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建设刍议.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0819055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建设刍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建设刍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建设刍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建设刍议.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建设刍议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景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然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景观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偏重视觉效果;景观建设伪生态化;违背自然与生态规律;破坏原有生物生境;景点庸俗形成视觉污染。为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景观建设应尽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和能源;保护好原有生态系统及景观资源;充分发挥植物配置作用。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景观建设问题对策 “新型城镇化”概念不是人们臆想或杜撰出来的,而是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党和政府以及学术界专家、学者,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提出的。近年来,中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

2、快。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 2)统计,201 1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1.27%。1但是,在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从各方面关系看,我国城镇化呈现出“重速度、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重生产、轻生活;重经济、轻社会,重开发、轻保护”的特点;从推进方式上看,存在“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的特点,是典型的粗放发展模式,资源环境代价大,综合效益低。2从城镇人口来看,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有35%,与51.27%的平均水平相差16个百分点,说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严重的“半城市化”现象。3一句话,我国城镇化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4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

3、题,党的十八大及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十八届三中全会进步指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可以说,“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学界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多数学者比较赞同罗宏斌的观点,即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高质量、高水平为旨归的此城镇化。5笔者以“新型城镇化”为关键词,从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上能检索到的文献寥寥无几。因此,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景观建设的问题很有必要。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景观建设现状(一)偏重视觉效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少地方把景观当作城市的点缀品,偏重追求形式上的美感

4、和视觉冲击,很少考虑其生态效益。高密度地“设计”异域景观;大量的占地绿化,过度的装饰性的绿化,过度的堤岸的硬化,大面积的地形改造;园林建设材料方面追求豪华,铺设大量高档硬质铺装建设大广场、堆砌各种景观小品;景观照明过多过密,浪费惊人。(二)景观建设伪生态化生态成为现在社会各界的时髦用语,甚至被赋予了“政治”色彩。设计师喜欢用“生态”一词来形容自己的作品。然而在实际中出现了众多的生态问题,原因是设计师并未深刻理解生态的意义,更不用说怎样将生态理念落到实处。(三)违背自然与生态规律在景观建设中,如反季节移植、剪树冠、制造假植物、逆境栽植、填湖造景、大树古树移植、盲目引进高档树种等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

5、随处可见。这些建设方式忽视植物的生理特点,违背植物配置的原则,造成土地、水、植物等资源的严重浪费,是破坏性的建设。(四)破坏原有生物生境城市中原有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自然生态敏感区域容易受人为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在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大面积或者过分改变自然形态的人工化、城市化严重破坏了城市生存所依托的自然生态系统对城市的环境净化和气候调节作用。(五)景点庸俗形成视觉污染景观行业目前并未形成系统的教育培养体系,从业人员复杂。许多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设计出大量庸俗的作品,使景观变成一种视觉污染。6二、对策及建议(一)尽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和能源应优先选择不适宜生产和居住的地区进行景观建设,

6、并充分发掘各种可供绿化的地方进行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如屋顶和墙体绿化、高架路立交桥绿化、路灯柱等杆柱绿化、停车场绿化等,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景观格局。(二)保护好原有生态系统及景观资源城镇化进程中进行景观建设时,应注意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林地自然水系等城市所依托的大环境。在建设中尽量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好原有大树、名木古树、防护林带和现有公共绿地,反对盲目地大规模更换树种和绿地改造,禁止随意砍伐和移植行道树。反对侵占、毁坏绿地和随意改变绿地性质等破坏城市绿化的行为和过分改变自然形态的人工化、城市化的景观建设倾向。(三)充分发挥植物配置作用植物是具有生命特征的景观要素,景观的生态功能也主要依靠植物来实

7、现。通过植物营造景观时,要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挥绿色植物在释氧、遮荫、防风、滞尘、降温、增湿、减噪等方面抗污、净污能力以及生态效益。三、结语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建设是塑造高质量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旨在对城镇自然生态的保护、功能结构的完善、景观形象的打造、历史文脉的传承、文化内涵的塑造,推动绿色经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凸显城镇化景观特色与品位,改善生态宜居环境,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形成融环境和资源、历史和文化等于一体的特色城镇。7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通过科学的景观建设,形成人与环境互相感应的景观,将极大地促进公众的身心健康。参考文献:124魏后凯,关兴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重点J,河南社会科学,2014(3)3朱杰堂,新型城镇化: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4(3)5罗宏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N,湖南日报,2010-02-206张毅川等,景观设计中教育功能的类型及体现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1)7曾静雯,李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