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一轮课时作业:第3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412773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人教一轮课时作业:第3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人教一轮课时作业:第3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人教一轮课时作业:第3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人教一轮课时作业:第3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人教一轮课时作业:第3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人教一轮课时作业:第3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人教一轮课时作业:第30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跟踪检测评估30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56年,郭沫若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关于科学技术,凡是于我们国家建设有益的东西,我们都是必须学习的。我们不仅要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兄弟国家学习,也要向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各国的科学家们学习。”据此可知()A当时国际上意识形态斗争并不激烈B该讲话是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做铺垫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积极的科技文化政策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式提出解析:根据材料中“凡是于我们国家建设有益的东西,我们都是必须学习的”“不仅要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兄弟国家学习,也要向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各国的科学家们学习”可知,中华

2、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积极的科技文化政策,故C项正确。当时两极对峙格局已经形成,意识形态斗争激烈,故A项错误。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已经开始实行,故B项错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故D项错误。答案:C2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解析:据材料“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

3、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可以得出科学技术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两弹一星”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也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C项正确;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也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C32019唐山市模拟我国政府最终确定每年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是因为()A1964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1970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C1980年的这一天,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D2003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成

4、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使我国进入核国家行列与航天事业无关,故A项错误;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空间技术,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故B项正确;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与“航天日”不符,故C项错误;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故D项错误。答案:B4美国普都大学名誉教授汤巴来伯格评价中国某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跃式发展B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

5、问题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做出重大贡献D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是对中国科学家的评价,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他不是一位科学家,故A项错误;中国粮食产量提高并没有解决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故B项错误;1973年,袁隆平研制了杂交水稻,使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助于解决世界饥饿问题,故C项正确;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落后于中国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C52019贵阳摸底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阅兵仪式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歼20、歼

6、10C,红旗22防空导弹等六种新型战略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后()A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的成效B工业化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保障C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的军事封锁D教育与军事科技创新高度结合解析: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歼20、歼10C,红旗22防空导弹等六种新型战略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可知,这一变化反映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武器装备中科技含量的提升,故A项正确。答案:A61964年10月2日,东方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首演,全剧共分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中国人民站起来祖国在前进世界在

7、前进等八场,采用了歌舞、合唱等多种艺术表现方法,并且有民族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联合演奏。这一艺术创作反映出()A这一时期文艺作品以革命题材为主B政策支持推动了艺术精品的创作C文化园地里“样板戏”一枝独秀D“二为”方向使艺术创作更有生机解析:A项表述不全面,题干材料不仅强调了作品的内容,还强调了多种艺术表现方法;C项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D项“二为”方向是在1979年提出的。答案:B7“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恢复B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

8、会道德风尚的变革解析:材料反映出文艺政策对文艺重新繁荣的影响,“更加强调人文关怀”“走向多元化”体现出“双百”方针的恢复,故A项正确;其他几项与这一变化的关系不大,排除。答案:A81978年3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把“双百”方针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这一法律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B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C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D建国以来的“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底,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三个面向

9、”提出于1983年,故B项错误;由材料“把双百方针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可知由于“文革”时期对“双百”方针的破坏,“文革”结束后以法律形式确保文艺科技事业的发展,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故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左”倾错误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C9据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记载,1952年我国各类高校调整前后校数变化如下:类别时段综合理工农医师范其它调整前51783051调整后211083749这一变化反映的高等院校调整的任务是()A满足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建设需要B将近代科学各个门类引进高等教育C建成学科专业齐全的高等学校体系D提高广大工农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解析:195

10、2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并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中“1952年我国各类高校调整”“理工农医”大为增加相符,故A项正确;近代已经引进高等教育,并非是材料中“1952年”,故B项错误;学科专业齐全,与材料中“综合”减少大半不符,故C项错误;广大工农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属于社会教育,与材料中“高等院校调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10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

11、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解析:依据材料“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可知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所以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9石家庄二中月考20世纪80年代,农村职业教育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同时提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村、林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A使乡镇企业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B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适应了农

12、业生产由分散到集约的改变D符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解析:A项表述与题目中“农村职业教育”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B项错误;题干所述时间农业生产是由集中变为分散,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人才储备,故D项正确。答案:D121978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将“农民战争史”和“儒法斗争史”改回中国古代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改回中国现代史,“国际共运史”改回世界史。上述课程调整体现了()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成果B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影响

13、D“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解析:“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5月份才有具体的结论,材料中的“1978年2月”与之不符,故A项错误;“将农民战争史和儒法斗争史改回中国古代史,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改回中国现代史,国际共运史改回世界史”可以看出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故B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底召开,与材料所示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双百方针”的真正贯彻落实是在思想的拨乱反正后,“1978年2月”思想还没有太大的解放,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国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晚清到辛亥革命,以章

14、太炎为代表,提出了“用国粹激励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的著名口号,倡导保存、捍卫国学。第二阶段是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国学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特别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人们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文化价值来发展中国的文化。第三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北大、燕京大学等纷纷设立国学研究院,王国维和清华国学院的学者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他们认为国学研究不是关起门来研究,应该始终与世界的中国研究、汉学研究、东方学研究连接在一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 。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现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进入21世纪

15、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是主要的推动力量,目前的国学热主要集中在大众教育和国学知识的传播方面,国学热兴起和持续的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起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政变。周琳当代国学热的表现及评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国学发展的背景和变化历程。(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国学的发展和演变与现代国学热有何不同。(8分)(3)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现代国学热的认识。(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三个阶段“晚清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20世纪20年代”的阶段特征,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等角度综合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对三个阶段的描述“第一阶段倡导保存、捍卫国学”“第二阶段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文化价值来发展中国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