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28张居正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21600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28张居正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28张居正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28张居正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28张居正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28张居正改革教案岳麓选修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居正改革导入:如同其他王朝一样,步入中晚年的明王朝也开始百病丛生、步履蹒跚起来。危难之际,治国能臣张居正登上了晚明波诡云密的政治舞台,殚精竭虑,力挽狂澜,一度使大明王出现中兴之象。可惜的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张居正的鞠躬尽瘁究竟没能改变历史的步伐。扼腕叹息之余,我们不禁对这位帝师和内阁首辅油然而生敬意与好奇张居正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最后为什么没能妙手回春呢?(阅读教材,从客观、政权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其背景)一、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时代的呼唤)1、明朝中后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必要性)-客观原因(归纳内外交困表现在哪些方面?(思路: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对外等方面思考)内:(1)最

2、高统治者的昏庸腐朽(2)政治腐败、官员贪污,财政严重亏空(3)阶级矛盾激化-土地兼并 官府搜刮变本加厉的搜刮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人民起义此起彼伏(李自成、张献忠)外:(4)边患猖獗、外来侵略乘虚而入,少数民族劫掠:北方蒙古贵族的劫掠;外来侵略:倭寇侵略东南沿海、葡萄牙侵占澳门(1572,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变法革新运动)2.明神宗的支持-政权因素3、万历年间,锐意改革的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可能性)张居正的才识与决心-个人因素明朝著名首辅,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终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

3、学士。为人聪明敏捷,深沉机警,胸有大志,勇于任事。在他辅佐年幼的万历皇帝执政的十年间,策划和推动了改革。小知识:内阁制与内阁首辅明清两代的内阁是封建皇朝中央政府的最高办事机构,明朝永乐年间,为了方便协助处理政事,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明中叶以后,由于政治腐败,皇帝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由内阁代替皇帝草拟诏命、敕诰,六部尚书凡事须请示内阁大学士,而且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内阁大学士有多人,地位类似前代的宰相。其中一人为首领,称“首辅”。首辅更是位极人臣,一切朝政归其调度,俨然成为实际的宰相。嘉靖时把持朝纲20年的严嵩和万历时主持改革的张居正,都是明后期影响很大的内阁首辅。二、张居正改革(1)、目

4、的: 挽救危机,维护封建统治(2)、内容: 影响:政治上:-整顿吏治-“尊主权”-整肃朝纲 (首先) 以法理政 -振扬风纪、使民信服 推行考成法-提高办事效率(讲解): 整顿吏治 既是改革本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关系到整个变法能否启动并取得成功的前提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尊主权”,强调“朝廷尊,而下有法可守”颁行考成法三级机构逐层定期审核各级官吏政绩、实行赏罚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完成以下问题):“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无所不披靡”。 -傅维麟明书思考:1、 该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张居正改革使吏治得到整顿。)2、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尊主权伸张法纪,

5、依法理政颁行考成法)3、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全面推行改革铺平道路)(政治上的改革)影响:卓有成效,为各项改革措施铺平了道路国防上:-实施边防新政-“内修守备”-军事力量增强、防御体系完善、震慑效果显现:A起用戚继光等著名边将,积极操练兵马 B大力增修、加固长城-“外示羁縻”-节省大量军费、增进蒙汉交融: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来往长城为防御草原游牧民族而修筑,“用险制胜”,成为各民族战争的舞台,但并不能真正遏制游牧民族的南下。同时,长城在客观上也起到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作用,成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见证。随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与巩固,长城作

6、为防御工程的作用日趋减弱直至消失,其实际的政治军事功能完全转变为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象征。戚继光抗倭背景:明朝中期的倭患错误认为倭患源于海上贸易,实行海禁,一些奸商和倭寇勾结。明朝后期的政治腐败,海防松弛根本原因概括:浙东台洲九战九捷(1561到福建、广东与俞大猷合作,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评价: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有利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他是我国的民族英雄。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16C始,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 1553年借口借地晾晒物品-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设机构、任官吏、派驻军,强租占(国防上的改革)影响:使边塞得到开发蒙汉之间相互熏染融合明显成效,

7、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经济上:-赋税改革-清丈田地-打击豪强、限制兼并减轻负担、增加收入刺激商品、货币流通推行一条鞭法(讲解:)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做“一条鞭法”。1、背景(阅读课本思考):(1)实施一条鞭法的客观形势是什么?: A土地兼并严重B清丈田地卓有成效;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2)张居正发挥了什么作用?先试行,再向全国推广。既策略,又坚决,审慎、灵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主观因素)2、 归纳一条鞭法内容及影响:A按田亩多少征收,使政府从掌握大量田亩的地主手中增加税收,又使无地、少地贫民减轻负担。B简化手续由宫府

8、直接征办 , 限制豪强地主 盘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计亩征银交钱代役 , 利于稳定农业生产, 大量农产品纳入市场,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 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经济措施的影响):A、国家税收增加B、农民的负担减轻,对国家的依附关系有所放松C、稳定农业的发展,刺激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的发展(刺激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D、利于抑制土地兼并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沿革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

9、标志。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应反映。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哲学思考1、体现了政治和经济的辨证关系。 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将会更好的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果。2、体现了党和国家实行依法制国的原则。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将农村的分配制

10、度进一步纳入法治轨道,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3、体现了国家的对内职能。 一是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4、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3)、结果:A一度使明王朝恢复了生机,(张居正执政十年是明中后期最有生气、最为光辉的时期)B最终失败,改革成果毁于一旦,身后毁誉。(阅读教材提炼改革失败的原因) (4)失败原因:A:触动了豪强权贵和腐败官吏的权益,招致他们的的反攻倒算B : 明神宗的蜕变(昏庸腐化)(对权相劝教约束早怀不满的明神宗下诏废弃新法)三、评价张居正改革思考讨论: 张居正改革的最后结局,令人扼腕叹

11、息。假如张居正能长寿一些;假如万历皇帝始终如一地支持他的改革,结局会怎样呢? 张居正改革的确能减轻当时的社会积弊,缓和社会矛盾,维持封建统治的短期稳定。但是,张居正是在整个封建政治经济体制框架下的一种微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弊端。这就是张居正改革的历史局限性所在。 如:土地兼并问题 根源 封建土地所有制 吏治腐败问题 根源 封建君主专制感悟:改革家张居正有哪些闪光点值得今天我们去学习?立志高远,坚韧不拔忧国忧民,勤勉务实无私无畏,善于用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