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内人双陆图》赏析.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34374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内人双陆图》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唐《内人双陆图》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内人双陆图》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内人双陆图》赏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内人双陆图赏析棋类运动是中国古代休闲活动之一,并在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有所表现。唐代(618907年)政治开放,经济、文化繁荣,女子体育娱乐全面展开,仕女画内人双陆图就是对这种现已失传的棋类运动的描述,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唐代是古代绘画垒面发展的时期,仕女画呈现繁荣局面,张萱、周?P等院派画家纷纷拿起画笔描画宫廷妇女多姿多彩的生活。周?P,字景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其所画美人图艳丽丰肥,唐末画评家朱景玄言其所画佛像、仕女、人物等皆属神品。其内人双陆图描绘当时贵人以棋戏消遣的生活,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内人即宫中之人,双陆是当时盛行的棋类活动。该图有两幅,均为绢本设色,分别藏于

2、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台北所藏纵28.8厘米,横11.5厘米。图中两贵妇对弈双陆棋,两淡墨奴婢侍立其旁观看。贵妇发髻高挽,并有月形角梳配于其上,衣衫为色彩夺目的红绿搭配,表情安静祥和,悠闲之态尽显。图中人物造型皆“以丰厚为体”,保留着鲜明的“周家样”风格。图中棋具为长方形,高度适宜人坐玩。其上黑白棋子各数枚,皆尖头束腰平底。图画用线简洁,细劲平直,色彩清丽,一派唐代风韵。此卷旧作经当代鉴定家谢稚柳等考证,定为北宋摹本,图中诸宫女发饰、服饰、器用等皆属唐制。美国所藏纵30.7厘米,横64.4厘米。粉本传为周?P所作,画面主体为二盛装对坐弈棋贵妇,近旁立二侍婢,图右有二男女贵人正前往观

3、棋,另有二侍婢近前准备应候。两图人物形象及构图极为相似,贵妇对弈之棋均为现已失传的双陆棋,弈棋及人物着装的细节略有区别。“双陆”又叫“握塑”“长行”以及“波罗塞戏”,与六博同属掷骰行棋的游艺。关于双陆在中国的出现说法颇多。据传该种棋类活动始于天竺,流行于魏晋南北朝,盛于隋唐以迄宋元,尤为贵族、闲雅者所喜好。但隋以前的史籍鲜有谈及双陆者,作为绘画题材出现更是珍稀。由日本双陆锦囊钞一书对唐朝双陆的记载可知,一套双陆棋的构成包括上刻12条对等竖线的棋盘,各15枚黑白两色棋子,两枚分别刻有从一到六数值的六面体骰子。具体玩法是,双方分别掷出骰子,再根据骰子顶面显示的数值而行进步数,先将己方15枚棋子走进

4、最后的6条刻线以内者为胜。这种棋戏进退幅度大,胜负转换易,带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偶然性,当时就深受武则天喜爱。明、清时仍在上层贵族及仕女间流传。双陆的玩法很多,形制也各有异同。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有一件镶嵌螺钿双陆棋具,棋长28厘米,高7.8厘米。面上沿长边中央有月牙形“门”,左右各6个螺钿镶嵌的花眼,棋具中央卞出镇振武。置宴,乐戏既毕,乃命角抵。有一夫甚魁岸,自?州来此较力。军中十数辈躯貌膂力悉不能敌。主帅也壮之,遂选三人,相次而敌之,魁岸者俱胜,帅及座客称善久之。”唐代皇帝也喜爱观看角抵,新唐书?穆宗纪记载,穆宗即位,“丁亥(二月)幸左神策军观角抵及杂戏,日昃而罢”。“自是

5、凡三日一幸左右军及御宸、九仙等门观角抵杂戏”,有时要观看到深夜。在民俗节日中,如七月“中元节”“客食日”“五月盛集”时,角力也是一项重要活动。宋代角力记中记,在五陵、鄱阳、郑楚地区五月盛集时,有在大街上摔跤取乐的。在蜀中也有摔跤的习俗,从正月上元开始至五月结束,当时在新生草地上举行活动,赢者可获奖赏,观者甚众,道路为之阻塞。史书上还记有“云阳县角抵力人张莅”“荆州百姓郝帷谅”等民间摔跤能手的名字。五代时摔跤高手更多,如浙中李青州、谢健、石彦、王愚子父子等。当时僧人也有好相扑者,续高僧传载,隋文帝时,有西域胡人善摔跤,无人能敌,隋文帝质问:大隋国无有健者?乃有僧人法通和尚出,与胡人比赛,败之。宋

6、代角抵活动在民间同样兴盛,遍及城镇与农村。形式大致有二,一类是由政府或民间组织。如南宋临安(今杭州)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上比赛摔跤,胜者可获奖,奖品有旗帐、银杯与马匹等。另一类在市街瓦舍游艺场所表演比赛,带有群众娱乐性质。在比赛表演时的服装与唐代相同,裸身仅着三角短裤。当时在汴京,民间有“小儿相扑”与成人“角抵”之分,还成立了一些相关的组织,如“角抵社”“相扑社”等,有的是职业角抵手,以善角抵而出名。除男子外还有女子参加,名手如赛关素、黑四姐等。她们在摔跤比赛时与男子装束相差不多,裸露上身,很多人看不惯。当时名人司马光在他写的论上元会妇女相扑状中,要求禁止”使妇女裸戏于前”。还有高手因角抵而得官职

7、,如景定年间(12601265年)有一位温州人韩福就是因角抵获头奖而补军佐之职。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载:宋太祖时举进士,汾州人王嗣宗于殿前与赵昌言争状元,太祖命二人手搏,约胜者与之。昌言发秃,王嗣宗殴之,使其幞头坠地,上前禀:臣获胜。太祖大笑,乃以王嗣宗为状元,昌言次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上至皇宫下到民间,当时相扑运动之受欢迎。元朝民间的各种文体活动很多,角力和手搏运动属武术一类。当时蒙古族统治者为防人民反抗,严禁民间持有兵器和习武,角抵有时也在其列。元史?刑法志四规定:“诸弃本逐末,习用角抵之戏、学攻刺之术者,师、弟子并杖七十七”。虽有禁令,但武术活动仍活跃在民间。角抵本来就是蒙古族传统活动,他

8、们入主中原后,这一运动更是盛行,而且角抵取胜能得到丰厚的赏赐。元史?武宗纪曾记载有“赐角抵者阿里银千两、钞四百锭”的事。明代角抵活动仍盛行,张岱陶庵梦记?扬州清明记载:清明节时,扬州郊外有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其中就有“浪子相扑”。明代民间角抵运动之所以盛行,有其社会原因:其一,明代已不禁民间习武,而且将民间武勇之人编成队伍,平时操练,有事用以征战;其二,还提倡文士习武,即文武兼备。续文献通考?学校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诏国子生及郡县学生员皆习射”,文士要骑射、击剑等;第三,在社会上习武普遍,武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摔跤当然也在其内。清代角抵满语称“布库”,从清廷到民间都举行此活动,还建立“善扑营”之制,选八旗勇士习角抵等技艺。清末善扑营解散,人员散人民间,推动了各地摔跤技艺的发展。前述民间上马石雕刻纹饰中出现角抵图,正是明清社会角抵普及流行的反映。责编潇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