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19223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武汉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选择题(一)在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A、B.C.D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共20小题,用小题1分。共20分)1. 习近平主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启示我们A. 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存在着矛盾的B. 有了崇高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C.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D. 只要投身实践,理想都能变成现实【答案】C2. 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默默奉献五十多年年,创造了将荒原变为林海的人间奇迹。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A.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B. 各种生命都

2、具有独特性C. 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是相同的 D.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答案】D3. 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对严重失信人进行包成,从2018年5月1日起,适当限制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这体现了A. 诚信是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保证 B.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C. 诚信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D. 坚持平等待人是诚信守则之一【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诚信的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文中国家对严重失信者的严惩,表明我国重视诚信建设,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保证,A符合题意,BCD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所以正确答

3、案选A。4.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这告诉我们A. 要善待他人,悦纳自己 B. 应语言文明,态度亲和C. 要传承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美德 D. 应弘扬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孝敬父母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的观点表明古人将孝敬父母放在百善之首,表明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ABD观点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5. 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是认识自我的方法之一。下列句子中能体现这方法的是A.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B.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C.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

4、学生对认识自己的途径的掌握,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A观点表明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B表明当别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属于通过他人认识自己;C表明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D表明能了解别人的人聪明,能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明智,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6.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这说明A. 竞争能够激发人的潜能 B. 共享是所有合作的基础C.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合理竞争 D. 团结的集体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团结的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的观点表明聚集众人的力量和智慧兴办事业,就没有不

5、成功的,表明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A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C观点错误,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所以正确答案选D。7.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下列名句中体现“友善”的是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 善学者能,多能者成【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A表明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B表明要积极承担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C表明要像爱护自己的小孩那样关心爱护他人的小孩,体现了与人为善;D体现

6、了善于学习的品质,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8. 2018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育引导工作。认清沉迷网络带来的危害,作为中学生应该A. 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短、避其所长B. 提高自制能力、抗诱惑能力C.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向任何人公开个人信息D. 完善互联网监管体系,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确利用网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根据所学,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作为中学生,要学会趋利避害,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正确利用网络,所以A观点错误,B观点正确,C观点太绝对

7、,是错误的,D不属于中学生的角度,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ACD,正确答案选B。9.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一章第一条:“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A.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为严格C.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D.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的关键信息“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表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ABD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10. 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

8、速行驶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王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罚金。张某和王某的行为分别是A.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C. 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 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张某违反交通规则,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属于行政违法;王某被处以罚金,罚金属于刑罚处罚中的附加刑,触犯了刑法,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所以排除ACD,正确答案选B。11. 阅读案例,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是为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李某将不履行合同的林某告上法庭胡某因商品质量问题向消费

9、者协会投诉万某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张某因不服工商管理所的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 B. C. D. 【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诉讼类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因为不履行合同起诉林某,属于民事纠纷,属于民事诉讼;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不属于诉讼,不符合题意;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属于刑事诉讼;张某起诉工商管理所,属于民告官,属于行政诉讼,所以排除,正确答案选B。1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这是因为A. 没有公民个人的安全,国家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B. 泄露国家秘密,必须承担法律责任C.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D. 维护

10、国家安全,是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护国家安全的原因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表明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C观点正确;A观点错误,没有国家安全,个人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BD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不是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13. 当前我国吸毒人员呈低龄化的趋势。针对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A. 未成年人无法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感B. 吸毒是犯罪行为,永远不要尝试第一次C. 未成年人吸毒应给予管制的处罚D. 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答案】

11、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良诱惑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吸毒违法,贩毒有罪,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D观点正确;A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作为未成年人,对于毒品要学会辨别并自觉的加以抵制;B观点错误,吸毒是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C观点错误,管制属于刑罚处罚,属于犯罪,吸毒属于违法,不应该受到刑罚处罚,所以排除ABC,正确答案选D。14. 着少年应认清吸毒的危害,坚决对毒品说“不”,这是因为吸毒A. 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容易引发违法犯罪B. 应受刑罚处罚C. 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D. 具有刑事违法性【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

12、吸毒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吸毒违法,贩毒有罪,青少年要认清吸毒的危害,坚决抵制毒品,是因为毒品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容易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A符合题意;BD没有认识到吸毒是违法行为,不属于犯罪,观点错误;C观点与题干不是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A。15. 下列行为属于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是A. 小磊积极参加“保护母亲河”志愿者活动B. 小辉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C. 小丽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D. 小佳的爸爸每月按时缴纳税款【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根据所学,宪法规定的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3、A小磊参与志愿者活动属于社会公益活动,属于道德义务,不符合题意;B小辉举报违法失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是积极行使监督权的表现,不符合题意;C小丽捐钱给灾区,行使了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权,不符合题意;D小佳的爸爸按时缴纳税款,履行了依法纳税的义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所以排除ABC,正确答案选D。16.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国家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这些要求A. 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B. 有利于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大事C. 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D. 为公民依法行政、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法律依据【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行政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对国家机关工作

14、人员的要求,表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做到依法行政,A符合题意;BD在题文中没有体现;C观点错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所以正确答案选A。17. 下列行为属于侵犯智力成果权的是A. 小雷在网络上散布同学的私人信息B. 戴某授权某公司出版自己的作品C. 小琪为自己的小发明申请了专利D. 周某制售冒牌灯具产品【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侵犯智力成果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A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表现;B戴某授权他人出版自己的作品,不属于侵权;C申请专利,有利于保护自己的智力

15、成果权;D制售假冒产品,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权,属于侵犯智力成果权的行为,所以排除ABC,正确答案选D。18. 2018年5月18日,10余万市民参与武汉市政协3号建议案线上互动,就如何全面推进国际化大武汉建设,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建言献策。这是公民在行使A. 文化权利B. 经济权利C. 政治权利D. 人身权利【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政治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的关键信息“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建言献策”,表明我国公民积极行使建议权,建议权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19. “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项规定,维护了消费者的A. 个人信息得到保护权B. 依法求偿权C. 公平交易权D. 自主选择权【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要求经营者依法规范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维护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得到保护权,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