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册第5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5.4动物体的细胞识别和免疫学案沪科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75423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5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5.4动物体的细胞识别和免疫学案沪科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5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5.4动物体的细胞识别和免疫学案沪科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5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5.4动物体的细胞识别和免疫学案沪科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二册第5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5.4动物体的细胞识别和免疫学案沪科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4 动物体的细胞识别和免疫(一)学案:学习水平:A1、学习目标: 知道细胞识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和抗原的概念。 知道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知道免疫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原理,了解接种疫苗在控制传染病流行方面的价值。2、重点和难点: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3、学生预习及知识准备: 细胞识别与抗原 皮肤、粘膜等(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 (先天获得) 巨噬细胞的吞噬(第二道防线) 免疫 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免疫过程 调节 特异性免疫 (后天获得) 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免疫过程 (第三道防线) 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快而强

2、天然免疫与人工免疫(二)课堂例题:【例1】下列不属于抗原的是 ( )A人体癌变的细胞B侵入人体的细菌 C病毒 D人体正常细胞【例2】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的抗体 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浆细胞 C.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致敏T细胞 D.是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例3】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三)课后练习题:1、被生物体细胞识别为异己物质并受免疫反应排斥的物质称为抗

3、原。抗体是能够识别抗原结构的特殊的蛋白质。2、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3、完整的皮肤、黏膜构成了阻挡病原体和有毒物质进入体内的第一道防线,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构成了机体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主要是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同构成了第三道防线。4、B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称为体液免疫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称为细胞免疫。5、初次免疫反应比二次免疫反应反应更快、更强。6、患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为天然免疫。人工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即人工免疫。7、下图表示人体感染某种病原体后,血液中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括号内填编号):(1)图示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体液_

4、免疫;(2)在免疫反应中,病原体是能被人体细胞识别的“异己”物质,称为_抗原_;抗体是由人体内的_B淋巴_细胞产生的;(3)图中(c)点表示机体受到相同病原体的再度感染。与初次免疫反应相比,二次免疫的特点是_比初次免疫反应快且强_;(四)课堂测验:1细胞识别是指动物细胞对“自己”和“异己”细胞以及物质的识别。细胞膜表面的_和_在细胞识别中起着重要作用。所有被生物体识别为“异己”物质并_的物质称为_。抗原大多为_,还有多糖和脂类。抗原大多是外源性的,也有_。糖脂、糖蛋白、受免疫反应排斥、抗原、蛋白质、内源性的。2、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中填编号,横线填文字)(1) 图中A

5、是_细胞,B是_(物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是 ;过程中需要抗原刺激的过程是 ;只发生于二次免疫反应过程的是 ;与过程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2)B淋巴细胞需经过_过程形成浆细胞。(3)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感染的是免疫系统中的_,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弱以致最终丧失。(1)致敏T;抗体;溶酶体(2)增殖、分化 (3)T淋巴细胞(五)本节练习题:一、选择题1、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是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脏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在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病原体 B吞噬体 C抗原 D抗体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

6、的是( ) 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B. 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3、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致敏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4、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它病原体感染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HIV侵入人体后存

7、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 A B C D5、.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B淋巴细胞 D致敏T细胞6、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7、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

8、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8、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 ) 骨髓 扁桃体 淋巴细胞 抗体 红细胞 巨噬细胞 溶菌酶 A B C D9、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表示第一次感染,表示第二次感染)( )10、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A灭活抗原 B抗体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答案:15 CCDCD 610 BACCA 二非选择题1、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二道防线属_免疫,第

9、三道防线属_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靠_增殖分化成_,再由_产生_发挥作用;细胞免疫主要靠_增殖分化成_,再由_接触_发挥作用。.B淋巴细胞、浆细胞、浆细胞、抗体、T细胞、致敏T细胞、致敏T细胞、靶细胞或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3、患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称为_,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式为_。自然免疫、人工免疫4、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生物制品,有_的或者_的制剂。减毒、灭活1 2 3 4 5 6 7 8 9 时间/年T细胞的浓度浓度浓度HIV的浓度HIV和T细胞的浓度ABEF5、艾滋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导

10、致艾滋病的HIV是一种RNA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但少数HIV在人体内潜伏下来,经过210年的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请根据“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的相关曲线回答问题。(1)在曲线中EF段呈上升状态的原因是 。(2)分析可知HIV主要攻击人的_细胞。曲线中的AB段的形成是因为效应T细胞作用于_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该细胞裂解死亡,这一过程称为_免疫。HIV无藏身之处后,再经 作用,使HIV形成沉淀,被 吞噬消化。(3)第1年到第9年内,HIV的浓度 ,原因是 。一年后,T淋巴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呈 关系。艾滋病患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不能长时间生存。(4)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性接触传播 B蚊虫叮咬传播 C血液传播D母婴垂直传播 E握手、共同用餐、同池游泳传播(1)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2)T淋巴 靶细胞(或HIV宿主细胞) 细胞 抗体 巨噬细胞(3)逐渐增加 T淋巴细胞逐渐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 负相关 (4)ACD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