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雷架模板支撑平台施工技术方案(整理版)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975515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雷架模板支撑平台施工技术方案(整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贝雷架模板支撑平台施工技术方案(整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贝雷架模板支撑平台施工技术方案(整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贝雷架模板支撑平台施工技术方案(整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贝雷架模板支撑平台施工技术方案(整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贝雷架模板支撑平台施工技术方案(整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雷架模板支撑平台施工技术方案(整理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现浇结构贝雷梁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 工程为新城中心广场,位于俆州市新城区中心位置,东至汉风路、南至普陀路。主要功能为商业街区、商务办公楼及地下停车场,由A/B/C三座及D座商业,建筑物总高度66.15米,三塔楼结构,塔楼之间跨度16米,在十七层楼板标高59米处塔楼之间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连成一个整体直至屋面混凝土现浇结构,连体楼板共有两层。二、方案选择1、针对工程特点采用传统钢管支撑体系支撑高度过高,支撑体系荷载超重。存在超高现浇结构,施工不宜使用传统钢管支撑现浇混凝土工艺。为此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条件下,利用贝雷架作为模板支撑架的平台施工,贝雷架选产 1500 3000型贝雷桁架片

2、,高度 1.5m,每单片长度 3.0m。用 6个双片片组装成长度为 18m的贝雷架片。2、根据贝雷支架的工作特点,参考贝雷便桥的支撑方式,把贝雷支架拼装、支撑在两端结构框架梁上,梁上口用16#槽钢沿梁设置作为贝雷架支座、并且确保两边板不受力,作为上部混凝土现浇结构的施工支架,考虑到贝雷架支撑在16层两侧框架梁上,为了保证该跨梁有足够承载力,在上部施工时,该跨贝雷架梁下部三层摸板架体不拆除。这样能够保证该跨梁能承受上部17层荷载。如下图1:图-13、综合考虑各种支撑方案,保证结构安全,决定采用横向用双排桁架,利用十六层混凝土现浇结构楼面梁支架基础,两排桁架之间用45支撑架联结。根据支架的设计形式

3、,计算支架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挠度和承载能力,确保支架的变形量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并保证一定的安全系数。本混凝土现浇结构设置24排贝雷片,组成施工支架。贝雷梁用钢管和型钢联结成整体,以保证支架受力均匀、稳定。中间7道跨度21m贝雷梁长度24m,其余跨度16m贝雷架长度为18m,等间距布置。贝雷架上面排12m长25型工字钢,工字钢间距与门架宽度一致,工字钢在架体立杆位置焊25螺纹钢筋25cm长然后插入钢管,防止钢管在工字钢上滑移,工字钢布置具体见平面图,然后上面搭设满樘支架。为了保证贝雷架与楼层之间有足够的稳定性,具备一定抗凤压能力,将采取先浇17层柱子,后浇平面结构,这样架体与柱子之间有可靠连

4、接点,提高现浇结构架体稳定性。三、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A、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梁名称GKL-7(3)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15.19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400900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2梁侧楼板厚度(mm)150 B、荷载设计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模板面板0.5模板及其支架0.7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24混

5、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5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1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Q1k(kN/m2)1对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2)2风荷载标准值k(kN/m2)基本风压0(kN/m2)0.3非自定义:0.2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0.9风荷载体型系数s0.8 C、模板体系设计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B)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800梁两侧立柱间距lb(mm)900步距h(mm)1800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800、900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450

6、梁底增加立柱根数1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梁两侧立柱间距均分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450每跨距内梁底支撑小梁根数5梁底支撑主梁最大悬挑长度(mm)30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隐蔽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立面图 D、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 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简图如下: Wbh2/6=4001515/615000mm3,Ibh3/12=400151515/12112500mm4 q10.9max1.2(G1k+ (G2

7、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0.9)+1.42,1.35(0.1+(24+1.5)0.9)+1.40.720.411.908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90.411.202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0.40.706kN/m q2G1k+(G2k+G3k)hb0.1+(24+1.5)0.90.49.22kN/m 1、抗弯验算 Mmax/W(0.10711.2020.22+0.

8、1210.7060.22)106/150003.424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max0.632q2l4/(100EI)0.6329.222004/(10010000112500)0.083mml/250200/2500.8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1.143 q1静l+1.223 q1活l1.14311.2020.2+1.2230.7060.22.733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1.143q2l1.1439.220.22.108kNE、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材料规格(mm)608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

9、(N/mm2)15.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78小梁弹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64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256 计算简图如下: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面板传递给小梁q12.733/0.46.834kN/m 小梁自重q20.91.35(0.3-0.1)0.20.049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1=0.9max1.2(0.1+(24+1.1)0.15)+1.42,1.35(0.1+(24+1.1)0.15)+1.40.72)(0.45-0.4/2)/20.2+0.91.350.5(0.9-0.15)0.

10、20.258kN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2=0.9max1.2(0.1+(24+1.1)0.15)+1.42,1.35(0.1+(24+1.1)0.15)+1.40.72)(0.9-0.45-0.4/2)/20.2+0.91.350.5(0.9-0.15)0.20.258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面板传递给小梁q12.108/0.45.269kN/m 小梁自重q2(0.3-0.1)0.20.04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1=(0.1+(24+1.1)0.15)(0.45-0.4/2)/20.2+0.5(0.9-0.15)0.20.172kN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2=(0.1

11、+(24+1.1)0.15)(0.9-0.45-0.4/2)/20.2+0.5(0.9-0.15)0.20.172kN 1、抗弯验算 小梁弯矩图(kNm) Mmax/W0.106106/640001.659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小梁剪力图(kN) Vmax1.453kN max3Vmax/(2bh0)=31.4531000/(26080)0.454N/mm21.78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小梁变形图(mm) max0.021mml/250450/2501.8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0.193kN,R22.90

12、7kN,R30.193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0.143kN,R22.202kN,R30.143kNF、主梁验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材料规格(mm)483.5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1主梁弹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25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12.19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5.08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计算简图一 主梁计算简图二 由上节可知RmaxR1,R2,R32.907kN,RmaxR1,R2,R32.202kN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一(kNm) 主梁弯矩图二(kNm) Mmax/W0

13、.934106/5080183.941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一(kN) 主梁剪力图二(kN) Vmax5.529kN max2Vmax/A=25.5291000/48922.612N/mm2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一(mm) 主梁变形图二(mm) max1.115mml/250800/2503.2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图一 立柱2:R213.185kN,同理可得 立柱1:R10.875kN,立柱3:R30.875kN 图二 立柱2:R22.907kN,同理可得 立柱1:R10.193kN,立柱3:R30.193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图一 立柱2:R29.988kN,同理可得 立柱1:R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法律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