以补充,请同学们找出这样的句子。把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是怎样的人们?那是一群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起了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的作用。6、为了进一步印证这一点,作者又列举了生活在巨大的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列宁格勒的人们的一些生活状况:剧照贴满大街小巷,剧院天天夜里开演,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未间断多么坚强高贵的人们啊,在厄运、苦难面前,他们仍从容地、有尊严地活着。这是一群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精神强健的人,正因为他们具有树一样的坚韧不拔的精

7、神,才有了不让侵略者前进一步的辉煌。7、能用日历里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他们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他们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8、900个日日夜夜啊,人们生活在饥寒交迫中,即使一个又一个离家失所的人冻死在街头,人们也没有砍伐一棵树来取暖,人们何以把树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生命是无价的,但不代表它是最宝贵的,正如裴多菲在诗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树的绿色是被围困的人们心中的希望,唯一的精神寄托。正是这一片绿支撑着他们熬过900个苦难的日子。9、请同学们结合每天诞生一次的内容,想

8、象一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从烟雾里透出的曙光中醒来时,看到这片绿,他们会想些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他们在醒来的一刹那可能有一种陌生感,也有一丝庆幸的心理“我又活过来了?”我还活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明天还能扑向崭新的太阳,还有见到下一个黎明的希望。对他们来说,生命即绿,假使有一天见不着绿了,那么,死亡也就来临了。10、同学们知道老山兰的故事吗?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们的钢铁战士血洒南疆,誓守国土,在炮火硝烟中,日夜陪伴我们战士的,就是绿色的兰花,战士们取名“老山兰”。他们把从阵地上采撷来的兰花栽在废弃的空罐头瓶里或栽在阵地前沿的土里,甚至栽在了钢盔里。战士们精心呵护着它们,那墨绿色的叶片给

9、炮火硝烟中的战士们带来丝丝生活的慰藉,绿是生命,是和平,是希望,多少人为了心中的那片绿挺身而出。和平年代,我们应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绿,人类与绿色应和谐相处。想想战争年代的那些人们吧!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摧残眼前的这片绿呢?请爱护眼前的一草一木吧,我们将会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和力量。900多个日日夜夜啊,人们生活在饥寒交迫中,即使一个又一个离家失所的人冻死在街头,人们也没有砍伐一棵树来取暖,人们何以把树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绿是生命,是和平,是希望,多少人为了心中的那片绿而挺身而出。树的绿色是被围困的人们心中的希望,唯一的精神寄托。正是这一片绿支撑着他们熬过900个苦难的日

10、子。归纳提升1、总结:本文以凝重、深情的语言, 记叙了列宁格勒在被德国法西斯围困时,列宁格勒的人民在没有饭吃,没有东西取暖的关键时刻,没有向城内的树木伸出砍伐之手的事例,揭示了精神强健、人格高贵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2、拓展延伸中华民族也是多灾多难的民族,但中华儿女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走过了这艰难的历史。说说为民族振兴强大而不懈奋斗的英雄故事,并从中领悟他们的壮美风采。3、教师寄语人有远比生命还重要的,那便是人的尊严。一个人可以不高贵,但不可以不高尚,谁拥有高贵的人格,谁将拥有一切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当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勇于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困难,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命的挑战训练拓展1、如

11、果以列宁格勒的树为材料,你会如何接着写每天诞生一次或日历呢?试动笔写写看。参考答案在列宁格勒的树的故事里,可以找到上述两篇文章的种种影子,包括共同的、不同的方面。如果与日历接,可以放在保存岁月的最好方式是把岁月变成永久的诗篇之后,或者放在书写每一天的日历那段之后。如果与每天诞生一次接,可以接到扑向崭新的太阳那句之后,也可以接到篇末。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接写方式,比如也放到日历的篇末。此项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互相解读这几篇课文,并不在一定要写成完全融为一体的一篇文章。还有,可以引用故事的基本素材,也可以只引用片段,还可以打乱顺序,比如从剧院天天开演说起。还要指导学生在叙述故事时不要原文照抄,内容要适度

12、,文字要与主篇接近。2、作业。 搜集中外为民族强大而不懈奋斗的英雄故事,写下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附板书对 比卖房屋 没有谁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卖首饰 没有谁试图用柴火取暖卖家具卖一切可卖之物精神强健 人格高贵课 后 反 思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