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什么是教育哲学第二讲教育哲学简史第三讲人生与教育第四讲知识与课程第五讲理性与教学第六讲自由与教育第七讲民主教育与教育民主化第八讲公正与教育 第一讲什么是教育哲学 Whatisphilosophyofeducation 二 教育哲学定义的历史描述与分析 1 中国教育哲学家们的定义及其分析范寿康 凡百学科都有共通的假定及固有的假定 而所谓哲学实乃研究这种假定的科学 所以我们也叫他做科学的科学 科学的教育学既是一种科学 当然也有根本的假定 而这种假定的研究 非依赖哲学不可 而这种假定的规范的检查绝非科学的教育学的问题 实是哲学的问题 研究教育学的假定的哲学 我们叫他做 教育哲学 1 中国教育哲学家们的定义及其分析 吴俊升 教育哲学的发生 由于教育与哲学关系的确认 其目的在于探究教育所依据的哲学的根本原则 并批评此等原则在教育的理论和实施上所发生的影响 教育学研究的仅限于教育历程的本身 教育哲学则研究到影响教育历程的社会历程和人生历程 我们可以说教育哲学是更深刻 更普泛的教育学 1 中国教育哲学家们的定义及其分析黄济先生的定义 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 应当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 教育哲学是教育科学中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是一门基础学科 教育哲学应当是教育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应当给教育科学研究以理论上的指导 而教育科学的发展又为教育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1 中国教育哲学家们的定义及其分析 桑新民 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学科 又是教育的基础理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育哲学是教育观和教育研究的方法论 哲学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教育哲学则是研究教育领域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哲学是对自然 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教育哲学则是对各门具体教育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教育哲学则要揭示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1 中国教育哲学家们的定义及其分析 共识 第一 教育哲学是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教育的一门学问 第二 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根本问题或根本假设的 其目的是探求教育的一般原则或规律 第三 教育哲学是一门应用哲学 第四 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深化 概括或总结 是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 二 教育哲学定义的历史描述与分析 2 西方教育哲学家们的定义及其分析教育科学知识的概括 泡耳生 克里克 柏格莱 对教育价值问题的探讨 梅瑟尔 波德 从哲学的观点论教育 德贺夫 2 西方教育哲学家们的定义及其分析J Dewey 如果我们愿意把教育看作塑造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类的基本理智和情感的倾向的过程 哲学甚至可以解释为教育的一般理论 除非哲学依然是符号式的或字面上的 或者仍然是少数人的努力 或者仅仅是专断的教条 那么 哲学对过去经验的审查和哲学的价值纲领 就必然要影响行为 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 D Rowntree 哲学的一个分支 其内容一是建立有关知识 认识与作为制度化社会活动的教育的思想整体 二是澄清教育概念的涵义 2 西方教育哲学家们的定义及其分析 N Noddings Philosophyofeducationisthephilosophicalstudyofeducationanditsproblems Traditionally philosophicalmethodshaveconsisitedofanalysisandclarificationofconcepts arguments theories andlanguages However therearemanyexceptionstothisviewofphilosophyasanalysisandclarification Philosophyofeducationstudytheproblemsofeducationfromaphilosophicalperspective pp1 2 三 影响教育哲学定义理论框架选择的关键因素 1 关键因素是 哲学观 2 影响定义者哲学观选择的因素有 1 定义者所在的哲学传统 不同的哲学传统形成不同的教育哲学传统 2 定义者所处时代的哲学状况 哲学观念的变化导致教育哲学观的变化 3 在多元哲学时代定义者个人的哲学信条 教育哲学的定义似乎永远是多元的 4 定义者在下定义时的价值预设 教育哲学家是教育哲学的定义者 任何的定义都具有价值前提 四 20世纪的哲学变革 1 从 大写的 哲学到 小写的 哲学 2 从 贵族的 哲学到 平民的 哲学 3 从 认识的 哲学到 存在的 哲学 4 从 规范的 哲学到 解放的 哲学 5 从 抽象的 哲学到 具体的 哲学 1 从 大写的 哲学到 小写的 哲学 罗蒂 大写的哲学 哲学是一切文化之王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家是一切知识分子之王 哲学活动的目的是 发现 真理 善或最终原则 揭示本质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小写的哲学 哲学是文化中的一类知识 和其他知识是平等的 哲学融入人类交流之中的 担当文化评判者的角色 2 从 贵族的 哲学到 平民的 哲学 贵族的哲学 哲学作为文化之王是在教育和学习的最高阶段才需要学习和研究的 哲学不同于实用的知识 不是为了满足世俗的需要 而是为了满足理智沉思的需要 哲学的学习和研究需要与众不同的非凡智力和专心 平民的哲学 哲学是人人需要的智慧 哲学与每一个人类的成员同在 3 从 认识的 哲学到 存在的 哲学 认识的哲学 认识论问题是哲学的核心 人被简化成认识的主体 甚至被当作认识的工具 存在的哲学 哲学的对象是整个存在 哲学追求一种 内在的确定性 是一个人整个的存在所参与的 哲学的知识不是 向前进展的 哲学意味着无休止地追寻 以领悟人的现实境况中的那个实在 哲学根植于缺乏交流的危难中 根植于真实交流的追寻中 根植于充满善意的争辩中 威胁哲学的力量包括宗教 集权和世俗的功利主义 4 从 规范的 哲学到 解放的 哲学 认识的哲学 以提供和维护人们认识和行动基本规范为目的的哲学 存在的哲学 主张把人从原初认识和行为的依据中解放出来 使他们免于陈规陋习的束缚 能够自我反省 不断地以新眼光来考量存在和存在方式的哲学 5 从 抽象的 哲学到 具体的 哲学 抽象的哲学 哲学的知识是抽象的知识 哲学的研究防范是抽象的演绎方法 哲学的学习是抽象的学习 具体的哲学 哲学的语言不再是普遍意义上的语言 理想不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知识见解也不再是先知的语言 而是卷入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中 具体的事物或事件在哲学思考中不再被舍弃 哲学的思考和学习不是某些人的事情 人人必须 五 对于教育哲学的定义 1 定义 从哲学的角度帮助教育者对困扰自己的任何教育问题的理论批判与反思 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得高级的教育知识 也不是为了实验教育哲学家们的某些理论观点 而是为了唤醒并促使教育者更好地理解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教育生活 使之不断获得认识 了解和重建教育生活的意识 知识 能力与信念 五 对于教育哲学的定义 2 相关的表述 1 教育哲学以教育实践或教育生活为核心 是一种实践哲学或生活哲学 2 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每日困扰着教育者们的教育问题 3 教育哲学具有实践性 反思性 批判性和价值性 六 这种教育哲学定义的解释力如何 1 教育哲学与哲学的关系 2 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其他各学科特别是教育原理的关系 3 教育哲学与教育生活的关系 4 教育哲学与教育者的关系 七 教育哲学的价值重估 1 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 增进教育者的理性 2 引导教育者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 3 检验和分析公众教育舆论 4 对教育政策进行哲学分析 5 促使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知识的批判与反思 6 参与多学科的交流与对话 H A Ozmon SamuelM Craver 作为智慧追寻的哲学实际上是对更好的思想方式的追寻 这种思想方式事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境 当我们这样看待和从事哲学工作时 它就不再是一项孤立的和排他性的研究 而成为人类生活和教育的一部分 pp11 12 八 学习教育哲学的若干建议 1 对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的敏感与关注 2 不断挖掘和积累教育生活的经验 3 学点哲学 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 N Noddings Philosophersofeducationstudytheproblemsofeducationfromaphilosophicalperspective Todothis theyneedtoknowsomethingaboutseveralofthestandardbranchesofphilosophy epistemology philosophyoflanguage ethics socialorpoliticalphilosophy philosophyofscience and perhaps philosophyofmindandaesthetics Thisisaformidabletask 4 阅读几本教育哲学名著 体会它们的思考风格 5 从事几项具有哲学意味的课题研究 第二讲教育哲学简史 一 了解与研究教育哲学史的价值 教育哲学之自我意识若缺乏历史性 将有两方面的缺失 第一 教育哲学将丧失其活动性 自柏拉图以降迄今 大家均视教育哲学为一种活动 此活动在架构上已连续地发生大变化 当代大多数教育哲学家均认为自己在从事自1960年代才开始之活动 第二 教育哲学并不理解当代教育哲学之本身就是历史与件之实体 卡尔 新教育学 了解与研究教育哲学史的价值 教育哲学 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于19世纪中期 但教育哲学思想 无论中外都是由来已久的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 就不能不研究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 关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掘和研究工作 我国的哲学界和教育史学界虽有所涉及 但作为一个专题研究还未提上日程 黄济主编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 序 1994 了解与研究教育哲学史的价值 1 有益于全面了解教育哲学学科 在此之前的一些历史描述过于简略和支离破碎 甚至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错误 2 有益于建设有中国特色教育哲学 3 有利于提高学习和研究者的教育哲学修养 4 有利于开展当下的教育哲学研究 二 研究教育哲学史的方法论 1 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2 注重完整的学科史的描述和分析 3 以大量可靠的历史资料和权威的研究文献为基础 注重标志性事件的把握 4 贯彻 以史为鉴 的价值原则以及 小心求证 的科学精神 三 中国教育哲学简史 1 学科前史黄济先生认为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 先秦诸子学 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明清实学 以及近代 西学东渐 等七个大的历史时期 其基本特点有 天人合一 政教统一 文道结合 师严道尊 等 黄济主编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 第一章 第七章 1994 三 中国教育哲学简史 2 学科史 1 解放前中国教育哲学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运动 与杜威来华 中体西用 与归国留学生的贡献 动荡时代的教育哲学研究 三 中国教育哲学简史 2 解放后教育哲学的取消与重建 教育哲学学科的取消 毛泽东的教育哲学思想 教育哲学学科的重建 20世纪80年代后教育哲学学科的新发展 中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架构 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现任主任 副主任 秘书长和常务理事名单主任 陆有铨副主任 王坤庆 刘文霞 石中英秘书长 陈建华常务理事 郝文武 刘旭东 陆有铨 金生鈜 陈建华 陶志琼 周峰 尚致远 刘文霞 于伟 石中英 王坤庆 三 中国教育哲学简史 3 当前我国教育哲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哲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教育实践 教育哲学与哲学界的交流和对话不够 教育哲学与国际教育哲学界的交流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教育哲学研究 西方中心主义 现象还值得注意 本土教育哲学的建设尚待继续努力 教育哲学研究缺乏优秀的年轻人 四 英国教育哲学简史 1 学科前史 哲学家论教育 如洛克 斯宾塞 罗素 怀特海 能 里德等 如怀特海论 教育目的 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 而文化则象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