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陵山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docx

上传人:caoka****i345 文档编号:13104813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武陵山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武陵山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武陵山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武陵山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武陵山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摘要:区域性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有效的方式。武陵山区经济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当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有效方式。武陵山区在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下,要逐步探讨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外部性;内部化市场管理;产业簇群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条件下,区域性经济合作与经济区域一体化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有效的方式。武陵地区跨越湘、鄂、黔、渝三省一市,与川渝经济区毗邻,情况相近,但由于历史和客观条件等种种原因,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旧相对滞后,要摆脱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就

2、要突破传统的制度性障碍,消除以行政区界为依据的各种歧视性做法,推进区域资源的优化整合,培育地区产业簇群,创建武陵山区经济共同体,实现武陵山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1.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现状武陵山区跨越湘、鄂、黔、渝三省一市,行政区域包括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地区、贵州的铜仁区和重庆的黔江区,全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00万人左右。武陵山区为喀斯特地貌,区域内崇山峻岭,山高谷深,平均海拔在5001200米。虽然地势险峻,但武陵山区有丰富水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由于武陵山区

3、地处边远山区,远离大中心城市,人口密度低,城市容量小、城市化水平低,交通设施落后,信息不灵,产业化程度低,一直以来处于贫困落后的状况(见表1)。再加上行政区划的影响,使得当地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经济相对落后。表现在:表1 2004年武陵山区人口、土地面积及收入水平状况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2005、湖南统计年鉴2005、重庆统计年鉴2005、贵州统计年鉴2005整理而成。1.1地区经济水平低。武陵山区的湘西、恩施、铜仁、黔江地州的48个县(市、区)中,80%以上是农业人口,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参考,六个地州市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处于相对贫困状

4、态。武陵山区的城市化水平低,约为28%,而世界城市化规律证明,城市化水平达到30%,才是居民理想的生活环境。1.2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灌溉等基础设建设有待完善。交通运输渠道单一,等级低,密度小;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设备老化,没有形成专业化管理;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水平低;规范化专业市场数量少,市场功能单一。1.3行政隶属关系复杂。武陵山区跨越三省一市,受行政区划体制的束缚,各地区比较关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一些地方实行地区贸易保护政策限制商品流通,地区壁垒严重干扰和制约了区域内的市场运作,造成市场竞争的扭曲,缩小了市场力量的作用空间,最终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1.4产业

5、关联性差,产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武陵山区是依托资源优势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地区,由于六个地州市所处地理、人文环境相似,其产业结构布局大致相同。除了张家界市,武陵山区其余五个地区农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较高,例如,恩施的农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63%。区域内农产品差异度低,相似的农特产品没有形成产业“一体化”机制,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例,与农、林、牧、渔业产值相比较,其关联产业服务业相对滞后。(见表2)表2 2004年武陵山区农业产值统计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2005、湖南统计年鉴2005、重庆统计年鉴2005、贵州统计年鉴2005整理而成。1.5信息化水平

6、低,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市场主体只能通过有限途径在极小范围内获取市场信息,导致产品无法商品化。例如武陵山区农产品商品率较低。2004年,重庆黔江地区农产品商品率为49.4,在武陵山区一些特别偏僻的地方,农产品商品率不到15,而目前,我国发达地区的农产品商品率已达到了70。1.6人才资源短缺。人才紧缺是制约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武陵山区教育水平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科技人才奇缺。2.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能够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金融等的人为分割和限制,同时以分工为基础提高经济效率,获得更大经济效果。武陵山区有实现经济一体化的优势。

7、2.1地理位置毗邻。武陵山区两州、三区一市,地理位置相互毗邻。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与张家界市毗连,南与怀化地区接壤,西与贵州省铜仁地区和重庆市黔江地区相邻,北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交界。而且枝柳铁路贯穿湘西州境5县市。地理条件的相邻为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及资源优化整合提供便利的条件,2008年将建成湖北宜昌至重庆万州的铁路,湖北利川至重庆涪陵铁路、重庆黔江至湖南张家界铁路、陕西安康至湖南张家界铁路被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建设规划,沪蓉高速公路恩施段、黔江至恩施高速公路也将建成通车。届时便利的铁路和公路交通设施将给这里的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2.2民俗相近。武陵山跨越三省一市,包含了两个少数

8、民族自治州和3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总人口约1800万人,少数民族占全区人口的66.25%,土家族和苗族是地区主要的民族群。居住在武陵山的人们有特有的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1地方语言有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居住的民族有土家、苗、侗、瑶、布依、白等40余个少数民族,这一带的文化质朴、淳和,土家文化、苗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蕴育了一代又一代武陵山人。2.3经济同型。武陵山区之间贸易往来一般通过赶集贸市场进行。地区贸易往来的品种主要有烟、水果、蔬菜、猪肉、服装等,属于小额贸易。烟、茶、水稻、玉米、薯、魔芋、桑、板栗、刺梨、柑、猕猴桃、核桃、桐油、油茶等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其中,烟

9、叶、茶叶是两大优势作物。22.4自然资源丰富。武陵山区气候条件优越,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发展优势明显。武陵山岩溶发育强烈,暗河伏流多,地下水储量丰富,恩施的铁、煤、石煤、天然气、磷、黄铁等矿产资源居全国之首,尤其是磷、硒资源在分布广、含量高,更居世界之首。此外武陵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如湖南的张家界、猛洞河、南长城,贵州的梵净山、黔江的小南海等景观以及当地少数民族的人文、历史遗产、古朴的民族风情,都具开发价值。2.5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武陵山区曾实现多次的交流与合作。2004年重庆市黔江区举办了首届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其中包含了民族文化、投资贸易、商品、自然生态环线游的

10、交流与合作。除此之外,2003年重庆就萌发了共同研究、共同发展武陵山区域经济的构思,这一构思得到了全国政协的赞同,2005年,全国政协民宗委会同三省一市政协在湖北省召开了以“交通联动”为主题的“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把武陵山区的经济发展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武陵山区良好的合作发展势头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3.武陵山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对策通过以上对武陵山区经济现状分析可以看到,武陵山区的经济格局,造就了外部不经济。科斯认为,实行外部经济的内部化管理,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3武陵山区有实行区域内部化管理的优势,即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行外部经济内部化管理,以区域分工为

11、基础,打开封锁的局面,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武陵山区利用三省一市空间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通过统一宏观管理逐步实现交通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投资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依据武陵山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线路,必须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如何突破体制障碍,打破人为阻隔;二是如何进行区域内部的整体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三是如何保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做到小开发大收益。 3.1打破体制障碍,交通先行。打破体制障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循序渐进,逐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一建立有效的经济实体,统一规划、经营区域内资源,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优化组合

12、,推动一体化的发展。第二,形成政府、企业两大经济利益主体。资源的优化配置靠市场,市场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对市场的配置起宏观调控作用。武陵山区的大市场是政府和企业共同作用的行为。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跨地区的企业集团来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管理。政府则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联合环境方面加大力度,为地区市场流通清除关卡,取消障碍,确保商品的无阻碍流通。第三,从建构区域内立体交通网络设施为突破口,逐步加强各领域的协作。3.2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分配机制不理顺,利益冲突就会扰乱区域内资源的优化整合秩序,从而导致畸形的发展局面。这对以依靠自然资源优势来发展经济的武陵山区

13、来说尤为重要。劳动、资本、文化、技术、自然资源等要素都参与生产过程,那么可以按照要素贡献大小来确定地方利益分配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建立资源输出地的补偿机制,调整相关的财税政策,合理规划,严格控制资源浪费行为,提高回采率。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延长产业链或进行产业转移减少对当地资源的开发。3.3凸显区域优势。武陵山区要根据区域资源的特点,本着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构建旅游经济圈,建立农副特产品生产基地、林特产品生产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或者围绕市场建立跨地区联合产业基地,发展加工、市场一体化,促进资源优势的转化,逐

14、步使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最终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方式,增强资源优势的辐射力,加快资源产业化进程。表3 各地区资源分布状况从表3可以看出,各地区域优势明显,可以实现区域优势互补,提高区域竞争力。武陵山区的水力资源基本可以满足本区域对电力的需求。恩施自治州、湘西自治州、黔江开发区和铜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张家界、怀化、湘西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资源整合上,应凸显地方的资源优势。如恩施的“硒”居世界之首,可以以恩施为开发点打造“硒”资源开发基地;铜仁“汞”的储量及产量居全国第一,湘西的“汞”金属储量居全国第四,“锰矿石”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可以在

15、铜仁和湘西自治州两地打造“汞”、“锰矿”资源开发基地。开发旅游资源,要注重区域内的统筹规划。如黔江的武陵山、小南海、官渡峡北与长江三峡,东与芙蓉洞,西与黄金洞,南与张家界相邻,可打造成环线旅游圈,开发无障碍旅游区。3.4以产业分工为基础培育产业簇群。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区域竞争力,可以依托民族文化,以产业分工和合作为基础,加大产业簇群的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产业簇群,并且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换,打响区域品牌,最终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第一,走农业带动工业化发展路子,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业产业簇群,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销售系统化的产业组织模式。倡导农业分工与协作,建立原材

16、料的培养、供应、加工、销售基地。对于农业产品的运输,可成立武陵山区物流公司负责农特产品的运输。而对于农业市场的销售,可成立农业中介组织或农特产品专业协会来组织产品的供应及销售,并发布农产品种类及价格信息。同时在交通网络比较发达的地方建立现代化物流基地,完善商品流通的各项配套服务。实现农业产业之间纵向与横向联合,通过农业产业链,实现资源、要素、市场的优化整合,最终形成农业产业集群。4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式,采用营造农业专业大户为经营者,建构农特产品生产基地,成立农业股份公司,负责农特产品的种植与培育。6第二,依托民族族文化,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簇群。旅游景点突出民族特色,打造民族风情,塑造民族旅游文化品牌。如旅游高峰期时在旅游观光点举行较隆重的民族文化节,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交通、通讯、餐饮、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