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地理最后一课 分秒必争 决胜高考一、 了解要求俗语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高考的公正、公平体现在答案的规范上,任何创新性答案都应有所根据因而了解高考评分细则及要求,对规范答题很有必要1. 名称要求:(1)中国地名从严、字词不能错;(2)外国名称以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理图集为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3)凡涉及地理名称的汉字名、译名答案,错一字不得分2. 表述要求:(1)参考答案唯一,未允许灵活,只能使用地理语言(术语);(2)有参考答案,特别声明“只要考生答出意思相近的答案”可以给分,其分三种情况:①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答案,可有不同的描述性语言见05年评分细则)②虽有前题说明,但是重复试题中的结论,不得分例如:2002年文综中39(4)试题中有“黄河累次泛滥,汴河河道淤浅”问黄河该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仅答黄河河道阻塞,河道淤浅,不得分其准确表述应为:上中游(水土流失),下游(地上河);其中游水系东西对称,常使河水在7、8月份暴涨,且部分河段有凌汛③用一段文字进行解释性的答案,国家参考答案只给出评分的关键词句,酌情给分但句号内答题答案前后矛盾,前提条件错误和句号内多种答题答案中对少错多均不给分。
二、 应试指导:1. 读懂题意,提纲挈领: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提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做才能有的放失如:“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沿线水资源问题:陇海沿线及兰新线两段,东段:降水量少,径流量较小,人口稠密,人均径流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西段: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径流量小还有03年全国题描述10℃等温线走向(分段问题)———分段的前提:影响气温的因素差异再如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地中海海水盐度问题) 2. 看清图示,科学分析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数据用于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定量分析,并能对一些事物的量和量的变化作准确的说明如02年敦煌文物保护,据图可知敦煌在5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处,并且附近有沙漠图例巴尔喀什湖东西部盐度比较:东部(高)地处内陆,降水释少,蒸发旺盛;西部(低)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看图有伊犁河)3. 注重联系,知识迁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如2003年英吉利海峡:不同季节气象条件的变化对渡海作战的影响,其思维过程:渡海作战→风浪大小→风的形成→水平气压梯度→温差(冷热不均).→联想我国冬夏南北温差区别(季节变化)04年文综39(5)四川、广西是西电东输省份,但2003年两省缺电原因首先分析两省输出水电,而水电取决因素:一是落差,二是水量,其中可变的是水量水量与气素有关,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导致发电不稳定4. 准确表述,全面答题: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05年12月,山东胶东半岛的烟台和威海降雪不断,出现了多次暴雨天气,试分析原因一是来自西北方向的强冷空气持续影响;二是与胶东半岛的地理位置有关;三是胶东半岛的地形[参考答案:烟台、威海处在丘陵山地的北侧迎风坡,西北风吹过渤海、黄海海面, 暖湿空气沿丘陵爬升,形成冷流降雪]洞庭湖湿地具有以下功能:①维持生物多样性;②调蓄洪水;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④水运交通;⑤发展亲水型生态旅游三、失误例析1、用现象解释现象 【例1】青藏高原上太阳能十分丰富,原因是 [实录答案]青藏高原地势高 [分 析]“地势高”和“太阳能丰富”是两种现象,这两种现象之间有一定关联,题目要求分析出形成这种关联的内在原因,这就必须借助“基本原理”来实现:“地势高”意味着“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短”,而“路程短”又意味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是原理,“地势高”是现象,现象通过原理与另一现象发生关联 [参考答案]青藏高原地势高,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2、只有原理,没有分析 【例2】读某河道示意图,小岛D会因泥沙沉积而不断扩大,它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实录答案]左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水会向右偏转 [分 析]“偏转作用”是基本原理,实录答案只将原理回答出来了,而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河水向右偏转后为什么就会导致小岛D与左岸相连呢?没有在答案中体现出来 [参考答案] 北岸或左岸 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侵蚀严重,北岸泥沙堆积量大 3、分析不具体 【例3】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⑴ 资源、能源方面 ;⑵ 交通运输方面 ;⑶ 农 业 方 面 ; ⑷ 历 史 方 面 [实录答案]⑴煤铁资源丰富 ⑵水路运输方便 ⑶农业基础好 ⑷发展历史悠久 [分 析]分析一个具体工业区发展的条件,不能使用过于概括的语言,应该更加具体一些,要具体回答出“如何有利”例如,“水路运输方便”,它可以作为很多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作为“答案”,它显然没有突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这一主题,因而是不具体的。
具体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交通运输方面的有利条件”,就是要具体到有哪些水路、如何方便等 [参考答案]⑴ 五大湖西部的铁矿、阿巴拉契亚山区的煤炭资源丰富⑵ 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有便利的水运,大西洋沿岸有优良的海港⑶ 地势平坦,农业发达,农副产品供应方便 ⑷ 是欧洲移民最先到达的地区4、分析不全面【例4】城市人口密度比农村大,原因是 [实录答案]城市工业和商业发达[分 析]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开发历史长短等都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其中“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应该说,“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是本题的分析模型我们在分析时,应该把城市和农村的地域特征进行比较,确定主要的影响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决定本题答案是否全面,取决于对“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即社会经济条件到底包含哪些方面结合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应该包括“社会的”和“经济的”两个方面,社会方面包括生活条件、文化、交通、教育、医疗等,经济方面包括经济的发展水平、就业机会的多少等实录答案只从经济方面进行了分析,因此,是不全面的 [参考答案]①城市工业发达,商业贸易活动频繁;②城市交通方便,文化教育和医疗条件好 5、答非所问 例5: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呈狭长分布的原因是:_______。
审题首先审清问域所谓问域即问题给定回答的最大范围,问域不明,就会犯答非所问、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本题所问为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呈狭长分布的原因,正确答案为:①因安第斯山脉逼近 海岸,沙漠不能向东扩展,②受秘鲁寒流影响,沙漠向北延伸,可有些学生却误解了题意,答成了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的成因,其答案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和秘鲁寒流的影响例6 (1)分析地中海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从海陆热力性质的角度考虑)冬季,地中海的气温周围陆地上的气温高,形成一个局部低压,对来自大西洋的西风有增强作用,使地中海地区温暖多雨;夏季,地中海的气温比周围陆地上的气温低,气压高,对(亚速尔)高压有加强作用,使沿岸地区晴热少雨2)地中海沿岸地中海式气候分布最广的原因是由于地中海是一个陆间海,伸入大陆内部,扩大了暖温的西风气流影响范围,而很多同学确错答成了地中海式气候的成因6. 概念不清,张冠李戴中国火山分布成因上与位于两大板块边缘有关:一是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形成我国东部火山群;一是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火山分布火山的成因及火口湖(长白山天池)和堰塞湖(镜泊湖)的成因的区别05年高考题评分细则36.右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 (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1)AA′上图:山地/低山/丘陵/山体/山/山丘(2分)另:山谷/山峰/山脉不给分 宽阔谷地/宽展谷地/宽浅谷地/谷底(很)宽/谷地宽平 ( 2分 ) 另:中间地势低平(平坦)也给分,但无“中间”不给分其他给分情况:东部丘陵西部高山/中间低平的平原/有山地与平原、山河相间/西部为高山,东部为山地,中部平原(2分) BB′中图:山地/低山/丘陵 (2分) 深切河谷/深切峡谷/V字形峡谷(2 分) 另:深谷、峡谷/狭长的河谷/V型山谷 也给2分 , 但河床/山高谷深/河谷相间/河床V字形 不给分 CC ′下图:丘陵 2分 宽阔谷地/宽展谷地/宽浅谷地/谷底(很)宽/谷地宽平 (2分) 另外给分情况:中部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是平原丘陵 (2分 ) 山地/丘陵/低山与(和)宽谷组合(结构);有山丘,有河(谷)地;(必须是一个整体,否则不给分)4分另外给分情况:地形多为丘陵或谷地/地形多为丘陵、山地、平原(或以。
为主),但超过3 个不给分/山间河谷、山间盆地/主要是丘陵(山地)、峡谷(河谷)为主,中间为河谷地带/整体特征为山地、丘陵4分)地势起伏不平(2 分)/地形崎岖(2分)/山高谷深,而答南方丘陵、山谷与丘陵相间分布则不给分 (2) 耕作业/农业:林业/种树;果树业/经济林/水果;养殖业/养牛/养羊/牧业;开发水能/利用水能/利用水资源/利用河流灌溉; 任何一个答案2分(总分不超过4 分)避免坡地垦荒/避免过度开垦/修成梯田/减少坡耕地/避免过度放牧/减少养殖数量/避免乱垦滥伐 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植被/合理利用土地/多种树种草/坡地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3分 (3)第一得分点答案:2 分 降水较多/降水量(较)大/雨水多 不给分案例:亚热带季风气候(没有推导降水多)/降水集中/降水变化大 第二得分点答案:2 分 有(足够、较大)汇水面积/汇水面积(较)大/河流补给量大/地形能够汇集大量(较大)水/水资源(较)丰富/水分充足/地表径流量大/河流流量大/水流量大/水源丰富(充足、丰沛)/有足够水资源/水量大/流域面积大 不给分案例: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支流多 第三得分点答案:3分 河流有较大落差/地形有较大落差/河流(地形)有较大比降(坡降)/有一定落差/势能大/有一定水位差/有大量水能有利于发电/水能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丰富/水能充足/水能蕴藏量大 不给分案例:河流由高至低,水流较湍急/地势变化明显/地势起伏大/地势有高有低/地形条件优良第四得分点答案;:4分 (在剖面线BB′附近)有峡谷,(形成较好坝址)/有深谷/有修筑水坝(电站)的有利地形(谷地/河谷)/有较好坝址/地势好,可在BB′中间修建大坝/东西高、中间低,有利于修大坝/河流两侧高,中间低有利于修大坝/在BB′处河面窄,有利于修大坝(电站、水库)/地势好,有利于修大坝(水电站)/盆地地形有利于修水库。
不给分案例:河道弯曲处,有利于修大坝/这里水流缓慢,有利于建大坝(修大坝条件的推理不是地形条件的,即使有“有利于建大坝”答案,也不能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