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两校七年级地理上学期3月月考试题湘教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191957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两校七年级地理上学期3月月考试题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两校七年级地理上学期3月月考试题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两校七年级地理上学期3月月考试题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两校七年级地理上学期3月月考试题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两校七年级地理上学期3月月考试题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两校七年级地理上学期3月月考试题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两校七年级地理上学期3月月考试题湘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两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3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14分) 1截至2016年10月31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第二个调度年为北方地区累计供水37.19亿立方米,大大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缺水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偏少,属于半湿润地区 B很多地方浪费水资源现象比较严重, C污染较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程度 D年降水量大,流入到海洋的多2如图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自来水公司的收入 B减少水污染 C增强民众节约用水的意识 D减少社会用水需求3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题

2、目 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水田 B早地 C草地 D林地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题目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能体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 A甲地渔业 B乙地畜牧业 C丙地梯田农业 D丁地林业5.京广高铁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图中四条铁路属于京广线的是( )A. B. C. D. 6“高铁好啊高铁妙,45分钟沪杭到上海人周末把西湖游。”沪杭高铁的开通,产生了“同城效应”,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就好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一样,旅游也更加便捷了。据此,回答下题“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长江水运和海洋运输 B.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 C.高速

3、铁路和高速公路 D.海洋运输和高速铁路 7.关于下图中两工业基地的共同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资源丰富C重工业较发达 D水陆交通便利二、综合题 8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遵位壹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蕉垫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1)长江为长波三角洲地区的农业提供了灌溉_,同时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被誉为 “ ”(2分)(2)图中甲 (城市名称),是中国四大工业基地中 (填工业基地名

4、称)的核心城市(2分)(3)从杭州到甲地的铁路线名称是: 铁路。(1分)(4)以下景点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_。(1分) A、颐和园 B、周庄 C、桂林山水 D、革命圣地延安(5)说说长江三角洲称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河湖、土壤等方面任选两方面分析) (2分)读有关北京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l 2017年104月10日中国环保在线报道,京津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86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世界平均水平的近1/30。水污染及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 (1)北京地理坐标为40N,116E,由此可知北京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_半球,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_带。(2分)(2)图中反映了北

5、京_ 运输便利(填交通运输方式)。(1分)(3)如是有200公斤海鲜要从天津运到北京,应采取 _运输方式(填交通运输方式)(1分)(4)北京的小明,计划今年暑假乘火车沿京包线一包兰线一兰新线到新疆旅游。他有可能会看到 (选2项,多选或错选不得分)(2分) A大漠孤烟直 B小桥流水人家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 围着火炉吃西瓜 (5)材料1反映出,目前北京_ (填资源)十分缺乏。(1分) (6)北京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王程调水方案的终点,这项工程可以缓解北京用水紧张的问题,解决的是水资源:_分配不均的问题(1分)参考答案1D 2C 3A 4C 5A 6C 7B8(1)水源 黄金水道(2)上海 沪宁杭(3)沪杭铁路(4)B(5)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土壤肥沃9(1)东 北温带 (2)铁路 (3)公路(4)A D (5)淡水 这里历史悠久,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很大;水污染和地下超采现象严重;水资源的浪费较严重。言之成理即可 (6) 空间或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