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专题三第二、三课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86688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专题三第二、三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专题三第二、三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专题三第二、三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专题三第二、三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专题三第二、三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专题三第二、三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专题三第二、三课(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前先学案必修三 专题三编写:张裕东 审核:王新华二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自主学习】一、 学习目标1.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代表人物,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 感受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文化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时代特征;学会用辩证观点和多元化的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3.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二、 重点难点重难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以及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三、 学法指导1. 认真阅读教材,完成预习案中的知识梳理和问题导学。2. 标记和理解重要概念和历史结论。四、 要点透析

2、基础知识梳理思考一、新文化运动爆发的背景(一)政治1.国内: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2.国外:民国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二)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三)思想文化: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主张实行民主政治,阶级队伍也日益壮大。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兴起的标志:(1)标志:1915年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前期的指导思想: 的思想;(4)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5)中心: 。(二)基本内容:1.提倡 ,反对愚昧和专制;(1)李大钊: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

3、与专制不能并存;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2)陈独秀:只有科学和民主,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陈独秀:三纲五常完全违反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都是“奴隶之道德”;(2)鲁迅:在著作 中,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者提出“ ”的口号。(1)胡适:在著作 中,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2)陈独秀:在著作 中,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一)积极意义: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 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启蒙运动,为民主共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2.促进了民众觉

4、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系,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3.是一场 运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为现代文化发展提供新模式,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4.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二)消极意义:1.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有一定的片面性;2.缺乏群众基础,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四、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的一场反封建斗争。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一)传播条件1.俄国 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2.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3.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二)传播过程1.初步传入:20世纪初

5、,梁启超、朱执信等中国部分知识分子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2.广泛传播:(1)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 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其中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并于1920年在北京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并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从学术介绍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使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中国革命提供了 。2.马克思主

6、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 。六、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特点及其认识阶段时间主要内容代表指导思想特点认识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器物(西方物质文明)林则徐、魏源;洋务派中体西用用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停留在“器物”的表层阶段,对封建制度和旧文化的根基并未有任何触动。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向西方学习的道路没有走通,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政治制度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政体方案);孙中山(民主共和国方案)由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发展为“三民主义”不仅要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

7、,已发展到学习西方的“制度”的深层阶段,但对封建文化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前期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后期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前期是民主和科学思想,后期是马克思主义前期彻底否定封建传统,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已深入到“思想”的核心阶段,但存在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向,前期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思考:为什么北京大学会成为新文化的中心思考: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的原因?你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五、预习思考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物质基础是(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北洋军阀政府大搞 尊孔复古C

8、.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无产阶级队伍壮大2.蔡元培“兼容并包”教育方针的实质是( )A.让具有各种思想的诸多学者担任北大教授 B.听任各种思想的发展C.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鼓励学术研究,缓和政治派系矛盾3.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继续。“继续”的主要含义是( ) A.继续反封建 B.继续向西方学习 C.继续反对尊孔复古 D.继续主张民主共和4.前期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掀起了文学革命的新时期 D.启发知识分子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是在 ( ) A.

9、戊戌变法以后 B. 辛亥革命以后 C. 十月革命以后 D. 五四运动以后课 堂检测案二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堂检测】1.新文化运动把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主要是因为A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C儒家思想落后于资产阶级文化 D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下列不属于李大钊的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的是A敬告青年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庶民的胜利 D法俄革命之比较观3.对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梁启超概括为“先从器物上感觉出,再从制度上感觉出,再从文化上感觉出”,其中“从文化上感觉出”指的是( )A

10、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4.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5.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最大功绩是 ( )A.批判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B. 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C.推动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浪潮 D. 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课 堂检测案二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当堂训练】1.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不包括 A民主 B科学 C进化论 D马克思主义2.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运动 B青年学生追求民主

11、、科学的运动 C学习西方的文化运动 D思想领域里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3.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作品是A敬告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文学革命论 D狂人日记4.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二(1)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 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5.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A彻底废除旧制度 B民主和科学 C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民主和共和互动探究一: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

12、,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罪案之答辩书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日记材料三: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请回答:(1) 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具体指的什么?(2)根据材料二、三的信息指出新文化运动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互动探究二: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