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性静脉炎(教学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1231194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液性静脉炎(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输液性静脉炎(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输液性静脉炎(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输液性静脉炎(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输液性静脉炎(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液性静脉炎(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性静脉炎(教学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输液性静脉炎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武卫 2 一 相关理论1 定义2 病理变化3 分类4 静脉炎分级二 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1 原因分析2 预防3 护理 3 图例 4 1 静脉炎定义 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 使血管壁发炎 静脉局部疼痛 红肿 水肿 重者局部静脉条索状 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 调查显示 静脉注射的病人近80 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 5 2 病理变化 静脉炎是静脉壁一层或几层发炎 静脉内膜受到刺激即是静脉炎的最初症状 触痛 若有皮肤颜色的改变 发红 说明刺激波及到中 外膜 皮肤及真皮 后期静脉变硬呈条索状 6 3 静脉炎的分类 1 机械性静脉炎 2 化学性静脉炎 3

2、 细菌性静脉炎 4 血栓性静脉炎 7 1 机械性静脉炎 穿刺部位固定不牢靠 针管滑动 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 关节活动使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 选用的留置针或输液针与血管壁摩擦引起发炎 在同一根血管上反复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发生静脉炎 8 2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稀释不足 液体酸碱度过高 溶质的浓度过高 都会致血管内膜受损 管壁通透性增加 药物容易渗入皮下间隙 引起静脉细血管痉挛 局部供血减少 导致组织缺血缺氧 从而发生静脉炎 无菌性 胺碘酮 多巴胺 甘露醇 9 3 细菌性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任何尘埃 玻璃屑 细菌入血 都会使血管壁变硬发炎 细菌性 穿刺部位感染 或留置

3、导管逆行感染 10 4 血栓性静脉炎 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 或输液微粒形成栓子 11 静脉炎分级 0级 没有症状I级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II级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 或 水肿III级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 或 水肿 条索状物形成 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 级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 或 水肿 条索状物形成 可触摸到条索状物长度 2 5cm 有脓液流出 12 二 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 护理 1原因分析2预防3护理 13 1 输液性静脉炎原因分析 1 操作因素 执业者素质输液操作前 药物准备 输液操作过程中 输液后的护理观察 选择输注的静脉血管较细小 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血管穿刺 14

4、2 药物因素非生理性pH值的液体输注 新鲜血浆pH值过高或过低而刺激血管壁 氨基酸类药剂 脂肪乳等高渗性液体的输注 输注的药物浓度高 刺激性大 15 3 微粒因素各种输液微粒 玻璃屑 金属屑及各种结晶物质 细菌 输液中添加药物较多 致输液中污染的微粒大增加 16 2 预防 细菌性静脉炎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避免操作中局部消毒不严密或针头被污染 17 2预防 机械性静脉炎 提高穿刺技术加强基本功训练 静脉穿刺力争一次成功 穿刺后针头要固定牢固 以防针头摆动引起静脉损伤诱发静脉炎 对长期静注者应经常换注射部位 18 2预防 血栓性静脉炎 一般情况下 严禁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 输液最好选用上肢

5、静脉 因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易产生血栓和静脉炎 19 2预防 化学性静脉炎 输入非生理pH值药液时 适当加入缓冲剂 使pH值尽量接近7 4为宜 输注氨基酸类或其他高浓度药液时 应与其它液体混合输入 而且调节合适输注速度 使其有充分的稀释机会 20 2预防 化学性静脉炎 严格按药物的浓度 剂量 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浓度要适宜 且输注的速度要均匀而缓慢 因药物的浓度过高或输液速度过快都易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 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 应尽量选用粗血管 21 2预防 严密观察穿刺部位 早发现 早治疗 22 3治疗护理 原则 早发现 早处理一旦发现有发生静脉炎的苗头 应立即停止输液 用生理盐

6、水快速滴注 以稀释静脉内的药物浓度 更换输液通道 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且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使用同一通道继续输液 23 药物治疗 硫酸镁 方法 湿敷原理 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扩张血管 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减少对血管的刺激性 同时具有高渗作用 能使组织水肿在短时间内消退 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 达到消炎去肿的功效 24 药物治疗 土豆 方法 湿敷原理 土豆中富含淀粉 茄碱 各种盐类 胡萝卜素 维生素b 维生素c 龙葵素 淀粉可加快药液吸收 茄碱 龙葵素有缓肿疼痛 减少渗出作用 25 药物治疗 75 乙醇 方法 持续湿敷原理 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从而减轻疼痛 同时降低细菌的活力 制止局部炎症的发生和

7、发展 起到保护血管 另外 降低皮肤温度 26 药物治疗 封闭 局部封闭 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 进针角度以15 20 为宜 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 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 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 根据情况2 3天封闭1次 一般封闭3 5次 27 其它药物治疗 中药外敷可扩张局部血管 促进血液循环 达到消瘀 散结 消肿 止痛的目的新型敷料 康惠尔敷贴喜辽妥外敷 28 物理疗法 冷敷法 冷敷能使血管收缩 减少药物的吸收 可使有些药物局部的灭活 减轻损伤 冷敷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 从而减轻疼痛 常用于刺激药物外渗 漏的早期 红外线理疗超短波理疗氧疗法 29 3治疗 如合并感染 要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