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8084185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荆、荆、宜”三校高一年级3月联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甚至连纣王之子武庚也被允许继续管理殷商遗民以及部分王畿地区。这表明西周初期A. 对古代帝王后裔的追封构成分封制的主要内容B. 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C. 分封制中包含着对旧有地方势力的变相承认D. 实行分封制有效地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答案】C【解析】【详解】周代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宗族子弟,而不是古代帝王后裔,故排除A

2、项;虽然周武王分封了纣王之子,但在武庚的封地周围还设有周王室的诸侯进行监视,且题意中并没有体现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的内容,故排除B项;西周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分封相当于对这些旧有地方的变相承认,故选C项;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但不是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故排除D项。2.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C. 服务皇权,家国同治D.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答案】C【解析】【

3、详解】材料中说“九卿”的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这反映了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为皇家服务的,“国”“家”同治的特点,故C项正确;而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B是指郡县制特点。D是选官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点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大权总揽;“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

4、乡、里等基层机构)(4)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5)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3.两汉时孝廉只须甄别而不经考试,东汉自顺帝起,凡诸生举孝廉须试章句,文吏举孝廉须试笺奏;郡国孝廉须年四十以上才得应选,其中若有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这一变化A. 说明对官员才能的重视B.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C. 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D. 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等字眼强调的是对才能的重视,所以材料中的变化也就说明了对官员才能的重视,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的变化起不到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的作用,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

5、的是科举制度而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才能而非行政效率,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4.某朝一官员通过贿赂企图任宰相,皇帝同意了某官员的请求,并下诏“某可任宰”。时任某部门的给事中行使职权,驳回诏书,依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 唐朝门下省B. 宋朝参知政事C. 明朝内阁D. 清朝军机大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给事中行使职权,驳回诏书”可知,给事中的职权为封驳审议,加上当时有“宰相”一职,可知给事中隶属于唐朝门下省,故A项正确;宋朝的参知政事执掌行政

6、,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当时不可能有“宰相”一职,故C项错误;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而无权否决皇帝的诏书,军机处之下也未设置下属机构,故D项错误。【点睛】关键信息是“给事中行使职权,驳回诏书”。5.北大历史系教授邓小南认为:“南宋政府机构比北宋明显精简,表现之一就是兼职的发展北宋时众建诸司被分散的地方行政权力,又通过兼职逐渐合并”。材料反映出A. 宋代分化事权的思想不断发展B. 宋代机构精简导致中央集权弱化C. 宋代积贫积弱的问题得到解决D. 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兼职的普遍化【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中央集权发展演变,北宋通过地方分化事权来加强对地方的

7、控制;而南宋又通过兼职逐渐合并”“ 北宋时众建诸司被分散的地方行政权力”,导致中央集权弱化。【详解】据所学可知“北宋通过地方分化事权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导致“冗官、冗费”问题;而南宋又通过兼职逐渐合并”,进而“南宋政府机构比北宋明显精简”,可知A项不符合南宋,A项错误;符合B项,B项正确;C、D项与材料无关。【点睛】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力;设三司,长官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地方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同时又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地方的公文必须是知州和通判共同署名才能生效;又设转运使,负责把地方的赋税除留一少部

8、分给地方外,其余运送中央;死刑需报中央复审,避免草菅人命。6.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元代的行中书省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这一制度在历史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包括标志着内阁政治的形成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促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元代的行中书省,是中央侵入了地方。”说明统治者最初设置行省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故正确;是明朝中央机构的变化,故排除;是从秦朝的郡县制开始的,排除。所以答案选B。7.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

9、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 专制主义日益强化B. 伦理教化逐步加强C.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 史官思想日益僵化【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官方强调“忠”,是忠君的意思,“忠”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也就反映了君主专制日益强化,A项正确。“忠”不等于伦理教化,本质不能反映伦理教化逐步加强,排除B。强调“忠”不等于思想控制,排除C。是官方强调“忠”,这与史官思想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8.史载,希腊某城邦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公民

10、死伤众多,消息传到国内,战死者的父母对于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这反映出在希腊A. 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B. 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C. 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D. 社会各阶层间矛盾日趋缓和【答案】B【解析】古希腊城邦时期,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上述战死者的父母要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和其子幸免于难者为失去儿子的人悲伤,都是把他人为城邦做出的贡献或者说是城邦其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故选B;题干中的“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体现了重视公民的生存权利,故A不符合题意;纲常伦理是古代中国的观

11、念,不符合古希腊,故排除C;题干没有体现阶级矛盾怎样,故排除D。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这一题就是考查希腊城邦的特点,即城邦利益高于一切,考生如果理解了这一重要特征,答案就不难选出了。9.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

12、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A. 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B. 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C. 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D. 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答案】A【解析】【详解】“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限制了执政官的部分权力,避免了以权谋私,保障了司法审判的公正,故选A;材料只是针对执政官而言,且与社会责任感无关,排除B;公元前509年并非罗马帝国时期,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的信息,排除D。10.美国宪法制定者之一汉密尔顿认为:“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因此,我们必须在政府中为出身富裕的阶层永久地保留一定的地位,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

13、也就可以保持政府的正常和良好运作。”据此反应汉密尔顿主张美国实行是A. 共和制B. 两院制C. 总统制D. 联邦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国会由众议员和参议员组成,参议院往往比众议院保守,改革议案在众议院通过后,往往在参议院搁浅,或被长时间拖延。而宪法规定一项立法须经两院通过才能成为法律,这一立法程序能够制约两种倾向,迫使双方都作出一定让步,使得法律较为稳妥。“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反映了众议院比较激进的特点,“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反映了参议员比较保守的特点,“也就可以保持政府的正常和良好运作”说明汉密尔顿主张实行参议员

14、和众议院的两院制,故B正确;共和制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总统制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联邦制是由几个成员国(如共和国或邦、州等)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政治体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 “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联系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分析解答。11.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政治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

15、。该学者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由于当时德国政体变革A. 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B. 超越了时代的要求C. 促进了德国工业化发展D. 削弱了宪政民意的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并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促进了德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成为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故C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主政治的特点,故A项错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没有超越时代的要求,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德国政体变革与宪政民意之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点睛】“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是关键信息。12.现代历史中,政治活动主要体现为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较量,其中“妥协”是一种被许多人评价为“具有政治智慧”的方法。下列事件不符合“妥协”精神的是A. 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B.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 法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答案】B【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