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第3次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27689522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第3次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第3次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第3次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第3次考试历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第3次考试历史试题24. 史料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为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根据目前考古发掘 可知,西周至春秋早期的诸侯墓葬多用一椁二棺(三重),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各国国君墓, 基本上是二椁三棺(五重)或一椁三棺。材料主要可以用来说明()A.礼乐制度长期的稳定性B.西周时宗法制度逐步确立C.礼乐制度落实的渐进性D.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25.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道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 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A.借助神权思想来强化王权B.发展了先秦时期民本思想C.强调天与民众互

2、动的作用D.提高了偽家学说政治地位26.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 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壬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D.君权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27. 在中国历史上,明代的言官(负责监督与上谏)声名显赫。在许多重大问题中,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甚至多次出现集体跪谏、不畏死难,或前也后继、持续极谏的场面。明代言官这些行为() A.说明言官政治地位高于百官B.源于偽家伦理和道德的影响C.奠定了制约腐败的政治基础D.表明明代皇权受到

3、有效制约28. 1844年,道光帝谕令各省督抚:“除现在开采外,如尚有他矿愿开采者,准照现开各厂一律办理o 1849 年议定云南矿厂章程四条,由是“一时矿禁大弛”。上述材料可以表明这一时期()A.鸦片战争后政府重视矿藏开采B.开矿筹饷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C.鼓励兴办洋务以实现自强求富D.放宽限制促进近代工矿业发展29.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 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 王宠惠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A.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B.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C.人治观念与法治

4、理想的矛盾D.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30. 图1、图2分别为20世纪50/60年代建成的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这一变化旨在()图1图2A.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被迫战略转移B.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C.落实中央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D.发展内地工业以推动经济均衡发展31. 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定的空地,以便通行;树枝越界的,应修萸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椽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些条款体现的理念是()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强调维护公共利益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注重兼顾多方利益32.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勺启

5、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廚寸,把统治者关进了 “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33. 新航路开辟后的几个也己里,欧洲殖民者将大赛银运往亚洲。“在中国及印度大部分市场上,纯金和纯银的比价通常是10:1,至多也不过12:1,而在欧洲的比价是14:1,甚至是15:1。这种差异()A.加速了亚洲商品流向欧洲B.导致欧洲传统手工业消失C.使欧洲原始资本积累加快D.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34. 1803年,英国开始研发蒸汽机车,但还没有试制成功,美国就于1807年成功试航了蒸汽轮船。欧洲 人发明了

6、电的理论,但美国的爱迪生和贝尔等人对之理解最透彻。这种现象()A.说明美国有崛起的技术条件B.使美国成为19世纪的霸主C.推动美国率先实现了工业化D.表明科学加快转化为技术35.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座断阶段过渡,但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美国、加篁 大、英、法等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法”,这是因为垄断组织()A.不利于生产力发展B.不利于科技创新C.违背自由主义原则D.是国家干预经济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明朝后期疚痛发生颅卒呈明显的上背蔻芬,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 疫情出现后,明朗基本上鄴是向疫区派出医宫対患者迷行诊

7、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宛民派发小额救济 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宛。有宫员曾上暁说:“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 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夭人合一” “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 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裱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 死亡,崇枝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 20万人死亡,芟延势烈,形 等惨柬。一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 材料二 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产柬鼠疫疫情。随着三奴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鄴铎三期 揺脱了中世紀消极

8、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海,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 理仿疚等务。为防运疫情,1518年伦 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迷行隔務,后来隔髙培蔻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产绘疫区人员 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歡。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 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 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年伊雨莎白女王签若法袤,决定向全国狂收“晉通税”以建立 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宛荒等夹发灾焼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 愿意揍受隔爲,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 有了坚实的

9、詳众基础。17世紀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一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基本特点。(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不同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16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历史时期人物活动及主张春秋我国孔子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商教在秦国主持变法。唐宋时期捽愈扌工起儒学笈兴的大旗。朱条主张洛物致知穷夭理。明清之际黄宗魏著明夷待访录=王夫之:平夭下者,均天下而己。琏清时期林则绘主持繡诺四洲忘,成为开眼希世界“务一人”= 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

10、“宪法乃绶新之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題进行阐述。(要求: 论題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4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重奏的转型时期,以白银货币化为核心的货币制度的变迁是这一时期站构 变化的柬要反吼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产柬贬值退也流通领 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嫁舞、 便于携带等夭然属桂,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道中的主要货币。隆庆元年,明穆京颁布沼今:“凡买卖貨 物,值银一钱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銭”。这以法律形式确定其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 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

11、段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当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绘令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柬要变化世界市劾开始出现。世界貿易网络 开始建立,白银成为世界货币。以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柬美历史转折开端駁系在一起。一是中国 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总之,白银货币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 奏史实,因而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具有深刻意义。摘编自伊伊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实行白银货币化的原因。(8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实行白银货币化的影响。(7分)4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在1875年“马嘉理事件和1876年

12、中美烟台条约的处理和规定当中,郭蜀养因时參莒美 出使英国,成为珑清中国务一位發外公使。郭嵩奏先人一步,根据自身的认识,用“本末观”实现了对“体 用观”的超越。他说“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改教,其末在商贯、造船、制器,相辅以兰其强”=郭蜀奏上奏新加坡设立领事片以“保护商民,与国政相经纬”,从而做到“宜商之意常亲”,于 是兌有了中国在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新加坡领參馆。郭蜀奏対“夷夏观”迷行了理性的批判和认识, 主张应该主动与世界各国平等文往。郭嵩奏在得知英国将向喀什嚙朱派大臣以保全阿古柏政权时,有英国 政府程出了产肃抗议,并要求英国政府撤回使臣。在郭塁奏使英薊后,时人尤其是洋务派対西洋文明的

13、认 识,还停绥在坚船利地的房面上。而郭蜀春则不然,他着重去把授西方文化和科学的精神实质。摘编自刘平郭嵩春出使英国述评(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6年郭嵩蘇成为晚清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的历史背景。(6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郭嵩春的历史功绩。(9分)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详解【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4. C 25.B 26.D 27.B 28.A 29.C 30.D 31.D 32.C 33.A 34.D 35.C(每题 4分,共 48 分)36. (1)特点: 明朝:政府应对消极;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方面;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特征;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

14、(4 分,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即可)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防疫工作制度 化;防疫措施科学、进步。(5 分,任答三点即可)(2)背景:明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观念落后、愚昧。(6 分,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兴起;人文主 义的发展。(6 分,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影响:明朝: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2 分)英国:为鼠疫从英国消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持久稳固;有利于英国 资本主义的

15、发展与社会转型。(2 分,每点 1 分,任答两点即可)37. 【示例一】 观点: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3 分)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士”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改造社会。孔子主张仁、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但克己复礼思想不 符合时代潮流。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逐渐冲击传统的儒家伦理价值观,唐朝已韩愈为代表的扛起儒学复兴大旗;宋代朱熹成为理学集大成者,重塑儒家伦理纲常。但是“存天理,灭人欲” 的主张严重阻碍社会进步。晚清,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 (8 分)总结:在历史的变革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但也难免有时代局限。 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 (1 分)【示例二】观点: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3 分)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乐崩坏,矛盾丛生。孔孟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