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证考试备考辅导河南中文导游词:武侯祠――导游词.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037055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游证考试备考辅导河南中文导游词:武侯祠――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导游证考试备考辅导河南中文导游词:武侯祠――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游证考试备考辅导河南中文导游词:武侯祠――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游证考试备考辅导河南中文导游词:武侯祠――导游词.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中文导游词:武侯祠导游词各位朋友,早上好!现在,我就带大家去游览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词。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把诸葛亮的地方。诸葛亮(1-234年),字孔明,汉末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他幼年丧父,后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牧刘表。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生活。但他广交天下名士,满腹经纶,腹藏良谋,隐居求志,宁静致远。当时的大名士庞德公把他比为一条待时腾飞的卧龙。汉建安十二年(2),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

2、庐,拜请诸葛亮,自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离开了躬耕十载的卧龙岗,参加了刘备的政治集团,后官拜蜀汉丞相,爵封武乡侯,死后溢忠武侯,因此历代诸葛亮祠庙均称为武侯祠。据清康熙龙岗志记载,武侯祠始建于魏晋后期,经历代的不断修缮和增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今天我们看到的武侯祠,共占地200余亩,殿房0多间,检联70多副,碑刻300余块,是我国纪念诸葛亮的古建筑群。今日的武侯祠保持的基本上是元明的布局风格,其木构建筑多为明、清重建或增建。祠院依岗而建,南滨白河,北障紫山,地势开阔,势如卧龙。院内丛竹视讽,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好了,各位团友,现

3、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武侯祠的人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大家看这第二道坊为三顾坊,清道光年间所立,两面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和真神人,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纳贤而立。士为知己者死,正是由于刘备这诚恳的三顾,才使得诸葛亮离开了隐居十年的卧龙岗,辅佐刘备,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才能三分天下,成就帝业,诸葛亮因而功高盖世,万古流芳。刘备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是实实在在,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这个优点可真的值得我们当今的一些领导学习呀!真神人三个字,出自苏轼武候庙记颂扬诸葛亮的一段话人也,神也,仙

4、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大家看石坊北边的卧龙潭,那些边有三棵古楸树,相传是当年刘、美、张三顾时系马的树,现在还存在的那一棵,大家猜一猜,00多年前,树上拴的是谁的马呢?穿过三顾坊,走过仙人桥,这条甫道直通山门。山门为武侯祠正门,古朴端庄,正中券门额上石匾镌刻的武侯祠三个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题。过了山门,即进入武侯祠的第一进院落,庭院宽敞,古柏蔽日,青砖墁地,古朴自然。院中甬道上三代遗才石坊与大拜殿相对应。这里是赞扬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与三代的贤人伊尹、吕尚、傅说等相比。我们转过来再看韬略宗师四个大字,韬略原指中国古代兵书六韬和三略,后世用来指用兵的谋略,这里也是赞扬诸葛亮的文韬武略的。各位团友

5、,这就是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体建筑。大拜殿正门悬挂着清道光三年(23年)南阳知府廖文锦行书隐居求志匾额,殿内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他纶巾羽扇,风度庄严,正是东汉末年隐居儒士的典型装束。左边是他的长子诸葛瞻,右边是长孙诸葛尚。殿堂的檐下柱上挂满了历代名人骚客的对联和匾额,这些碑额和对联无不充满世人对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请看这副:吕蟠溪伊莘野王佐其才乎继以宛琅琊得主有常经论不焕,齐鲍叔郑子皮圣门所许也合之徐元直见贤能举豪杰奋兴。这副对联歌颂了吕尚、伊尹、管仲、诸葛亮这些能够帮助帝王力挽狂澜治国安邦的政治家,又赞颂了像鲍叔牙、郑子皮、徐元直这些举荐有才之士的伯乐,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请看这副:

6、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结庐在紫峰白水以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这里,品指的是等级、品位。莘野渭滨,代指隐居时的伊尹、吕尚。两朝指的是先主刘备,后主刘禅。惊司马指的是诸葛亮死后用木像就使得司马懿丧胆落魄。下联中紫峰白水指的是南阳市郊的紫山和白河,曲吟梁父,即吟咏梁父吟,梁父吟写的是齐相曼婴以二桃杀三士的故事,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副对联充分赞颂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和丰功伟绩。他当年躬耕隐居,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完全可与前贤伊尹、吕尚出仕前的高尚行为相比美;他把茅庐建在紫山脚下,白河之滨,自比管仲、乐毅,人比为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正恰似卧虎藏龙;他未出茅庐

7、,已知三分天下,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庐对纵论天下风云,战略决策成竹在胸,显示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旷世奇才;他的前后出师表是多么的壮怀激烈,感人泪下!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呕心沥血,辅佐两代君主建立了蜀汉伟业。试想正是有了刘、关、张到此地三顾茅庐,才有了诸葛亮的出仕,也才有了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三国战争风云历史。尽管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变幻,世事沧桑,但诸葛大名垂宇宙,三国佳话天下扬,诸葛亮留下来的政治、军事、治国方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诸葛亮的不朽英名,永远值得人们怀念。此时此刻,站在武侯祠里,缅怀孔明一生伟业,怎不使我们神游往古,浮想联翩?想当初诸葛亮隐居南阳卧龙岗头,苦

8、读史书,放眼天下,立下雄心大志,关心社会民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时代。一旦时来运转,皇叔三顾,草庐一对,卧龙腾飞,火烧博望,天下三分,奈何蜀汉末年,摊上个扶不起的阿斗,又加上国力不济,诸葛亮虽壮心不已,为统一中原,六出祁山,但孤掌难鸣,更可叹积劳成疾,5丈原病死在军旅之中。后人思之,无不扼腕感慨。正像杜甫的蜀相的诗中所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这是清人顾嘉衡写下的对联。上联是说,诸葛亮一心为国,并不分君主是贤明的刘备还是昏庸的阿半斗;下联说诸葛亮名垂千古,为天下传诵赞扬,又何必分辨什么襄阳、南阳呢?这是说的一桩历史公案

9、。原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忆自己未出茅庐时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但三国志上又有一个隆中对,隆中在湖北襄阳境内。于是,南阳人和襄阳人都说诸葛亮是隐居在自己的家乡,文人学者是纷纷引经据典,互不相让,明清时期即打起了笔墨官司。顾嘉衡是湖北人,当时又任河南南阳知府,为了既不得罪故乡人,又不刺伤为官地,只好来个和稀泥,写下了这副骑墙的折中对联,要大家不再分南阳襄阳,从而缓解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因此这副对联名噪一时,为人们竞相传诵。59年,当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耀邦来南阳视察工作,对这副对联颇为欣赏,还据此联改了一副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国家,何必争多得少得。借古人名联的旧形式而赋

10、予革命的新内容,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胡耀邦同志的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看来直到现在,顾嘉衡这副对联还在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另外,武候祠还有很多名联,其内容大都是歌颂诸葛亮的才华与德政,若把这些对联拼凑起来,加以纵横分析,可以说是一部三国史诗。如这一副: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还有一副妙联:收两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恩三顾;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封,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巧用了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lo个数字,下联灵活运用了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个字,全联共54个字,简练地阐述了诸葛亮出

11、茅庐后辅佐刘备父子戎马倥偬的战斗一生,真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笔笔传神。请大家随我到这边来,参观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这一共由2l块石碑组成,刻工精良,十分壮观,不可不看。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建兴五年(227年)给后主刘禅上的奏章,畅述了自已为复兴汉室要鞠躬尽瘁的忠贞思想,成为字字中间有涕零的千古名篇,感染力极强。绍兴八年(38年),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抗金途中路过南阳,遇雨,随宿于词内,观看了出师表之后,被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夜不成眠,坐以待旦,感慨万千,后经道人请求,挥涕走笔,把00余字的前后出师表一气呵成,背诵写出,以抒胸臆。其字铁画银勾,龙飞凤舞,潇洒飘逸,奔放淋漓,

12、表现了高超的书法艺术。我们今天游武侯祠,观出师表,远相撰词,名将手书,既能见孔明之胸怀志略,又可赏岳飞之翰墨神工,实为今生一大幸事。现在我们绕过大殿拾阶而上,进入了一处静谧秀丽的院落,院内古木交错,花卉盈庭,翠柏丛中簇拥着这座八角攒尖式建筑,就是闻名于世的诸葛草庐。草庐为砖木结构,茅草盖顶,回廊相通,古朴简陋。庐内竖立明成化十四年(78年)石碑一通,正面刻有汉诸葛孔明旧庐七个大字,庐内及门额上悬挂着郭沫若先生及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书的匾额。草庐八角挑起,悬挂八只风铃,以八封阵势别具风格。每当清风轻吹,风铃叮当作响,好像在娓娓叙说着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我们坐庐中小憩,可近观四周景致,古人曾有身居一

13、庐八面景之说,卧龙岗十景中的八景在这里都可以看到:古柏亭、野云底、半月台、躬耕亭、小虹桥、抱膝石、老龙洞等绕庐而建,成众星拱月之势。这些景点虽同置一院,但毫无拥塞局促之感,碑廊相连,错落相间,互为对景,形成绩丽恬静的园林风光,步移则景导,表现出古人高超的造园艺术。这是半月台,立于茅庐右后侧,为台式建筑砖石结构,平面为正方形,高约数丈,沿梯道可盘旋而上,上有砖墙花样平台,凭栏可望远观天。半月台上诸葛亮在此隐居时夜观星象的地方,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善于利用风、雨、雾等自然现象为战争服务,草船借箭、祭东风等民间故事,妇孺皆知,脍炙人口。清人有诗赞之:汉月镂空昭碧天,凭高一望尽寒烟,1U围水匝林梢见

14、,待酌流霞候月圆。台正面为半圆形砖券门,上嵌顾嘉衡所书半月台三字,旁饰半月图案,两侧刻有联自来宇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盖由唐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中演化而来。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宁远楼,又名清风楼。它坐在中轴线的末端,为整个祠庙的建筑,传为诸葛亮隐居南阳时书斋旧址,楼名由宁静致远而来。万古云霄匾额,源自杜甫咏怀古迹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高,三分割据纤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门柱上悬挂清四川盐茶使赵藩在成都武侯祠书写的一副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从来治蜀要深思。这里的攻心指的是诸葛亮在南征

15、时,马设曾建议用兵之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采纳了这一建议,七擒七放孟获,以攻心收到了安抚的效果。宽严,是诸葛亮答法正书论述的中心。诸葛亮帮助刘备在蜀建立政权后,根据刘璋暗弱,威刑不肃,致使蜀土人士-,专权自态的局面,实行了严峻的法治,进行了种种改革。时的四川太守法正认为诸葛亮刑法峻急,并以刘邦进川时的宽刑,来建议诸葛亮缓刑弛禁。诸葛亮剖析历史,针形势,写出了答法正书,指出根据实际情况,不能照搬邦人川时的宽刑,主张针对当时益州的状况,厉行法治。联文在高度评价诸葛亮的同时,又强调了审时度势的重要性。高度概括了诸葛亮治国安邦的经验,极富哲理性和生命力,这副炙人口、言简意赅

16、的楹联耐人寻味,充溢着深刻而生动的正与反、宽与严、和与战、文治与武功等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因而,毛泽东极力推崇这副对联,誉为发人深思的施政篇和治安策。现在,让我们到三顾祠看一看。三顾祠门柱悬挂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的对联,祠院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菌,庭院宏敞幽深,四周围墙嵌满碑刻,有碑墙之称。祠内有关张殿,殿内立关羽、张飞贴金塑像。关羽赤面凤眼,美髯垂胸,神安气闲,雄姿威风,张飞面色漆黑,豹头环眼,燕颌虎须,急不可耐。要说起这个张飞啊,他就不是搞政治的,没象刘备这样有政治家的远见,看不到诸葛亮这个人才的价值。一顾茅庐时没有见到孔明,他说既不见,自归去便了。也没有发什么牢骚,表现还算一般,说得过去。到刘备准备二顾时,张飞说:量一村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