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狮子林的造园手法-植物配置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元末明初建园时,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纲”的遗物,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妙构思,假山群气势磅礴,以“适、漏、瘦、皱”的太湖石推叠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盘旋象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笋,石缝间长着古树和松柏石笋上悬葛垂萝,富有野趣假山分上、中、下三层,共有9条山路、21个洞口沿着曲径磴道上下于岭、峰、谷、坳之间,时而穿洞,时而过桥,高高下下,左绕右拐,来回往复,奥妙无穷两人同时进山分左右路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少顷明明相向而来...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基调是以落叶树为主,常绿树为辅用竹类、芭蕉、藤萝和草花作点缀,通过孤植和丛植的手法,选择枝叶扶疏、体态潇洒、色香清雅的花木,按照作画的构图原理进行栽植,使树木不仅成为造景的素材,又是观景的主题许多树木的种植与园林建筑和诗词匾联、人物典故相呼应,喻情于草木狮子林的植物配置亦照此理,东部假山区以古柏和白皮松为主,西部和南部山地则以梅、竹、银杏为主配植色香态俱佳的花木,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不仅增加了林木森郁的气氛更使山石、建筑、树木溶合一体,而成为真正的“城市山林”。
指柏轩前假山上有元代古柏数株,有白皮松五棵,姿态苍劲,皆成画意暗香疏影楼和问梅阁推窗可见三、五株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尤其问梅阁中桌椅、吊顶都是梅花形,窗纹用冰梅纹,书画内容亦与梅有关,与地上“冰壶”古井共同构成一幅思乡的画卷更有文天样《梅花诗》:“静虚群动息,身雅一身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借梅咏怀,体现了文天样正气凛然的高尚情操山石间有六百年年银杏一株,粗干老木,盘根错节于石隙间,夏日浓荫庇日秋叶灿若织锦,成为狮子林中一景2006年05月25日, 狮子林作为元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相关赞誉】据史载,1703年2月11日康熙皇帝南巡、狮子林赐额“狮林寺”后,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匾额乾隆还下令在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两座狮子林可见当年帝皇对狮子林情有独钟清代学者俞樾赞誉狮子林“五复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当代园林专家童俊评述狮子林假山“盘环曲折、登降不遑,丘壑宛转,迷似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